-
人能够議訂救藥嗎?守望台1985年 | 5月15日
-
-
該知道末世必有[難以應付的]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肯和解]、好説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上帝,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
“末世”的日子在我們這個世紀——於1914年,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揭開序幕——開始而延續至今。歷史的記錄肯定地證實了聖經預言的真確性。人們對這場戰爭,當時被稱為‘大戰’,的慘烈程度大感震驚,因此列國急欲議訂一項能够防止另一場同等規模的大戰爆發的和平條約。在大戰之前,當時既無一項受普世公認的譴責戰爭的和約存在,也沒有任何旨在維持世界和平的組織成立。故此,戰後世界領袖們設法在各國之間達成協議,成立一個這樣的機構以確保世界和平。
在國際聯盟的協約裏,各會員國承諾會互相支持,互相保護,除了自衛的緣故外決不發動戰爭。當有糾紛發生時,他們會先向國際聯盟理事會求助,並且容許為期三個月的一段時間讓雙方冷靜下來。該協約於1920年生效。被譽為在歐洲各國中“和平安全的一項勝利”的‘盧卡諾和約’於1926年正式生效。‘巴黎和約’,又稱為‘凱洛-伯賴安條約’(Kellogg-Briand Pact),公開聲明要棄絶“訴諸戰爭之途”。它是一條多邊和約,必須由各國批准簽認。它終於在1929年由63個國家共同簽署,大家同意只會運用“和平方法”去解決紛爭。當時其他類似的條約亦紛紛簽訂,使許多人以為戰爭已成為過去。可是,不久大部分的簽約國家便在另一場世界大戰中大動干戈了。
既然如此,人能够成功地議訂和平嗎?歷史的記錄及今日的世事發展回答:絶無可能!正如作家貝蘭遜總結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之後,列國的領袖們制定了一項空前縝密有力的和平契約。可是,它無法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巨大毁滅,也無法防止其後爆發的許多規模較小的戰爭,列國對條約仍然視若無睹。儘管各國簽署了‘聯合國條約’,列國卻毫不聯合。”
既然世人正如聖經所預言一般“不肯和解”,今日世上沒有任何真正有效的和平條約存在,世人正在惶恐中度日。這意味到我們這段危險的日子已毫無希望嗎?若有真正的救藥,我們要向何處找尋呢?
-
-
上帝的王國——肯確的救藥守望台1985年 | 5月15日
-
-
上帝的王國——肯確的救藥
“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這句話載於聖經的傳道書8:9,它證明是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為甚麽會是如此呢?人為何無法改善我們現今所面對的危險日子?
“對人類本性的些微認識使我們深信”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於1778年寫道,“絶大部分世人均受到自私自利的慾望所轄制;差不多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響。……甚少有人能够持續地為了大衆的利益而犧牲一己的私利。由於這緣故,大聲疾呼地譴責人性的墮落是無補於事的;事實的確如此,人類古往今來累積的經驗均證明如此;我們若要扭轉這種情勢,就必須使人性大為改變才行。”
既然所有人生來都是不完美和有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