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9 5/1 8-13頁
  • “這些事一定會發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這些事一定會發生”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預告的慘事實現了
  • 當代人目睹患難來臨
  • 還有另一次應驗
  • 審判將臨!
  • 上帝一旦採取行動,你會得救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 ‘你的臨在會有甚麽標記?’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4年
  • 得救脱離“邪惡的世代”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 為什麼上帝沒有將「那日子那時辰告訴我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守》99 5/1 8-13頁

“這些事一定會發生”

“耶穌回答他們説:‘……這些事一定會發生,不過終結還沒有到。’”——馬太福音24:4-6。

1.我們應當關心甚麽問題?

你無疑會關心自己的生命和前途。這樣,你也應對C.T.羅素在1877年所關注的一個題目感興趣。羅素後來創辦了守望台社,他在1877年寫了《主復臨的目的與方式》。這本册子有64頁,探討耶穌復臨或再來的問題。(約翰福音14:3)有一次,耶穌在橄欖山上的時候,使徒向他問及他的復臨,説:“甚麽時候會有這些事呢?你的臨在[‘降臨’,《和合本》]和事物制度的末期,會有甚麽標徵呢?”——馬太福音24:3。

2.對於耶穌的預言,為甚麽有許多彼此衝突的見解提出來?

2 你知道耶穌怎樣回答嗎?他的話是甚麽意思?耶穌的回答記載在三卷福音書裏。D.A.卡森教授説:“對於馬太福音24章,以及馬可福音13章和路加福音21章的類似記載,評論者各有解釋,意見紛紜。聖經裏很少篇章曾引起這麽多的爭議。”卡森接着提出自己的意見,但也只是衆多彼此衝突的人為見解罷了。過去一百多年,許多人所提出的見解都顯示他們缺乏信心。有些人聲稱耶穌從沒有説過我們在福音書裏讀到的話,有些人則認為他的話後來被人歪曲了,又或者説他的預言落空了。這些看法其實深受聖經批評所影響。一個注釋家甚至“以大乘佛教的哲學眼光”去看馬可福音!

3.耶和華見證人對耶穌的預言有甚麽看法?

3 耶和華見證人卻截然不同,他們認為聖經是完全真確可靠的。耶穌臨死之前三天在橄欖山對四位使徒所説的話,他們也深信不疑。自從羅素的日子以來,上帝的子民對耶穌這個預言逐漸了解得更清楚。過去幾年,《守望台》對這個預言的含意作了進一步的澄清。你有把這些資料銘記於心,看出預言對你一生有甚麽影響嗎?a現在讓我們把這些資料重温一下。

預告的慘事實現了

4.使徒可能為了甚麽緣故向耶穌問及未來?

4 使徒們深知耶穌是彌賽亞。因此,當他們聽見耶穌談及自己會死去、復活,然後復臨,他們必然不禁納罕:“如果耶穌死去,離開世上,他又怎能實現我們的期望,成就聖經説彌賽亞會施行的許多偉舉呢?”耶穌也談及耶路撒冷和其中的聖殿會遭受毁滅。使徒無疑納罕:“這件事會在甚麽時候發生呢?這場毁滅會怎樣來到?”為要明白這些問題,使徒問耶穌説:“甚麽時候會有這些事呢?這一切事指定要到末期的時候,有甚麽標徵呢?”——馬可福音13:4;馬太福音16:21,27,28;23:37-24:2。

5.耶穌的預言怎樣在公元1世紀獲得應驗?

5 耶穌預告會有許多事情發生,包括戰爭、饑荒、瘟疫、地震、基督徒受人憎恨和迫害、假彌賽亞出現,以及王國的好消息會傳遍遠近。在此之後,終結就來到了。(馬太福音24:4-14;馬可福音13:5-13;路加福音21:8-19)耶穌在公元33年説了這個預言。在隨後數十年間,留意世事發展的門徒可以看出,耶穌所預告的各事果然以顯著的規模在各地發生。不錯,歷史證實耶穌所提出的標徵確已在當時應驗,導致猶太事物制度在公元66至70年間在羅馬人手上結束。事情的經過怎樣?

6.公元66年,羅馬人和猶太人有甚麽衝突發生?

6 公元66年,在猶地亞炎熱的夏季,猶太的奮鋭黨人帶頭襲擊耶路撒冷聖殿附近一個城堡的羅馬衛兵,結果在境内各地引起了叛亂。海因里希·格雷茨教授在《猶太人歷史》一書中説:“當時紹塞斯·加盧斯是叙利亞的總督,自然有責任要維護羅馬軍隊的尊嚴。……他目睹叛亂在四境蔓延,無法再袖手旁觀,於是結集手下的軍團出兵鎮壓,鄰近各地的諸侯也紛紛派兵前來相助。”這支為數三萬人的大軍包圍着耶路撒冷。經過多輪激戰之後,猶太人退到聖殿附近的城牆内。“一連五天,羅馬人不斷進攻城牆,卻在猶太人的投射襲擊下被迫撤退。直到第六天,羅馬人才成功地把聖殿前北面城牆的一部分拆毁。”

7.對於當時的情勢,為甚麽耶穌門徒對事情的看法跟大部分猶太人截然不同?

7 猶太人一向認為上帝必定會保護他們和他們的聖城,你不難想像當時他們會多麽驚惶失措!可是,耶穌的門徒卻預先受到警告,耶路撒冷將有大禍臨頭。耶穌預告説:“日子將要臨到你,你的仇敵會用尖柱在你周圍築壘,四面圍繞你,從各方使你備受痛苦。他們又會把你和你裏面的孩子摔倒在地上,不容你裏面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路加福音19:43,44)公元66年,耶路撒冷城内的基督徒會死於非命嗎?

8.耶穌預告會有甚麽慘事發生?為了“蒙揀選的人”,上帝會把患難的日子截短。這些人是誰?

8 使徒們在橄欖山提出問題之後,耶穌預告説:“那些日子是患難的日子,從創造物的開頭,就是有上帝所創造的萬物以來,直到那時,沒有那樣的患難,將來也不再有。事實上,要不是耶和華把那些日子截短,就沒有肉體可以得救了。但為了蒙揀選的人,就是蒙他揀選的,他已經把那些日子截短了。”(馬可福音13:19,20;馬太福音24:21,22)因此,上帝會把患難的日子截短,使“蒙揀選的人”可以得救。這些人是誰呢?無疑不是反叛羅馬的猶太人,因為這些人雖然自稱敬拜耶和華,卻悍然棄絶他的愛子。(約翰福音19:1-7;使徒行傳2:22,23,36)公元1世紀,真正蒙揀選的人是那些信從耶穌、承認他是彌賽亞救主的猶太人和非猶太人。上帝揀選了這些人。公元33年五旬節,他使這群人成為一個新的屬靈國族,即“上帝的以色列”。——加拉太書6:16;路加福音18:7;使徒行傳10:34-45;彼得前書2:9。

9,10.羅馬人攻城的日子怎樣“截短”了?這帶來甚麽結果?

9 患難的日子有沒有“截短”,使耶路撒冷城裏蒙揀選的受膏者得以生還呢?格雷茨教授表示:“[紹塞斯·加盧斯]認為,在當時那個季節,秋雨已快到了,繼續跟負隅頑抗的猶太人長期作戰,實在不是明智之舉,……甚至可能使軍隊無法獲得所需的糧草供應。由於這緣故,他很可能覺得暫時撤退會較為明智。”不論紹塞斯·加盧斯的真正想法怎樣,羅馬軍隊突然撤退了。猶太人趁機追擊,使羅馬人蒙受重大損失。

10 羅馬人出乎意料地撤退,使“肉體”——耶路撒冷内性命受威脅的耶穌門徒——得以生還。歷史記載透露,當這扇機會之窗一打開,基督徒就立即逃出那個危險地帶。上帝顯示了多麽驚人的先見之明,確保他的敬拜者得以生還!可是,那些頑梗不信、仍然留在耶路撒冷和猶地亞的猶太人,又有甚麽遭遇呢?

當代人目睹患難來臨

11.耶穌怎樣論及“這個世代”?

11 許多猶太人以為,他們那以聖殿為中心的崇拜制度是會永遠長存的。可是耶穌説:“你們要從無花果樹……學個教訓:樹的新枝一變得柔嫩,長出葉子,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照樣,你們看見這一切事,就知道他近在門口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個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一切都必定發生。天地都會過去,我的話語卻絶不會過去。”——馬太福音24:32-35。

12,13.在門徒看來,耶穌所説的“這個世代”是指甚麽?

12 在公元66年之前多年時間,基督徒一直目睹綜合標徵的許多 事件陸續發生,包括戰爭、饑荒、王國好消息傳遍遠近等。(使徒行傳11:28;歌羅西書1:23)可是,終結會在甚麽時候才來到呢?耶穌説:“這個世代[希臘語,格内阿]還沒有過去”,終結就會來到。他的話是甚麽意思呢?耶穌曾屢次把他當日敵擋他的猶太人,包括宗教領袖在内,稱為“一個邪惡通姦的世代”。(馬太福音11:16;12:39,45;16:4;17:17;23:36)因此,他在橄欖山上再次談及“這個世代”,顯然並不是指自古至今的整族猶太人,也不是指他的門徒,即使他們是“一族蒙揀選的人”。(彼得前書2:9)耶穌所説的“這個世代”,也不是指一段時期。

13 耶穌所想到的,是當日那些敵擋他的猶太人,他們會經歷到他所預告的標徵的應驗。論到路加福音21:32的“這個世代”,喬爾·格林教授指出:“在第三卷福音書裏,‘這個世代’(以及類似的詞語)通常是指抗拒上帝旨意的人。……這些人頑梗不化,蓄意與上帝的旨意作對。”b

14.那個“世代”有甚麽經歷?基督徒的遭遇怎樣截然不同?

14 在耶穌的日子,一般猶太人都敵擋他。當時那個邪惡的世代可以看出耶穌所説的標徵正在應驗,他們也會見到終結來臨。(馬太福音24:6,13,14)他們果然經歷一場浩劫!公元70年,羅馬皇帝韋斯巴薌的兒子提圖斯,率領羅馬大軍捲土重來。猶太人再次被困在城裏,所經歷的苦難幾乎叫人無法置信。c目睹事情經過的弗拉維·約瑟夫斯報導,羅馬人把城徹底摧毁,大約有一百一十萬猶太人喪生,十萬人被擄去,其中大部分不是很快餓死,就是在羅馬競技場中慘被屠殺。對耶路撒冷和猶太制度來説,公元66至70年臨到的患難,的確是空前絶後的最大災難。可是,基督徒的遭遇卻跟一般猶太人有天淵之别!他們聽從耶穌預先發出的警告,羅馬人在公元66年一撤退,他們就迅速逃離耶路撒冷。結果,“蒙揀選的”受膏基督徒在公元70年能够“得救”。——馬太福音24:16,22。

還有另一次應驗

15.我們怎能够肯定,耶穌的預言會在公元70年之後有一次更大規模的應驗?

15 可是,耶穌的預言還沒有完全應驗。他在較早時候表示,城被摧毁之後,他會奉耶和華的名而來。(馬太福音23:38,39;24:2)後來他在橄欖山上所説的預言,對事情作了進一步的澄清。他提及將臨的“大患難”,然後説會有假基督出現,耶路撒冷會被衆國族踐踏一段長時期。(馬太福音24:21,23-28;路加福音21:24)這個預言會有一次規模更大的應驗嗎?事實表明的確有。我們只要把啟示錄6:2-8(寫於耶路撒冷於公元70年遭遇患難之後),跟馬太福音24:6-8和路加福音21:10,11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戰爭、糧食短缺和災殃會再次以更大的 規模發生。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以來,耶穌的預言一直在經歷更大的應驗中。

16-18.我們期待甚麽事行將發生?

16 過去幾十年間,耶和華見證人一直向人宣告,末世的標徵正在應驗,證明一場“大患難”即將來臨了。目前邪惡的“世代”會目睹這場災禍來臨。公元66年,加盧斯的進攻,是臨到耶路撒冷的大患難的起頭;同樣,看來將臨的大患難也有個起頭的階段(屆時所有偽宗教都會遭受攻擊)。d在此之後,過了一段未經透露的時間,終結就臨到了。毁滅會以全球的規模發生,比公元70年的大患難有過之無不及。

17 論到行將來臨的大患難,耶穌説:“緊接那些日子[偽宗教的毁滅]的患難以後,太陽就會變得黑暗,月亮也不放光,星辰會從天上墜落,天上的力量都被搖撼。到時人的兒子的標徵會在天上出現;於是地上所有部族都會悲慟捶胸,他們會看見人的兒子在天雲上帶着力量和大榮耀而來。”——馬太福音24:29,30。

18 因此,據耶穌自己説,“那些日子的患難以後”,天上會有某些奇異的現象發生。(參閲約珥書2:28-32;3:15。)這會令不順服上帝的人大感錯愕、心驚膽戰,於是他們都“悲慟捶胸”。許多人會“因為畏懼,又預料到即將有甚麽事臨到世人所住之地,就感到暈眩”。但是真基督徒卻絶不會這樣!剛相反,他們會“抬起頭,因為[他]們得解救的時候近了”。——路加福音21:25,26,28。

審判將臨!

19.我們可以怎樣確定,綿羊和山羊的比喻會在甚麽時候應驗?

19 請留意,馬太福音24:29-31預告:(1)人的兒子來臨,(2)他會帶着大榮耀而來,(3)天使會跟他一起來到,(4)地上所有部族都會看見他。在綿羊和山羊的比喻裏,耶穌再次提及這幾件事。(馬太福音25:31-46)因此我們可以推斷,這個比喻所指的,是耶穌在大患難爆發之後,帶着天使來臨、坐在寶座上施行審判的時候。(約翰福音5:22;使徒行傳17:31;參閲列王紀上7:7;但以理書7:10,13,14,22,26;馬太福音19:28。)誰會受審呢?這會帶來甚麽結果?比喻顯示,耶穌會對所有國族施行審判,彷彿他們結集在他天上的寶座前一樣。

20,21.(甲)耶穌比喻裏的綿羊會有甚麽遭遇?(乙)山羊會有甚麽遭遇?

20 與綿羊相若的人會被分開來,放在耶穌的右邊,表示他們是他所認可的。為甚麽他們蒙他認可呢?因為他們把握機會善待耶穌的弟兄,就是跟基督一同在天上王國施行統治的受膏基督徒。(但以理書7:27;希伯來書2:9-3:1)像比喻所説一樣,今日已有幾百萬與綿羊相若的基督徒,看出耶穌的屬靈弟兄是誰,努力跟他們並肩工作,給他們所需的支持。由於這緣故,“大群人”懷有聖經的希望,能够生還渡過“大患難”,在上帝王國治下的地上樂園裏享永生。——啟示錄7:9,14;21:3,4;約翰福音10:16。

21 山羊的結局卻截然不同!馬太福音24:30説,耶穌來到的時候他們會“悲慟捶胸”。他們還可以不這樣做嗎?他們一直把王國的好消息置若罔聞,蓄意跟耶穌的門徒作對,寧願支持這個即將消逝的世界。(馬太福音10:16-18;約翰一書2:15-17)至於誰是山羊,這會完全由耶穌判決;他在地上的門徒並不會過問。論到這些人的遭遇,耶穌説:“這些人要到永遠的剪除裏去。”——馬太福音25:46。

22.耶穌預言的哪部分值得我們進一步注意?

22 對於馬太福音第24,25章的預言,我們了解日深,實在令人振奮。可是,耶穌預言的另一部分也值得我們留意——“那引致荒涼的可憎之物,……站在聖處”。耶穌吩咐門徒要用辨識力明白預言的意思,然後毅然採取行動。(馬太福音24:15,16)“可憎之物”究竟是甚麽?它在甚麽時候站在聖處?這件事跟我們目前和未來的生命有甚麽關係?下一篇文章會探討這些問題。

[腳注]

a 見《守望台》1994年2月15日刊,1995年10月15日刊及11月1日刊,和1996年8月15日刊的研讀文章。

b 英國學者比斯利-默里評論説:“注釋家應該不難明白‘這個世代’這個詞組的含意。誠然,在較早期的希臘語裏,格内阿 的意思是誕生、後代、種族。……在[希臘語的《七十子譯本》]裏,這個詞語最常用來翻譯希伯來語的多爾 一詞,意思是年歲、人類的壽數,或世代,意即當代的人。……在耶穌的談話裏,這個詞語看來藴含兩重意思:一方面指他當代的人,另一方面總是含有貶義色彩。”

c 格雷茨教授在《猶太人歷史》一書中説,羅馬人有時每天把五百個俘虜釘在柱上處死。他們也將有些猶太俘虜的雙手砍斷,然後遣返城中。城裏的情形怎樣呢?“金錢變得毫無價值,因為即使有錢也買不到糧食。在街頭上,人甚至不惜為了爭奪最不堪入口的食物,例如一把稻草、一小塊皮革,或扔給狗吃的腐肉,而大打出手。……未經埋葬的屍體越堆越多,在炎熱的夏季臭氣熏天,助長了瘟疫的流行;城裏的人不是病死、餓死,就是被刀劍殺死。”

d 下一篇文章會探討將臨大患難的起頭部分。

你記得嗎?

◻ 馬太福音24:4-14的預言,在公元1世紀獲得甚麽應驗?

◻ 正如馬太福音24:21,22預告,在使徒的時代,患難的日子怎樣截短,讓肉體可以得救?

◻ 馬太福音24:34所説的“世代”有甚麽特色?

◻ 我們怎麽知道,耶穌在橄欖山上所説的預言,會有另一次規模更大的應驗?

◻ 綿羊和山羊的比喻會在甚麽時候應驗?怎樣應驗?

[第12頁的圖片]

羅馬提圖斯拱門上的浮雕,顯示耶路撒冷遭受毁滅後,羅馬人所掠去的戰利品

[鳴謝]

Soprintendenza Archeologica di Roma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