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章:等待「新天新地」來臨(甲)守望台1977年 | 4月15日
-
-
(創世記1:6-8,20)「天」和其上及其下的水便是上帝的話使之發揮作用的工具,他「藉著這些工具」使洪水淹沒了「當時的世界」。
20.什麼表明全球性的洪水的確是應「上帝的話」而發生?
20 全球性的洪水是憑著上帝的話而發生的,因為他訂準了這件事發生的時間。「此後[預備好救生的方舟之後]上帝對挪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因為再過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晝夜,把我所造的各種活物,都從地上除滅,」這件事發生於公元前2370年。「當挪亞六百歲,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正當那日,挪亞和他三個兒子,閃、含、雅弗,並挪亞的妻子和三個兒婦,都進入方舟。……耶和華就把他關在方舟裡頭。」——創世記7:1-4,11-16。
21,22.(甲)在普世洪水中遭受毀滅的「世界」是什麼?(乙)耶穌怎樣以當時發生的事為根據提出一個對我們的日子適用的警告?
21 彼得後書2:5向我們標明「被水淹沒就消滅了的」「當時的世界」是什麼。我們讀到:「上帝也沒有寬容上古的世[界],曾叫洪水臨到那不敬虔的世[界],卻保護了傳義道的挪亞一家八口。」上古「不敬虔的世[界]」絲毫沒有留意上帝在當時如何任用挪亞及其家人建造一隻巨大的方舟以保護渡過洪水的災劫。耶穌基督以上古那「不敬虔的世[界]」漠視「上帝的話」作為殷鑑,指出這個「事物制度的終結」會有什麼事發生,說:
22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唯獨父知道。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臨在][派露西亞]也要怎樣。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臨在]也要這樣。」——馬太福音24:36-39。
23.(甲)挪亞怎樣「定了那世[界]的罪」?(乙)彼得後書3:6所說的「世界」包括隱形的靈體在內,並以之作為「諸天」嗎?
23 挪亞藉著他的忠心行徑定了那「不敬虔的世[界]」的罪。挪亞留意「上帝的話」並加以服從;「不敬虔的世[界]」由於沒有這樣行而證明配受毀滅的處分。「挪亞因著信,既蒙上帝的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界]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希伯來書11:7)被挪亞忠心途徑定罪的「世界」並不包括隱形的靈體生物,邪惡的鬼魔,在內。在彼得後書3:6,彼得並沒有把在洪水中遭受毀滅的「當時的世界」與隱形的屬天靈體,忤逆耶和華上帝而淪為鬼魔的天使,作一對照,因此這些靈體並不是象徵性的「諸天」。他們沒有被洪水所毀滅。喪生的乃是地上不敬虔的人。
「現在的天地」遭遇末日
24.為什麼在二十世紀的今日,嘲笑聖經中論及挪亞時代「不敬虔的世界」遭受毀滅的記載是十分愚蠢的?
24 鑑於「當時的世界」被普世的洪水所消滅,這個二十世紀的譏誚者「故意忘記」洪水之前「不敬虔的世界」按照「上帝的話」所受的遭遇僅是自取其禍而已。他們不記得或故意漠視「聖先知預先」論及基督在這個「事物制度終結」時隱形「臨在」的話只是與本身的永遠福利作對而已。(彼得後書3:2;馬太福音24:3)「上帝的話」不但與「當時的世界」居於其中的『從太古存在的天和地』有關,同一「上帝的話」也和二十世紀的譏誚者所處的『現存天地』有關。今日以嘲笑基督「臨在」的應許來為難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的譏誚者絕不應忽視這件事實。
25,26.(甲)使徒彼得在警告中促請人留意什麼時間因素?(乙)誰在較早時候作過這樣的說法?這使我們領悟到什麼?
25 「可是」使徒彼得繼續警告說,「現在的天地,還是憑著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毀滅]的日子用火焚燒。親愛的弟兄阿,有一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耶和華]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得後書3:7,8。
26 先知摩西是第一個受上帝感示如此說的人;他指出人類生存的一千年在永存的天、地創造主看來只等於二十四小時的一日而已。這種比較首次出現於詩篇90:1-4,執筆者摩西稱頌創造主說:「主[耶和華]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上帝。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在你看來,[鑑於上帝使有罪的人在短促的一生之後歸回塵土]千年如已過的昨日[二十四小時的長度],又如夜間的一更[四小時]。」耶和華上帝也感示摩西將長達七千年的創造時期稱為「日」。(創世記1:1-31;出埃及記20:11)在會朽壞的人看來頗長的時間,在不朽的上帝看來是短到微不足道的。
27.挪亞時代的洪水對地球本身有什麼影響?
27 當上帝在挪亞的時代降下普世的洪水時,他並沒有毀滅我們這個實際的地球。地球渡過了洪水,然後形成聚水之處使洪水得以退下。
「現在的天地」
28.(甲)因此「現在的天地」是指一個有新的大氣層的新地球而與洪水之前的天地有所不同嗎?(乙)我們怎麼知道上帝在創造人時並沒有打算以懸在地球上空的水作為毀滅的工具?
28 因此,當彼得後書3:7論到「現在的天地」時,他並不是指一個新的地球,以新的大氣層的「天」環繞著。同時值得留意的是,在第5和第6節,使徒彼得並沒有說「從太古憑上帝的命而有的天和地」要存留到被水淹沒和存留到受審判的日子。當上帝在起初創造實際的天和地,並將人安置在地上時,他並沒有這個念頭。當時上帝使完美的男人和女人有機會永遠生活在一個沒有『審判日』的屬地樂園中。——創世記2:17-25。
29.(甲)「現在的天地」與彼得後書3:5所提及的是同一種天地嗎?(乙)因此,為什麼第7節所提及的「火」必然是象徵性的?
29 因此,「現在的天地」不是留給一場普世的洪水去毀滅而是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毀滅]的日子」用火焚燒。顯然這意味到這天地與原本實際的天地有所不同。既然如此,這裡提及的「火」也必然有別於實際的火,因此是象徵性的「火」,正如在上帝感示的聖經中屢次提及的一般。
30,31.(甲)西番雅書3:8,9所提及的是那一種「火」?(乙)耶利米哀歌2:3,4怎樣提及「火」?
30 西番雅書3:8,9論及這種象徵性的「火」,說:「耶和華說,『你們要等候我,直到我興起擄掠的日子,因為我已定意招聚列國,聚集列邦,將我的惱怒,就是我的烈怒,都傾在他們身上;我的憤怒如火,必燒滅全地。那時我必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好求告我耶和華的名,同心合意的事奉我。』」
31 此外,在公元前607年,耶路撒冷城被巴比倫軍隊毀滅之後,先知耶利米作出哀歌論及耶和華上帝所採取的行動說:「他發烈怒把以色列的角全然砍斷。在仇敵面前收回右手,他像火焰四圍吞滅,將雅各燒毀。他張弓,好像仇敵。他站著舉起右手如同敵人,將悅人眼目的盡行殺戮。在錫安百姓的帳棚上倒出他的憤怒像火一樣。」——耶利米哀歌2:3,4。
32,33.在挪亞時代的洪水之後,上帝以虹為記號作出什麼予人安慰的應許?
32 挪亞時代的洪水消退之後,上帝隨即使彩虹顯現,並對挪亞及其家人說:「我與你們立約: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上帝又補充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裡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我便記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再不泛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記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創世記9:11-16。
33 在以賽亞書54:9,耶和華上帝進一步保證說:「我起誓不再使挪亞的洪水漫過遍地。」
「留到用火焚燒」
34.有幾項什麼事實表明將彼得後書3:7所提及的火看作實際的火是不合理的?
34 倘若上帝定意要用實際的火蹂躪地球而造成一場普世火災的話,則他應許不再使普世洪水發生的誓言便不會對人類有什麼安慰了。再者,倘若所謂「現在的天地」包括人目可見的天上眾星在內,則實際的火對我們太陽系中的太陽和我們的銀河系和其他銀河系中那些本身已是赤熱的火球,而且溫度高於地上的火的星體會有什麼影響呢?以一場全球的火災將地球燒成焦炭與上帝聲稱要藉他的彌賽亞王國將地球轉變成普世樂園的旨意並不一致。
35.(甲)那末,在這節經文裡,「火」是什麼意思?(乙)「存留到用火焚燒」的「諸天」又如何?
35 因此,顯而易見地,「現在的天地」為之而存留的「火」是象徵性的火,此火對毀滅那些已被定罪的事物正如實際的火對易燃物體一般有效。既然如此,所謂「現在的天地」便是象徵性的了。「天」象徵世上的政治制度,即人類正受其管理的「現存」統治權威。在羅馬書13:1,基督的使徒保羅將之稱為「在上有權柄的,」說:「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
36.(甲)與此一致地,『為火存留』的「地」是什麼?(乙)試舉出對「地」一詞作這樣用法的一個聖經例證。
36 因此,在天之下的「地」象徵受『在上有權柄者』的所管理的人類社會。有一個時期,在挪亞時代洪水之後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這個人類社會只說一種語言。創世記11:1指出這件事實說:「那時,天下人[全地,《新世》]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
37,38.(甲)聖經也將政府比作什麼崇高的事物?(乙)試從以賽亞書34章和彌迦書第一章舉出例證。
37 與將『在上有權柄者』比作「天」一事完全一致地,聖經將世上的各政府稱為「諸山」。例如在以賽亞書34:2-5,至高主宰上帝說:「因為耶和華向萬國發忿恨,向他們的全軍發烈怒。將他們滅盡;交出他們受殺戮。被殺的必然拋棄;屍首臭氣上騰;諸山被他們的血融化。天上的萬象都要消沒。天被捲起,好像書卷;其上的萬象要殘敗,像葡萄樹的葉子殘敗,又像無花果樹的葉子殘敗一樣。因為我的刀在天上已經喝足。這刀必臨到以東和我所咒詛的民,要施行審判。」由於各國的軍隊會在將臨的哈米吉多頓『上帝全能者大日子的戰爭』中全軍覆沒,他們所支持的政府也會融化、分解、像諸山在被殺的軍隊的血中融化一般。
38 彌迦書1:3,4以另一圖畫描述象徵性的齊天高山的融解,說:「看哪!耶和華出了他的居所,降臨步行地的高處。眾山在他以下必消化,諸谷必崩裂,如蠟化在火中,如水沖下山坡。」在不久的將來,耶和華上帝全能者會派出他的屬天行刑軍隊打擊這個事物制度的政府諸山,這會像高熱臨到他們身上一般。他們的堅固之處將會融化!
39.因此,「現在的天地」和「不敬虔的人」將有什麼遭遇?為什麼?
39 因此,象徵性地說來,「現在的天地」為之而存留的「不敬虔的人受審判遭[毀滅]的日子」會是個帶來毀滅的如火日子。這是上帝對整個顯形事物制度執行判決的日子。同時,這也是「不敬虔的人遭受毀滅」的日子,因為他們不將耶和華上帝尊為至高的宇宙主宰。反之,他們以大不敬的態度對待這位聖者。
-
-
「智慧乃生命樹」守望台1977年 | 4月15日
-
-
「智慧乃生命樹」
● 聖經的箴言把智慧喻為「它與持守它的作生命樹。」(箴言3:18),具有這種智慧的人會表現悟性和懂得聽從上帝的誡命。這會保守他不致採取一種招致短壽的愚蠢行徑。例如,不顧聖經警告人不要犯性不道德的人可能染上性病,也許結果造成早年喪命。在另一方面,生活與聖經的敬虔智慧一致的人卻受到保護不致遭受這種可悲的後果。對這人來說,智慧證明的確是一棵「生命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