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2 3/1 16-21頁
  • 永誌難忘的日子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永誌難忘的日子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尼散月14日!
  • 披上謙卑和愛心
  • “道路、真理、生命”
  • 忍受逼迫
  • 引入新約
  • “為的是記念我”
  • “在我父的國裏”
  • 極熱切的禱告
  • 尼散月十四日——一個值得記念的日子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團結一致地追求永生的目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行事與耶穌的禱告一致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3年
  • 你是上帝所愛的人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守》92 3/1 16-21頁

永誌難忘的日子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使你們有平安於我裏面。在世界,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放膽,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呂譯》。

1,2.歷史上的甚麽日子比其他所有日子更獨特傑出?為甚麽?

今日世人喜歡高談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人們將和平與歐洲勝利日和對日作戰勝利日相提並論。a每年的聖誕節使人們想起‘在地上有和平’。(路加福音2:14)但在全人類的歷史上,有一天與其他所有日子均有所不同。這便是耶穌基督説出以上所引的話的日子。人類在地上生存了超過二百萬天,但這一 天 卻完全改變了人類歷史的趨向,為人帶來了永遠的造益。

2 這個重大日子便是猶太曆的尼散月14日。在公元33年,尼散月14日始於4月1日的日落時分。讓我們留意一下在這個劃時代的日子中發生的大事。

尼散月14日!

3.耶穌怎樣運用這最後的時刻?

3 天黑之後,很可能一輪可愛的滿月瀉下明亮的月光,提醒人時候和日期都是耶和華所制定的。(使徒行傳1:7)當時耶穌和12位使徒聚集在樓上的一個房間裏守猶太人每年慶祝一次的逾越節。在這個房間裏有甚麽事情發生呢?“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翰福音13:1)耶穌怎樣愛門徒到底呢?藉着言詞和所立的榜樣,耶穌幫助門徒養成使他們有能力戰勝世界的各種特質。

披上謙卑和愛心

4.(甲)耶穌怎樣以身作則向門徒説明一種基本的特質?(乙)我們怎麽知道彼得學會了謙卑的重要性?

4 門徒尚有若干程度的野心、嫉妒和自驕心須要清除。因此耶穌用毛巾束起腰來,着手為門徒洗腳。耶穌這樣行絶不是假作謙卑,他的此舉與基督教國的教皇每年在羅馬裝模作樣地為人洗腳截然不同。真正的謙卑乃是一種捨己的表現,是由於人“在思想上卑微,看别人比自己優越”而促成的。(腓立比書2:2-5,《新世》)起初,彼得不明白耶穌的用意,因此不肯讓耶穌洗他的腳。受到糾正之後,他轉而請求耶穌洗他的全身。(約翰福音13:1-10)可是,彼得必然學到了教訓。若干年後,我們見到他對别人提出正確的勸告。(彼得前書3:8,9;5:5)今日,我們所有人都須要懷着謙卑的心為基督辛勤服務。這樣行多麽重要!——也可參看箴言22:4;馬太福音23:8-12。

5.耶穌所下的甚麽命令清楚表明另一項基本特質的重要性?

5 十二個使徒中有一個並沒有從耶穌的勸告得益。他便是加略人猶大。吃逾越節的筵席期間,耶穌心裏十分憂愁;他指出猶大是出賣他的人,然後將這叛徒遣走。在此之後,耶穌告訴11位忠心的門徒説:“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衆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這的確是一個新命令,耶穌自己所立的極佳榜樣足以説明這點!隨着耶穌捨命作祭物的時刻迅速臨近,耶穌表現出卓越的愛心。他運用每一寸寶貴的光陰去教導和鼓勵門徒。在稍後時間,他強調愛心的重要性,説:“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12,13。

“道路、真理、生命”

6.耶穌向他的親密門徒提出甚麽目標?

6 耶穌告訴11位忠心的門徒説:“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約翰福音14:1,2)他們的住處會在“天國”裏。(馬太福音7:21)耶穌闡明他這群親密的忠心門徒怎樣才能達到目標。他説:“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14:6)這句話對人類當中那些在地上享永生的人也同樣適用。——啟示錄7:9,10;21:1-4。

7-9.耶穌為甚麽將自己描述為“道路、真理、生命”?

7 耶穌便是“道路”。我們禱告時惟獨通過耶穌基督才能够親近上帝。耶穌親自向門徒保證,無論他們奉耶穌的名求甚麽,父都會賜給他們。(約翰福音15:16)對聖像或宗教“聖人”所作的禱告,或重複誦念萬福瑪利亞及其他禱文——這一切祈求都不會蒙父垂聽和悦納。(馬太福音6:5-8)再者,關於耶穌,我們在使徒行傳4:12讀到:“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别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

8 耶穌是“真理”。使徒約翰論及他説:“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14)耶穌應驗了希伯來文聖經裏數以百計的預言,因此他便是這些預言所指向的真理。(哥林多後書1:20;啟示錄19:10)通過對門徒和樂意聆聽的群衆所作的談話、與偽善的教士們所作的辯論以及自己所立的活榜樣,耶穌使真理廣為人知。

9 耶穌乃是“生命”。他以上帝兒子的身分説:“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3:36)對耶穌所獻的祭物懷具信心可以導至永生——對一“小群”受膏的基督徒來説,在天上享有不朽的生命;對一大群‘另外的羊’來説,則在地上的樂園裏享永生。——路加福音12:32;23:43;約翰福音10:16。

忍受逼迫

10.為甚麽我們須要‘戰勝世界’?在這方面,耶穌給我們甚麽鼓勵?

10 希望在耶和華的新制度裏生活的人必須與世界對抗,因為這個世界是“卧在那惡者[魔鬼撒但]手下”的。(約翰一書5:19)既然如此,耶穌在約翰福音15:17-19所説的話的確對我們大有鼓勵!他宣布説:“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直至今年1992年,真正的基督徒一直受人恨惡。我們多麽高興有許多人立下優良的榜樣,繼續站立穩固,謙卑地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尋得力量!(彼得前書5:6-10)藉着對耶穌懷具信心,我們人人都能够忍受各種試煉。耶穌以這段令人振奮的話結束他的討論,説:“在世界、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放膽,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呂譯》。

引入新約

11.關於新約,耶利米作了甚麽預言?

11 在當晚,逾越節的慶祝結束之後,耶穌談及一個新約。耶利米先知在數世紀之前即已預言到這件事,説:“耶和華説:‘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耶利米書31:31-34)使新約生效的祭物會在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獻上!

12.耶穌怎樣設立新約?這約成就了一些甚麽事?

12 耶穌告訴11位忠心的使徒,他很渴望與他們一同守這個逾越節。然後他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分給門徒,説:“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照樣,他將一杯紅酒遞給他們,説:“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加福音22:15,19,20)新約藉着耶穌的“寶血”生效,這血的價值比為了使以色列的律法之約生效而揮灑的牲畜之血價值大得多!(彼得前書1:19;希伯來書9:13,14)人被帶進新約裏之後,上帝便會完全赦免他們的罪。因此他們得以有資格成為14萬4000人的成員,以屬靈以色列人的身分接獲永遠的産業。——加拉太書6:16;希伯來書9:15-18;13:20;啟示錄14:1。

“為的是記念我”

13.(甲)舉行耶穌受難紀念時,我們應當思念甚麽事?(乙)惟獨誰應當領食象徵物?為甚麽?

13 第1960次每年一度的耶穌受難紀念會在1992年4月17日舉行。當這個日子逐漸臨近之際,我們最好思念一下耶穌的完美犧牲所成就的事。這項安排將耶和華的智慧和他對人類的深摯愛心顯露無遺。耶穌那無懈可擊的忠誠,甚至遭受痛苦的死亡亦忠貞不二,證明撒但的譏嘲——聲稱上帝所造的人有不妥之處,因此在考驗之下必然會失足——是毫無根據的,從而徹底洗雪了耶和華。(約伯記1:8-11;箴言27:11)耶穌憑着所犧牲的血成為新約的居間者,於是耶和華以他為工具選出一群人作“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這些人在地上時,既然他們的上帝耶和華已將他們‘從黑暗召進奇妙的光明裏’,他們遂努力‘宣揚上帝的美德’。(彼得前書2:9;可參閲出埃及記19:5,6。)很適當地,在每年的受難紀念裏,惟獨這批人才領食象徵物。

14.千百萬旁觀者怎樣得益不淺?

14 在去年的受難紀念,全球各地總共有1065萬零158人出席,但在這些人當中只有8850人——尚不及出席人數的千分之——領食象徵物。既然如此,這個紀念對千百萬旁觀者有甚麽益處呢?有莫大的益處!他們雖然不領食象徵物,卻有機會聽到耶和華通過他愛子的犧牲所成就的大事,並且能够與普世龐大的弟兄團體交往而在靈性上得益不淺。

15.除了受膏者之外,其他人也怎樣從耶穌的犧牲得益?

15 再者,使徒在約翰一書2:1,2告訴我們:“在父的面前我們有一位維護者,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他]為我們的罪作了贖罪祭,不僅為我們的罪,也為全人類的罪。”(《新譯》)不錯,耶穌所獻的祭物雖然首先造益被帶進新約裏的約翰階級,它也使“全人類”的罪得蒙赦免。人類世界中有其他許多人也對耶穌流出的血懷具信心,耶穌的“贖罪祭”也是為了這些人的罪而設的;他的贖罪祭為億萬人類打開了在地上樂園裏享永生的快樂前途。——馬太福音20:28。

“在我父的國裏”

16.(甲)耶穌和王國的其他繼承者現在看來一同分享甚麽?(乙)今日受膏的餘民和屬於大群階級的人均必須怎樣行?

16 耶穌繼續鼓勵衆使徒,向他們指出將來他會以象徵的方式在他父的王國裏與門徒重新喝葡萄的産品。(馬太福音26:29)他告訴使徒們説:“在我的試煉中,你們是始終和我在一起的人;正如我父和我立了約,我也和你們立約,去得一個王國,使你們能够在我的王國裏,在我的席上吃喝,又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路加福音22:28-30,《新世》)自從1914年耶穌在天上執掌王國的權柄以來,我們有理由認為,在過去多個世紀蒙上帝召集與耶穌一同承受王國的人當中,大部分已復活與耶穌一同“坐在寶座上”了。(帖撒羅尼迦前書4:15,16)日子正迅速臨近,天使會釋放“四方的風”,帶來“大患難”!屆時,使屬靈以色列14萬4000位成員受印及將千百萬屬於大群人階級的人召集起來的工作已大功告成了。所有這些人都必須像耶穌一樣緊守忠誠才能獲得永生的獎賞。——啟示錄2:10;7:1-4,9。

17.以及附框内資料。(甲)受膏者若變成不忠而被棄,按理説來,替換他們的應當是怎樣的人?(乙)關於建造神治組織和後來這組織在地上的擴展,1938年的《守望台》文章提出甚麽令人深感興趣的資料?

17 如果有些受膏者未能緊守忠誠,那又如何?在現今這麽晚的時刻,不忠的人數目無疑很少。按理説來,替換的人會選自一些多年來一直忠心事奉上帝,與耶穌一同經歷試煉的人而非來自新近受浸的人。在1920和1930年代通過《守望台》發出的燦爛屬靈亮光顯示,在這段時期中,召集受膏者餘民的工作已差不多完成了。自那時以來,“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的人均懷有不同的快樂希望。在未來的地上樂園裏,耶和華的靈會通過基督把他們帶到“生命水的泉源”去。——啟示錄7:10,14,17。

極熱切的禱告

18.我們從耶穌在約翰福音17章的禱告學得甚麽有力的教訓?

18 耶穌以約翰福音17:1-26所載的熱切禱告結束他與門徒一同舉行的受難紀念。他首先禱告求天父因他緊守忠誠到底而榮耀他。這樣,耶和華自己也會獲得榮耀,他的名得以成聖——清除一切的非難。完美的人耶穌的確 證明上帝所造的人類甚至在最嚴峻的考驗下也能够忠貞不二、無懈可擊。(申命記32:4,5;希伯來書4:15)再者,耶穌捨命成為祭物,為亞當的後代打開了莫大的機會。耶穌説:“他們吸收關於你,獨一的真神,和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的知識,就意味到永生。”(《新世》)我們對耶和華上帝和他的愛子獲得確切的認識是多麽重要!耶穌乃是上帝的羔羊,為了洗雪耶和華及拯救人類而捨命!(約翰福音1:29;彼得前書2:22-25)他的犧牲的確表現了最大的愛心。你真正體會這件事,以致甘願將自己的一切呈獻給耶和華上帝而為他服務嗎?

19.餘民和大群人怎樣享有寶貴的團結?

19 接着耶穌向聖父禱告,求上帝看顧他的門徒,幫助他們證明自己不屬世界,視他的話語為真理而加以緊守,並且與父和子保持寶貴的合一關係。我們豈不見到上帝以奇妙的方式垂聽了這個禱告,直至今日嗎?我們見到受膏的餘民和大群人團結友愛地並肩工作,同時對世界及其種種暴力與邪惡均嚴守中立。耶穌結束禱告時對天父耶和華所説的話多麽寶貴!耶穌説:“我已將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裏面,我也在他們裏面。”——約翰福音17:14,16,26。

20.為甚麽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無疑是個永誌難忘的日子?

20 最後,耶穌與門徒一同出去,前往客西馬尼園,一同享有短暫卻富於鼓勵的交往。接着仇敵便向他下手了!耶穌所受的肉體痛苦、他對於耶和華所受的非難感到的痛心和憂傷,以及他在這一切磨煉中所表現的模範忠誠都是筆墨所無法形容的。在當晚以及接着的白天的大部分時間,耶穌保持堅忍到底。他清楚表明他的王國不屬這世界。他在臨死之前喊道:“完成了!”(約翰福音18:36,37;19:30;《呂譯》)他戰勝世界的偉舉的確完成了。因此,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無疑是個永誌難忘的日子!

[腳注]

a 意指在歐洲獲得勝利的日子及戰勝日本的日子。

你會怎樣回答?

◻ 關於謙卑和愛心,耶穌提出甚麽教訓?

◻ 耶穌怎樣成為“道路、真理、生命”?

◻ 新約的目的何在?

◻ 受膏的餘民和大群人享有甚麽團結友愛的情形?

[第20頁的附欄]

更大的所羅門的智慧

1938年6月1日和6月15日刊的英文版《守望台》載有一系列題名為“組織”的文章,這些文章奠下了神治安排的根基,供耶和華見證人跟從至今。從1919年起,上帝的子民在教義和組織方面開始了一段異乎尋常的調整時期,上述幾篇文章乃是這段調整時期的高潮。(以賽亞書60:17)《守望台》把這段20年的調整時期與所羅門在耶路撒冷興建聖殿和皇宮的20年作了一項比較,説:“聖經表明,所羅門完成了20年的建築計劃後,……接着展開一項全國性的建築計劃。(列王紀上9:10,17-23;歷代志下8:1-10)在此之後,示巴女王‘從地極來聽所羅門的智慧’。(馬太福音12:42;列王紀上10:1-10;歷代志下9:1-9,12)這引起一個問題:今後耶和華在地上的百姓會怎樣?我們滿懷信心地等候,答案不久便會知曉。”這項信心並沒有落空。在神治組織的指揮之下,普世一項屬靈建築計劃把一大群人召集起來,現今數目已超過四百萬。像示巴女王一樣,這些人甚至來自地極,要聽更大的所羅門基督耶穌通過“忠信審慎的奴隸”階級所傳授的智慧。——馬太福音24:45-47,《新世》。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