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園裡痛苦掙扎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17章
在園裡痛苦掙扎
耶穌禱告完畢,便和11位忠心的使徒唱詩讚美耶和華,然後他們從樓上的房間下來,走進那漆黑而帶點涼意的黑夜裡。他們回頭穿過汲淪谷向伯大尼進發,途中在一處他們時常喜歡聚集的地方——客西馬尼園——停下來。這園子位於橄欖山附近。耶穌時常在這園子的橄欖樹叢中與使徒會面。
耶穌留下八個使徒——也許在近園子入口的地方——吩咐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到那邊去禱告。」然後他帶著其餘三位使徒——彼得、雅各和約翰——進入園子裡。耶穌這時不禁憂愁起來,極其難過。他告訴使徒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耶穌稍往前走,跪下俯伏在地,開始懇切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他的話是什麼意思?何以他「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呢?他正為自己決定犧牲生命作贖價一事感到後悔嗎?
絕不然!耶穌並沒有求上帝免他一死;他甚至認為僅是想及要逃避犧牲生命作祭物之舉——像彼得有一次所提議一般——也是極其可恥的。相反,令他感覺苦惱的是,他恐怕自己受死的方式——像一個可鄙的囚犯一般——會為天父的名帶來羞辱。如今,他深知自己在數小時之後便會被人視為最卑鄙的人——褻瀆上帝的人——而釘在柱上!所以他不禁憂心如焚。
耶穌禱告了很久,然後回到使徒那裡,但發現他們三人睡著了。於是他對彼得說:「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可是,耶穌體諒他們所受的壓力,且承認當時的確夜已深,所以他說:「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然後耶穌第二次離開門徒去禱告,祈求上帝使「這杯」離開他。「杯」便是耶和華指派給他的分或對他所定的旨意。他回來的時候再次發現三個使徒睡著了。他們當時其實應該熱切禱告,祈求上帝使他們不致落入試探中才對。所以耶穌向他們說話時,他們都啞口無言。
最後,耶穌第三次離開門徒,走到約有扔一塊石頭那麼遠的地方,跪下流淚大聲禱告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耶穌因為自己將以罪犯的身分死去,以致為天父的聖名帶來羞辱一事感到極其傷痛。事實上,被人指控為褻瀆者——詛咒上帝的人——差不多是他所無法抵受的事!
可是,耶穌繼續禱告說:「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耶穌甘願順服上帝的旨意。這時,有一位天使從天上向耶穌顯現,說一些鼓勵的話去強化他。天使很可能告訴耶穌,他已贏得了天父的嘉許。
然而,耶穌負著多麼沉重的擔子!他自己和全人類的永遠生命均掌握在他手中。他受到極大的感情壓力。因此耶穌越發懇切禱告,汗珠如血點般滴在地上。美國醫學協會雜誌評論說:「雖然這是一種非常罕有的現象,但血汗……在情緒極度激動下是可能發生的。」
在此之後,耶穌第三次回到使徒那裡,但再次發現他們睡著了。他們因為極度憂愁而精疲力竭。於是耶穌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起來!我們走吧。看哪,[那]賣我的人近了!」
耶穌正說話的時候,加略人猶大帶著一大群人來到,他們手裡拿著火炬、燈籠和武器。馬太福音26:30,36-47;16:21-23;馬可福音14:26,32-43;路加福音22:39-47;約翰福音18:1-3;希伯來書5:7。
◼ 耶穌離開樓上的房間之後帶領使徒到什麼地方去?他在那裡做什麼?
◼ 耶穌禱告的時候,使徒們正在做什麼?
◼ 耶穌何以極為痛苦?他向上帝祈求什麼?
◼ 耶穌的汗珠有如血點一事顯示什麼?
-
-
被人出賣和逮捕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18章
被人出賣和逮捕
午夜過後,猶大帶著一大隊人,包括士兵、祭司長、法利賽人和其他的人,闖進客西馬尼園。祭司們同意給猶大30塊銀子作為出賣耶穌的代價。
在較早時候,耶穌吃完逾越節晚餐之後便把猶大遣走。看來當時猶大直接前往祭司長那裡。這些人立即把他們的差役和一隊士兵召集起來。起初猶大也許把他們帶到耶穌和使徒慶祝逾越節的地方,但發覺他們已經離去了,於是這一大群帶備兵器,手持燈籠和火炬的人便跟隨猶大離開耶路撒冷,越過汲淪谷。
猶大率領整隊人步上橄欖山,他肯定自己知道可以在哪裡找著耶穌。在過去一星期,耶穌和使徒曾多次在伯大尼和耶路撒冷之間往來,他們時常在客西馬尼園停下來休息和交談。但如今,耶穌可能隱藏在橄欖樹的漆黑陰影之下,士兵又怎能認出他來呢?況且他們甚至可能從未見過耶穌。於是猶大設了一個暗號,說:「我與誰親嘴,誰就是他。你們把他拿住,牢牢靠靠地帶去。」
猶大率領群眾進入客西馬尼園,看見耶穌和使徒們在那裡,便走到耶穌跟前,說:「請拉比安,」並且很溫柔地跟他親嘴。
耶穌斥責他說:「朋友,你來是為了什麼目的?」然後,耶穌回答自己的問題說:「猶大!你用親嘴的暗號賣人子嗎?」在此之後,耶穌便不再跟他說話了。耶穌上前走到火炬和燈籠的光照耀之下,問道:「你們找誰?」
他們回答說:「找拿撒勒人耶穌。」
耶穌回答說:「我就是!」他毫無懼色地站在他們面前。眾人對他的勇敢大吃一驚,不知所措,以致都退後跌倒在地上。
耶穌鎮靜地繼續說:「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你們若找我,就讓這些人去吧。」在此之前不久,耶穌在樓上的房間裡禱告時告訴天父,他已保守了手下忠心的使徒,『除了滅亡之子之外』,沒有一個失喪。因此,為了使自己說過的話得以實現,耶穌請群眾讓他的跟從者離去。
士兵們鎮靜下來之後,便站起來開始捆綁耶穌。這時使徒們意識到將有什麼事發生,於是問道:「主啊,我們拿刀砍可以不可以?」使徒們預備了兩把刀,可是,彼得在耶穌尚未回答之前已拔出刀來,向大祭司的僕人馬勒古砍去。但彼得沒有砍中他的頭,只是把他的右耳削掉。
耶穌於是出面調停,說:「到了這個地步,由他們吧!」他摸摸馬勒古的耳朵,將他醫好。然後他提出一項重要教訓,吩咐彼得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
耶穌甘願被人逮捕。他解釋說:「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然後補充說:「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他完全順服上帝對他所定的旨意!
其後耶穌向群眾說話。他問道:「你們帶著刀棒出來拿我,如同拿強盜嗎?我天天坐在殿裡教訓人,你們並沒有拿我。但這一切的事成就了,為要應驗先知書上的話。」
至此,兵丁和軍官,以及猶太人的差役,便捉住耶穌,將他捆綁起來。使徒們看見這件事發生,就撇下耶穌,四散奔逃。可是,有一個少年人——也許是門徒馬可——卻留在人群當中。他可能原本在耶穌舉行逾越節的那家人屋裡,後來跟著群眾來到園中。可是,如今他卻被人認出來,於是他們企圖抓住他,但他卻脫去自己的麻布外衣逃走了。馬太福音26:47-56;馬可福音14:43-52;路加福音22:47-53;約翰福音17:12;18:3-12。
◼ 猶大為何很肯定自己能夠在客西馬尼園找著耶穌?
◼ 耶穌怎樣表明他對眾使徒十分關心?
◼ 彼得採取什麼行動去保衛耶穌?但耶穌卻對他怎樣說?
◼ 耶穌怎樣表明他完全順服上帝對他所定的旨意?
◼ 使徒們撇下耶穌逃去時,誰留下來?這人有什麼遭遇?
-
-
被帶到亞那面前,然後解往該亞法那裡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19章
被帶到亞那面前,然後解往該亞法那裡
耶穌被人像囚犯一樣捆綁起來,帶到位高權重的前任大祭司亞那那裡。記得耶穌仍是個12歲的少年時,他曾在聖殿裡令律法教師們大感驚訝。亞那便是當時的大祭司。後來,亞那的幾個兒子也先後出任大祭司,如今則是他的女婿該亞法持有這個職位。
耶穌很可能首先被帶到亞那家裡,因為這個祭司長一向在猶太人的宗教生活上居於顯赫地位。在亞那家裡的短暫停留亦容許大祭司該亞法有時間召集猶太公會,即高等法院的71名成員,並且找著一些假見證去誣告耶穌。
祭司長亞那現在就耶穌的門徒和教訓盤問他。然而,耶穌回答說:「我從來是明明地對世人說話。我常在會堂和殿裡,就是猶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訓人;我在暗地裡並沒有說什麼。你為什麼問我呢?可以問那聽見的人,我對他們說的是什麼;我所說的,他們都知道。」
這時,站在耶穌旁邊的一名差役用掌摑他,說:「你竟敢這樣回答祭司長麼?」(《新譯》)
耶穌回答說:「如果我講錯了,你可以指證錯在那裡;如果我講對了,你為什麼打我呢?」(《新譯》)耶穌答辯之後,亞那便將他綁著解往該亞法那裡去。
現在,所有祭司長、長老和文士,不錯,整個猶太公會,都開始聚集起來。他們看來在該亞法家裡召開會議。可是,在逾越節的晚上開庭審訊顯然是違反猶太律法的。但這項規定並未能制止宗教領袖們執行他們的邪惡陰謀。
其實,猶太公會在數星期前耶穌使拉撒路復活的時候已私下議定要將他置諸死地。僅在兩天之前(星期三),宗教領袖們已商量好要以詭計逮捕耶穌,然後將他處死。請想想,耶穌在受審之前已實際被定了罪!
如今,他們正在暗中找尋見證人,希望他們能夠提出一些假證供將耶穌繩之以法。可是,他們卻無法找著一致的供詞。最後,有兩個人上前指控耶穌說:「我們聽見他說:『我要拆毀這人手所造的殿,三日內就另造一座不是人手所造的。』」
該亞法問道:「你什麼都不回答嗎?這些人作見證告你的是什麼呢?」但耶穌仍一言不發。甚至在這項誣告中,見證人也無法提出一致的證供來,以致猶太公會為之面目無光。大祭司於是另謀對策。
該亞法深知猶太人對於人以上帝的兒子自居一事非常敏感。他們在較早時候曾兩度輕率地指控耶穌是配受死刑的褻瀆者,其中一次是由於他們誤會耶穌自稱與上帝平等。如今該亞法狡猾地命令耶穌說:「我指著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上帝的兒子基督不是?」
不論猶太人怎樣想,耶穌確實是上帝的兒子。耶穌若繼續保持緘默,在場的人便會以為他否認自己是基督了。故此耶穌勇敢地回答說:「我是。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該亞法這時便裝腔作勢,撕裂衣服,大聲喊道:「他說了僭妄的話,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這僭妄的話,現在你們都聽見了。你們的意見如何?」
公會宣告說:「他是該死的。」然後他們開始戲弄耶穌,說了許多侮辱他的話,並且用掌摑他,吐唾沫在他身上。另一些人則將他的臉蒙住,用拳頭打他,譏嘲他說:「基督啊!你是先知,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這次夜間的審訊的確充滿了濫用權力的不法勾當。馬太福音26:57-68;26:3,4;馬可福音14:53-65;路加福音22:54,63-65;約翰福音18:13-24;11:45-53;10:31-39;5:16-18。
◼ 耶穌首先被帶往何處?他在那裡受到怎樣的對待?
◼ 耶穌接著被解往何處?為了什麼目的?
◼ 該亞法怎樣得以說服猶太公會,宣布耶穌是該死的?
◼ 在審訊期間充滿了什麼濫用權力的不法勾當?
-
-
在院子裡三次不認主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20章
在院子裡三次不認主
其餘的使徒在客西馬尼園恐懼驚惶地捨耶穌而去之後,彼得和約翰在途中停下來。他們也許在耶穌被押往亞那家裡時趕上了他。後來亞那將耶穌轉解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彼得和約翰便遠遠跟著。看來兩人一方面害怕自己性命不保,但又十分關注他們的主究竟會有什麼遭遇。
他們抵達該亞法的豪華官邸時,約翰因為大祭司認識他而得以進入院子裡。彼得卻只好在門外站著,但不久約翰出來向守門的使女說項,彼得遂獲准入內。
這時天氣頗冷,家裡的僕人和大祭司的侍從生了一盤炭火。彼得既在場等候要探知耶穌受審的結果,便跟他們一起取暖。在熊熊的火光之下,那先前守在門口讓彼得進來的使女得以看清楚彼得的面貌,遂高聲喊道:「你素來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
彼得因為被人認出身分來而驚惶失措,便在眾人面前否認他認識耶穌,他說:「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說的是什麼。」
彼得於是走到院子門口。另一個使女看見他,也對旁邊站著的人說:「這個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彼得再次否認,並且起誓說:「我不認得那個人。」
彼得仍留在院子裡,試圖盡量避開別人的注意。也許就在這當兒,他在清晨的黑暗中被雞啼的聲音嚇了一跳。這時,耶穌仍在受審,看來聆訊在院子上面房子的一處地方進行。也許彼得和其餘的人正在下面等候,看著各個見證人依次被帶進房間裡作證。
彼得上次被人認出他是耶穌的同夥之後,大約一小時已過去了。這時有好幾個站在周圍的人上前對他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來了。」這群人當中有一人是曾被彼得削掉耳朵的馬勒古的親戚,他說:「我不是看見你同他在園子裡嗎?」
彼得斷然否認說:「我不認得那個人。」事實上,他發咒起誓,在實際上聲稱自己若沒有說實話,就會招禍遭殃;他希望藉此說服別人他們都弄錯了。
就在彼得第三次不認耶穌之際,雞啼了。看來當時耶穌正好出來,站在院子上面的陽台上。他轉身望著彼得。彼得立即記起耶穌僅在數小時前在樓上房間裡所說的話:「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彼得意識到自己所犯的罪而感覺無地自容,於是走到外面痛哭。
這件事怎可能發生呢?彼得既然對自己的屬靈力量感到如此自信,怎可能一連三次不認主呢?無疑當時的環境令彼得措手不及。真理受到歪曲,耶穌被人視為可鄙的罪犯,是非受到顛倒,無辜的人被當作有罪。因此,鑑於當時彼得所面對的種種壓力,他失去了平衡。他的忠貞感突然受到打擊。令他痛心的是,他因為懼怕人而軟弱下來。但願這種情形永不致發生在我們身上!馬太福音26:57,58,69-75;馬可福音14:30,53,54,66-72;路加福音22:54-62;約翰福音18:15-18,25-27。
◼ 彼得和約翰怎樣得以進入大祭司的院子裡?
◼ 彼得和約翰在院子裡時,房子裡有什麼事正在進行?
◼ 雞叫了多少遍?彼得不認基督多少次?
◼ 彼得發咒起誓是什麼意思?
◼ 什麼因素促使彼得不認耶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