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一生與傳道工作
應驗以賽亞的預言
耶穌獲悉法利賽人和希律手下的人陰謀要殺他之後,便和門徒退到加利利海去。大群來自巴勒斯坦各地,甚至從邊境以外而來的人蜂擁到他那裏去。耶穌醫好了許多人,結果所有身患惡疾的人都擠上前去要觸摸他。
由於群衆數目龐大,耶穌吩咐門徒預備一隻船隨時供他使用。耶穌把船划離海岸以免群衆擁上前來。這樣,耶穌就能够坐在船上教訓百姓或轉往沿岸另一個地區去幫助那裏的人。
門徒馬太留意到耶穌的活動正好應驗了“先知以賽亞的話”。於是馬太遂引述耶穌所應驗的預言: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裏所喜悦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當然,耶穌便是上帝所親愛、所喜悦的僕人。他清楚顯明甚麽是公理,當時這種公理正受到偽宗教的傳統所掩蔽。由於法利賽人以不公正的方式應用上帝的律法,他們甚至不願在安息日幫助有病的人!藉着顯明上帝的公理,耶穌幫助人擺脱不公平的傳統的重擔。由於這個緣故,宗教領袖們企圖殺死他。
“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這句話是甚麽意思?事實上,當耶穌醫治百姓時,他‘嚴嚴的囑咐他們不要把他張揚出去’。耶穌不想百姓在街上喧嚷地宣傳他或人們興奮地爭相走告而將事實歪曲了。
此外,耶穌把予人安慰的信息帶給那些比喻地説來有如壓傷的蘆葦,被折斷及踐踏在腳下一般的人。這些人好像將殘的燈火,生命最後的火花已差不多熄滅了。耶穌並沒有折斷壓傷的蘆葦或吹滅將殘的燈火。反之他懷着温柔和愛心熟練地把謙卑的人扶起來。不錯,耶穌便是列邦可以寄望的人!馬太福音12:15-21;馬可福音3:7-12;以賽亞書42:1-4。
◆ 耶穌怎樣沒有在街上爭競或喧嚷,但卻把公理顯明出來?
◆ 誰有如壓傷的蘆葦和將殘的燈火一般?耶穌怎樣對待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