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學會要慈悲待人守望台2009年 | 4月1日
-
-
然後上帝說:「何況這座尼尼微大城,裡面有十二萬多人連左手右手也分不清,又有許多牲畜,難道我不該顧惜嗎?」(約拿書4:10,11)d
你明白耶和華要借葫蘆樹說明什麼重要的道理嗎?約拿從沒出過力去栽培這棵樹,而耶和華卻是生命之源,他一直維持眾生的生命,尼尼微人得以活著也有賴於他。約拿怎會認為一棵植物的生命,比十二萬條人命和許多牲畜的生命加起來更珍貴呢?這豈不是因為他任由自私的想法支配自己嗎?再說,他所以顧惜葫蘆樹,只不過因為這棵植物給了他一些好處。他為上帝饒恕尼尼微而發怒,難道不也是由於太自私,太愛面子了嗎?
確實是深刻的教訓!問題是,約拿有沒有記取教訓呢?約拿書以耶和華的反問結束,並沒有記載約拿怎樣回應。有些人因此批評約拿書,認為這卷書應該交代約拿的反應。其實,約拿已經作了回應,約拿書本身就是他的回應。證據顯示,這卷書是由約拿自己執筆的。不妨想像一下,約拿回到家鄉後動筆寫這卷書時的情景。那時的他,添了年歲長了智慧,也比以前謙卑多了。他把自己怎樣犯錯,怎樣反叛,怎樣毫無慈悲、固執己見,都一一記述下來,說不定他還一邊寫一邊羞愧地搖著頭呢。毫無疑問,約拿從耶和華的優良教導得益,他學會要慈悲待人。我們也慈悲待人嗎?
-
-
他學會要慈悲待人守望台2009年 | 4月1日
-
-
d 上帝說尼尼微人連左手右手也分不清,意思是他們對上帝的標準一無所知,就像幼兒分不清左手右手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