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期的照明守望台1980年 | 8月15日
-
-
他們並非期望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裏。反之,他們期望承受屬天的産業,而與得了榮耀的主耶穌基督聚合。因此,他們對事物的看法正如希伯來書13:13,14所表明一般:“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我們在這裏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鑑於這件事實,他們將自己視為在這個事物制度中的‘客旅和寄居者’,正如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一般。——彼得前書2:11,創世記47:9;出埃及記6:4;希伯來書11:13;詩篇119:54。
23.(甲)當餘民慶祝實體的住棚節之際,他們在1923年有受到屬靈啟迪的照明嗎?(乙)他們看出馬太福音25:31-46的比喻應當怎樣加以應用?
23 開始進入住棚節的現代實體的受膏餘民從耶和華的屬天聖殿獲得屬靈的照明。當他們致力於召集由路得和以斯帖所影射的屬靈階級之際,上帝賜給他們特别的啟迪,使他們對耶穌在馬太福音25:31-46所説的山羊和綿羊的比喻獲得清晰的了解。在1923年於美國加州洛杉磯舉行的大會中,守望台的社長,當時他從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監獄被釋已有四年之久,詳細討論關於綿羊和山羊的比喻。這件事無需等到耶穌基督的千年統治開始才獲得應驗。當時像綿羊般的階級已在形成中。屬於這個階級的人已經出現而善待得了榮耀的耶穌基督的屬靈“弟兄”的餘民。題名為“現在活着的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這個公衆演講的主題被應用在他們身上。他們屬於耶穌在約翰福音10:16所提及的“另外的羊”階級。
24.當時他們有作出任何努力將善待基督屬靈“弟兄”的人召集起來嗎?
24 當受膏的餘民獲悉馬太福音25:31-46的比喻的解釋時,他們並沒有作出任何特别的努力將這些“另外的羊”召集起來。但是他們卻對這些人給予基督屬靈“弟兄”的餘民的仁慈協助表示感激。在實體的住棚節期間,還有進一步的屬靈啟迪等待適當的時候顯示出來。
-
-
聖經研究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守望台1980年 | 8月15日
-
-
聖經研究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
在奧大利,一個見證人在從事逐户探訪時遇見一個青年男子;雖然當時已近傍晚,這男子卻仍未起床。由於對人生大感失望,他以縱酒和吸毒作為代替自殺的唯一方法。見證人與他建立了一個經常的聖經研究。他在研究第二次之後便戒了煙,研讀了第三次之後便剃去他那古怪的鬍子。後來他也克服了其他的難題。在不久之前的環務大會中,有人問他一生令他最感興奮的事是甚麽,他回答説這便是他在昨天受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