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起忠貞的手向上帝禱告
“我願男子無論在甚麽地方,都要禱告,舉起忠貞的手,不發烈怒,不同人爭辯。”——提摩太前書2:8。
1,2.(甲)提摩太前書2:8的訓示可以怎樣應用在與耶和華子民有關的禱告上?(乙)現在我們打算考慮甚麽問題?
耶和華期望他的子民對他保持忠貞,也期望他們彼此以忠貞相待。使徒保羅把忠貞與禱告相提並論,説:“我願男子無論在甚麽地方,都要禱告,舉起忠貞的手,不發烈怒,不同人爭辯。”(提摩太前書2:8)看來保羅所指的是,基督徒聚集期間的公開禱告,“無論[他們]在甚麽地方”聚集在一起。在會衆的聚會裏,誰代表上帝的子民向他禱告呢?惟獨聖潔、正義、敬虔的男子才有資格代表信徒同工禱告。他們留心聽從聖經的吩咐,對上帝盡忠職守。(傳道書12:13,14)這些男子必須靈性潔淨、道德清白;他們對耶和華上帝的忠誠和愛戴,必須是無可置疑的。
2 會衆的長老尤其要“舉起忠貞的手”向上帝禱告。他們通過耶穌基督向上帝衷誠禱告,藉此表明他們忠於上帝;這樣的禱告也能够幫助他們避免與人爭辯、大發烈怒。其實,凡是有榮幸代表基督徒會衆公開禱告的男子,都不該發烈怒,也不該心懷敵意,他們絶不可對耶和華和他的組織不忠。(雅各書1:19,20)對於有幸代表别人公開禱告的男子,聖經還提出其他甚麽指導方針呢?我們私下禱告及代表全家禱告的時候,有甚麽聖經原則是我們應當遵循的呢?
禱告前要想清楚
3,4.(甲)公開禱告前,先想清楚要説的話,為甚麽是好的?(乙)關於禱告的長度,聖經表示甚麽?
3 如果有人請我們公開禱告,事前我們可能有機會稍作準備,或至少想一想自己該説些甚麽話。這樣,我們就能够在禱告裏提及一些既適當又重要的事項,而不是東拉西扯,説個不停。當然,我們私下也可以出聲禱告,禱辭可長可短,沒有任何限制。耶穌揀選12個使徒之前,花了整整一夜的時間禱告。他為自己的死亡設立紀念儀式的時候,為餅和酒所作的禱告卻相當短。(馬可福音14:22-24;路加福音6:12-16)我們可以肯定,耶穌的禱告雖然簡短,卻是完全蒙上帝悦納的。
4 假設我們有權利代表一家人在飯前禱告。這樣的禱告可以相當短,但無論我們説甚麽,我們都應該對桌前的食物表示感謝。如果我們在基督徒聚會之前或之後公開禱告,我們無需絮絮不休,也不用事無巨細都向天父數説一番。耶穌曾批評抄經士“託辭作悠長的禱告”。(路加福音20:46,47)敬神的人絶不想這樣做。不過,公開禱告有時長了一點,也是適當的。例如,長老如果奉派在大會作結束禱告,就應當先花點心思,想想要説些甚麽話;他也許想在禱告裏提及大會的幾個要點。可是,甚至這樣的禱告也不該流於冗長。
懷着虔敬的心向上帝説話
5.(甲)我們公開禱告的時候,應當把甚麽事謹記在心?(乙)為甚麽我們要用莊重恭敬的口吻禱告?
5 公開禱告的時候,要記住我們並不是對人説話。我們是卑微有罪的凡人,正在向宇宙的至高主宰耶和華祈求。(詩篇8:3-5,9;73:28)因此,我們應當表現虔敬的畏懼,惟恐自己所説的話或表達方式令上帝不悦。(箴言1:7)詩篇執筆者大衛唱道:“至於我,我必憑你豐盛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聖殿下拜。”(詩篇5:7)如果我們懷有大衛的態度,一旦有人請我們在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裏公開禱告,我們該怎樣向上帝説話呢?請想想,如果我們要對世上的君王説話,我們自然會以恭敬、莊重的口吻發言。既然耶和華是“永恆的王”,我們向他禱告,豈不是應當用更恭敬、更莊重的口吻嗎?(啟示錄15:3)所以,我們不會在禱告裏説些熟不拘禮的話,例如“耶和華,您早”“謹向您送上親切的愛”“祝您今天工作愉快”之類的言詞。聖經表明,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從沒有用這樣的口吻對天父説話。
6.我們“上前靠近分外恩慈的寶座”時,應當把甚麽事謹記在心?
6 保羅説:“我們應該放膽發言,上前靠近分外恩慈的寶座。”(希伯來書4:16)儘管我們是罪人,但由於我們對耶穌基督的贖價犧牲深具信心,我們仍舊能够在耶和華面前“放膽發言”。(使徒行傳10:42,43;20:20,21)可是,“放膽發言”的意思並不是説我們可以跟上帝閒談;我們也不該對他説任何不敬的話。我們的公開禱告要蒙耶和華悦納,就必須措辭得體、恭敬莊重。利用公開禱告的場合去宣布事項,向個别的人提出勸告,或訓斥聽衆,都是不適當的。
懷着謙卑的心禱告
7.耶和華的聖殿舉行呈獻禮時,所羅門的禱告怎樣充分顯出謙卑的精神?
7 不論公開禱告還是私下禱告,我們都得把一個重要的聖經原則緊記在心:人向上帝禱告,態度一定要謙卑。(歷代志下7:13,14)耶和華的聖殿在耶路撒冷落成之後,所羅門王在呈獻禮上公開禱告,情詞謙順懇切。所羅門剛剛建成了一座希世的宏麗建築物。他並沒有因此自命不凡,反而謙卑自抑地禱告説:“上帝果真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列王紀上8:27。
8.有些甚麽事可以顯出,公開禱告的人懷有謙卑的態度?
8 我們代表别人公開禱告,就該像所羅門一樣表現謙卑的態度。雖然我們不該説話做作、假裝虔誠,但謙虛的真情是可以從我們説話的腔調流露出來的。謙卑的禱告不會誇誇其談,也不會矯揉造作。禱告的焦點應當集中在聽禱告的主身上,而不是在禱告的人身上。(馬太福音6:5)禱告内容也可以把我們的謙卑態度顯露出來。我們要是懷着謙卑的心禱告,别人聽起來就不會覺得,我們像是要求上帝照我們的意思做事似的。相反,我們會求耶和華按照他的神聖旨意行事。詩篇執筆者所表現的態度的確堪作模範,他懇求上帝説:“耶和華啊,求你拯救!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亨通!”——詩篇118:25;路加福音18:9-14。
禱告要發自内心
9.耶穌在馬太福音6:7提出甚麽優良的勸告?我們可以怎樣把勸告實行出來?
9 我們的禱告,無論是公開的還是私人的,都必須發自内心,才會蒙上帝悦納。所以,我們不會一味不假思索地重複背誦禱文。耶穌在登山寶訓勸戒我們説:“你們禱告,不要把同樣的話重複又重複,好像衆國族的人所做的,他們以為説得多就蒙垂聽。”換句話説,耶穌的勸告是:“不要絮絮不休;不要再三説些沒有意義的空話。”——馬太福音6:7,《新世》英語版腳注。
10.為同一件事再三祈求,為甚麽是適當的?
10 當然,我們可能需要為同一件事再三祈求。這樣做並沒有甚麽不對,因為耶穌勸勉我們説:“你們要不斷祈求,就會賜給你們;不斷尋找,就會找着;不斷敲門,就會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7)由於耶和華大大祝福某些地區的傳道工作,當地也許需要有新的王國聚會所。(以賽亞書60:22)為這個需要不斷祈求是適當的。無論是私下禱告還是在聚會裏公開禱告,耶和華的子民都可以繼續提及這件事。這樣做並不是“再三説些沒有意義的空話”。
記住要感謝讚美
11.腓立比書4:6,7的勸勉怎樣對私下和公開的禱告都適用?
11 許多人只顧為自己的需要向上帝祈求。但是,我們如果真正愛耶和華上帝,就會受到感動,在私下和公開的禱告裏稱謝讚美他。保羅寫道:“甚麽事都不要憂慮,只要凡事藉着禱告和懇切祈求,連同感謝,把你們的呼籲告知上帝。這樣,上帝那超越一切意念的和平,就會藉着基督耶穌,守衛你們的心和你們的思考力。”(腓立比書4:6,7)不錯,除了懇切祈求和呼籲之外,我們也該為自己所享的屬靈和物質福分感謝耶和華。(箴言10:22)詩篇執筆者唱道:“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與上帝,又要向至高者還你的願。”(詩篇50:14)大衛作了一首帶有禱告意味的詩歌,其中含有以下這句由衷之言:“我要以詩歌讚美上帝的名,以感謝稱他為大!”(詩篇69:30)在公開和私下的禱告裏,我們不是應該照樣做嗎?
12.詩篇100:4,5怎樣在今天得到應驗?因此,我們可以為甚麽事稱謝讚美上帝?
12 論到上帝,詩篇執筆者唱道:“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的信實直到萬代。”(詩篇100:4,5)今天,萬國的人正紛紛擁進耶和華聖所的院子裏,我們無疑可以為此稱謝讚美他。如果你的會衆擁有自己的王國聚會所,你有沒有為此向上帝表示感激呢?你經常跟愛戴上帝的人在聚會所聚集起來,由此表明你真心賞識這項安排嗎?在聚會所裏,你跟信徒同工一起引吭高歌,稱謝讚美我們仁愛的天父嗎?
切勿因羞愧而不敢向上帝禱告
13.聖經裏有甚麽先例表明,即使我們因内疚而感到羞愧,我們也應當向耶和華禱告?
13 即使我們因内疚而感到羞愧,我們也應當熱切禱告,懇求上帝寬恕。有一次猶太人得罪了上帝,娶了外邦女子為妻;以斯拉於是跪下來,舉起忠貞的手,謙卑地禱告説:“我的上帝啊,我抱愧蒙羞,不敢向我上帝仰面;因為我們的罪孽滅頂,我們的罪惡滔天。從我們列祖直到今日,我們的罪惡甚重;……上帝啊,我們因自己的惡行和大罪,遭遇了這一切的事,並且你刑罰我們輕於我們罪所當得的,又給我們留下這些人。我們豈可再違背你的命令,與這行可憎之事的民結親呢?若這樣行,你豈不向我們發怒,將我們滅絶,以致沒有一個剩下逃脱的人嗎?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啊,因你是公義的,我們這剩下的人才得逃脱,正如今日的光景。看哪,我們在你面前有罪惡,因此無人在你面前站立得住。”——以斯拉記9:1-15;申命記7:3,4。
14.在以斯拉日子發生的事表明,我們必須怎樣做才能蒙上帝寬恕?
14 我們必須向上帝坦誠認罪,衷心痛悔,還要“結出同悔改相稱的果實來”,才能蒙上帝寬恕。(路加福音3:8;約伯記42:1-6;以賽亞書66:2)在以斯拉的日子,猶太人不是單單表示悔改就算了,他們還採取實際行動去糾正弊端,毅然把自己的外籍妻子遣走。(以斯拉記10:44;參閲哥林多後書7:8-13。)如果我們犯了重罪,想蒙上帝寬恕,我們就當謙卑自抑,向上帝禱告認罪,然後結出同悔改相稱的果實來。我們要是對自己的罪孽深感懊悔,真正渴望改過自新,就會樂於向基督徒長老尋求屬靈的幫助。——雅各書5:13-15。
從禱告尋得安慰
15.哈拿的經歷怎樣表明,我們能够從禱告尋得莫大的安慰?
15 如果我們因某些原因而感覺苦惱,我們可以從禱告尋得莫大的安慰。(詩篇51:17;箴言15:13)忠貞的哈拿曾有這樣的經歷。在她的日子,一般以色列人都有很多子女,可是哈拿卻沒有生育。她丈夫以利加拿有另一個妻子,名叫毗尼拿;毗尼拿給丈夫生了好幾個兒女,就嘲笑哈拿不育。哈拿熱切禱告,答應如果上帝賜她一個兒子,她就會使孩子“終身歸與耶和華”。她禱告後大感安慰,大祭司以利也用温言勸慰她,於是她“再不帶愁容了”。哈拿果然生了一個兒子,起名為撒母耳。後來她把兒子送到耶和華的聖所,好終生為上帝服務。(撒母耳記上1:9-28)哈拿對上帝的恩惠深表感激,她在感恩禱告裏,稱頌耶和華是獨一無二的真神。(撒母耳記上2:1-10)我們也能够像哈拿一樣從禱告尋得莫大的安慰,堅信上帝準會垂聽所有與他旨意一致的祈求。我們向上帝傾心吐意之後,就當“面上再不帶愁容了”,因為上帝會把我們的重擔除去,要不然,他就會賜我們力量,使我們能够忍受逆境。——詩篇55:22。
16.正如雅各的事例表明,為甚麽我們每逢感到恐懼或憂慮,就當向上帝禱告?
16 如果環境令我們感到恐懼、痛心或憂慮,千萬不要忘記向上帝禱告尋求安慰。(詩篇55:1-4)雅各跟他的兄長以掃交惡,他跟以掃見面之前,不免感到戰戰兢兢。可是雅各禱告説:“耶和華——我祖亞伯拉罕的上帝,我父親以撒的上帝啊,你曾對我説:‘回你本地本族去,我要厚待你。’你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我一點也不配得;我先前只拿着我的杖過這約旦河,如今我卻成了兩隊了。求你救我脱離我哥哥以掃的手;因為我怕他來殺我,連妻子帶兒女一同殺了。你曾説:‘我必定厚待你,使你的後裔如同海邊的沙,多得不可勝數。’”(創世記32:9-12)以掃最終並沒有攻擊雅各,也沒有傷害他的家人和隨從。在那個場合,耶和華的確“厚待”雅各。
17.像詩篇119:52所説一樣,我們經歷嚴峻考驗時,禱告可以怎樣為我們帶來莫大的安慰?
17 我們懇切祈求的時候,可能會想起聖經所説的話而大感安慰。聖經裏最長的一首詩其實是一篇配上樂曲的祈禱文,詞句優美動人。這首詩可能是希西家在登基之前寫的;他在詩中唱道:“耶和華啊,我記念你從古以來的典章,就得了安慰。”(詩篇119:52)我們經歷嚴峻考驗的時候,謙卑地向上帝禱告可幫助我們記起一個聖經原則或一條聖經律法;這樣,我們就能够繼續緊守正道,同時也深感安慰,因為我們確知自己所做的事是天父所喜悦的。
忠貞的人恆切禱告
18.為甚麽我們可以説,凡是忠貞的人都會向上帝禱告?
18 凡是忠於耶和華上帝的人,都會“堅持不懈”地禱告。(羅馬書12:12)詩篇第32篇很可能是大衛跟拔示巴犯了罪之後寫的。大衛在這篇詩裏詳述自己的感受,他起初因為沒有尋求上帝寬恕而飽受良心煎熬,向上帝懺悔認罪之後就感到如釋重負了。大衛唱道:“為此[因為耶和華樂於寬恕真心悔改的人],凡[忠貞的]人都當趁你可尋找的時候禱告你。”——詩篇32:6。
19.為甚麽我們應當舉起忠貞的手,恆切禱告?
19 我們要是珍惜自己與耶和華上帝的關係,就會根據耶穌的贖價犧牲求上帝恩待我們。我們會懷着信心放膽發言,上前靠近分外恩慈的寶座,好叫我們得着慈悲和合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16)我們的確有許多理由要向上帝禱告!因此,我們務要“不斷禱告”,常常向上帝表達衷心的讚美和感激。(帖撒羅尼迦前書5:17)讓我們日夜都舉起忠貞的手,恆切禱告。
你會怎樣回答?
◻ 公開禱告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要説的話,有甚麽好處?
◻ 為甚麽我們要用恭敬莊重的口吻禱告?
◻ 禱告時我們應當表現甚麽精神?
◻ 為甚麽我們應當記住在禱告裏稱謝讚美上帝?
◻ 聖經怎樣表明,我們能够從禱告尋得莫大的安慰?
[第17頁的圖片]
在耶和華聖殿的呈獻禮上,所羅門王公開禱告,情詞謙順懇切
[第18頁的圖片]
你能够像哈拿一樣,從禱告尋得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