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憂慮重重的世界!
    守望台2015年 | 7月1日
    • 封面專題 | 怎樣應付憂慮?

      憂慮重重的世界!

      「我去買食物時,發現東西全都賣光了,只剩下餅乾,但價格是平常的一萬倍!而且,第二天去的時候,什麼可吃的東西都沒了。」——帕羅,津巴布韋(辛巴威)

      「我的丈夫跟我說,他要離開我們。他居然不要我們了!這叫我怎麼受得了?孩子們怎麼辦呢?」——珍妮特,美國

      「警報響起,我趕快跑到一個可以躲避的地方,趴在地上,這時飛彈就爆炸了。幾個小時後,我的手還在發抖。」——阿隆娜,以色列

      一個男子為了戰爭、貧窮、疾病、和生活的種種問題擔憂

      我們生活在一個憂慮重重,「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提摩太後書3:1)戰爭、經濟危機、家庭破裂、天災人禍和致命的傳染病,使許多人憂心忡忡。此外,有些人也可能為自己的事擔心,例如他們可能想:「我身上的腫瘤會是惡性的嗎?」「我的孫兒孫女會在一個怎樣的世界裡長大呢?」

      感到憂慮本身不一定是不好的。在考試、表演或工作面試前,感到憂慮是很自然的。另外,遇到危險時,適度的懼怕感有助於我們避免受傷。但是,過度或長期的憂慮是有害的。幾年前,有研究機構向6萬8000多個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即使是輕微的焦慮,也會增加人過早死亡的機率。難怪耶穌這樣問:「你們誰能靠憂慮叫壽命延長一點呢?」憂慮的確不能延長人的壽命。因此,耶穌的勸告是:「不要再……憂慮」。(馬太福音6:25,27)可是,我們可以怎麼做到呢?

      我們只要按實用的智慧去生活、培養對上帝的信心,對聖經提出的美好希望堅信不疑,就能不再憂慮了。就算我們目前沒有嚴重的難題,但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所以,讓我們一起看看帕羅、珍妮特和阿隆娜怎樣善用這些建議,成功地應付憂慮。

  • 為金錢而憂慮
    守望台2015年 | 7月1日
    • 封面專題 | 怎樣應付憂慮?

      為金錢而憂慮

      帕羅已婚,有兩個孩子,他說:「我們的國家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糧食變得昂貴和短缺。我們排隊排了幾個小時,還沒輪到我們,食物就已經賣光了。很多人都餓得骨瘦如柴,有的甚至在街上昏倒了!基本的生活費狂漲,先漲到幾百萬,然後再漲到幾十億。最後,本地的貨幣變得一文不值。我的儲蓄、保險和養老金都沒有了。」

      帕羅看見商店的食物都賣光了,擔心家人沒東西吃

      帕羅

      帕羅意識到,為了使一家能活下去,他必須運用「實用的智慧」。(箴言3:21)他說:「我是個電工,但我什麼工作都願意做,就算工錢比正常低得多也會接受。有些人把食物或日用品當做報酬給我。我如果得到四塊肥皂,就會留下兩塊自己用,賣掉另外兩塊。後來我得到了40隻小雞。小雞長大後,我把牠們賣了,再買了300隻小雞。後來,牠們長大了,我用其中的50隻換了兩包50公斤的玉米粉。這兩袋玉米粉,我們和其他幾家人吃了好長一段時間。」

      帕羅也知道,對上帝表現信心,才是最實用的智慧。如果我們聽從上帝的吩咐,他就會幫助我們。關於獲得生活的必需品,耶穌說:「不要再憂慮掛心……你們的父親自然知道你們需要這些東西。」(路加福音12:29-31)

      可悲的是,上帝的大仇敵撒但欺騙了世上大多數人,令他們只是關心日常生活的需要。他們終日為實際需要或以為需要的東西而憂心忡忡,甚至費盡心思去買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很多人因此負債累累,吃盡苦頭,才明白「負債人是債主的奴隸」這個道理。(箴言22:7,《現代中文譯本》)

      有些人作了不智的決定。帕羅說:「我的許多鄰居離開家人和朋友,去國外謀生,以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有些人因為沒有合法證件,找不到工作。他們常常要躲避警察,無家可歸。他們只靠自己,沒有尋求上帝的幫助。但我們下定決心,一家人依靠上帝,一起面對難關。」

      聽從耶穌的建議

      帕羅繼續說:「我記得耶穌說過,總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然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已經夠一天擔當了。所以,我每天在禱告裡,只是求上帝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食物』,讓我們能活下去。上帝真的幫助了我們,就像耶穌說的一樣。但有時我們得到的不一定是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有一次,我不知道賣的是什麼食物,還是先去排隊了,後來才發現賣的是優格(酸乳酪)。那天晚上我們就吃了,雖然我不喜歡吃優格,但沒有別的選擇。我很感謝上帝,因為在那段艱難的時期,我們一家人從沒有餓著肚子睡覺。a

      「要以現在所有的為足。上帝說過:『我決不離棄你,決不撇下你。』」(希伯來書13:5)

      「現在,我們的經濟情況好了一些。我們通過這個經歷學到,要應付憂慮,最重要的是信賴上帝。只要我們繼續遵行耶和華b的旨意,他就會幫助我們。我們體驗到,詩篇34:8的話多麼真實。經文說:『你們來嘗嘗主恩,就知道耶和華是良善的;向他尋求庇護的人多麼有福!』所以,即使再次面對困難的經濟情況,我們也不會懼怕。

      一個男子在吃簡單的食物前,跟妻子和女兒一起禱告

      上帝會讓他忠心的子民享有每天「所需的食物」

      「我們現在明白,人有食物就可以活了,不一定要靠工作或金錢。我們熱切期待上帝的應許實現,到時『地上必五穀豐登』。現在我們『只要有衣有食,就該知足』。聖經說:『你們處世為人,不要貪愛錢財,要以現在所有的為足。上帝說過:「我決不離棄你,決不撇下你。」所以我們可以勇氣十足地說:「有耶和華幫助我,我決不害怕。」』這番話讓我們得到力量。」c

      如果要像帕羅一家那樣靠上帝的幫助來渡過難關,人就需要對上帝有真正的信心。(創世記6:9)無論我們目前或未來是否面對嚴重的經濟難題,都可以效法帕羅的信心,像他一樣把實用的智慧實踐出來。

      但是,如果讓我們憂慮的是家庭難題,那該怎麼辦呢?

      a 請看馬太福音6:11,34。

      b 根據聖經,上帝的名字是耶和華。

      c 請看詩篇72:16;提摩太前書6:8;希伯來書13:5,6。

  • 為家庭而憂慮
    守望台2015年 | 7月1日
    • 封面專題 | 怎樣應付憂慮?

      為家庭而憂慮

      珍妮特說:「父親去世後不久,丈夫說他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之後不久,他就不辭而別,拋棄了我和兩個孩子。」珍妮特找到一份工作,但收入不夠支付房子的貸款。另外,她要面對的不僅是經濟上的難題。她回憶說:「母兼父職真的很不容易,所有責任突然落在我身上,要我獨自承擔,這使我憂心忡忡,真受不了!在照顧孩子方面,我能做的不像其他父母那麼多,我感到很內疚。現在我還是擔心別人怎樣看我和孩子。他們會覺得我沒有盡力挽救婚姻嗎?」

      珍妮特回想自己要應付的家庭問題

      珍妮特

      珍妮特向上帝禱告,這幫助她控制情緒,增進她跟上帝的友誼。她說:「晚上的時間最難熬。四周一片寂靜,我心中卻只有憂慮。我向上帝禱告和閱讀聖經,就比較容易入眠。我很喜歡的一段經文是腓立比書4:6,7,經文說:『什麼事都不要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和懇切祈求,連同感謝,把你們所請求的告訴上帝。這樣,上帝就必賜你們平安,超越人所能理解的。這種平安藉著基督耶穌,可以守護你們的內心和頭腦。』有些晚上,我一直向耶和華禱告,並感受到他賜的平安。」

      無論我們為哪些事而憂慮,耶穌在登山寶訓裡的話都給我們安慰。他說:「你們還沒有求,上帝你們的父親就知道你們需要什麼了。」(馬太福音6:8)而我們的確需要向上帝祈求。禱告是我們「親近上帝」的主要途徑。我們禱告會有什麼益處呢?這樣,「上帝就會親近你們」。(雅各書4:8)

      我們把擔心的事講出來,會感覺好些,但向上帝禱告的益處不僅僅是這些。耶和華是「聽禱告的主」,他會用實際行動 來幫助所有懷著信心尋求他的人。(詩篇65:2)因此,耶穌教導他的門徒,「要時刻禱告,不要灰心放棄」。(路加福音18:1)我們必須不斷祈求上帝的指引和幫助,堅信他必定會因我們的信心而獎賞我們。我們絕不要懷疑上帝是否樂意幫助我們,或他有沒有能力採取行動。我們這樣「不斷禱告」,就表明我們對他有真正的信心。(帖撒羅尼迦前書5:17)

      對上帝有信心是什麼意思?

      對上帝有信心牽涉到什麼呢?我們必須明白,上帝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並努力認識他。(約翰福音17:3)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我們要看聖經,了解上帝的想法,這樣就能看出他很清楚我們每個人的處境,很想幫助我們。但人想要對上帝有真信心,只知道關於他的知識是不夠的,還要跟他建立友誼,深深敬愛他。正如人與人之間的友誼不可能很快就建立起來,我們跟上帝做朋友也是需要時間的。隨著我們越來越認識上帝,努力「做他喜悅的事」,並體驗到他的幫助,對他的信心也會越來越強。(哥林多後書10:15;約翰福音8:29)正是這樣的真信心,幫助珍妮特應付憂慮。

      珍妮特說:「我每走一步,耶和華都指引我,幫助我。這真的強化了我對他的信心。我們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覺得難以忍受。但每一次,我們向耶和華懇切禱告後,他總是為我們打開出路,而且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我自己絕不可能想到的。每次我在禱告中感謝他,都會想起他對我多麼關懷備至。他總是在最適當的時候幫助我們,而且往往是很及時的。他還給了我很多真朋友。我什麼時候需要幫助,這些基督徒朋友就會伸出援手,而且他們也是我孩子的好榜樣。a

      一個母親在陪伴孩子

      「現在我明白,聖經的瑪拉基書2:16為什麼說耶和華『憎恨離婚』。對於清白的一方來說,配偶不忠是最讓人心痛的。我丈夫拋棄我們已經很多年了,但有時我還是會感到孤單和自卑。當我有那樣的感覺時,就會去做點事幫助別人,這樣做對我自己也是一種幫助。」珍妮特應用聖經的原則,沒有孤立自己,因此減輕了憂慮。b(箴言18:1)

      上帝是「孤兒的父親,為寡婦伸冤」。(詩篇68:5)

      珍妮特說:「最讓我安心的,就是知道上帝是『孤兒的父親,為寡婦伸冤』,他絕不會像我的丈夫那樣拋棄我們。」(詩篇68:5)珍妮特明白,上帝不但「不用惡事考驗人」,還慷慨地賜給我們智慧和「超凡的力量」,幫助我們應付憂慮。(雅各書1:5,13;哥林多後書4:7)

      但如果我們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而憂慮,該怎麼辦呢?

      a 請看哥林多前書10:13;希伯來書4:16。

      b 關於應付憂慮的其他方法,請看2015年7月刊《警醒!》的封面專題文章「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嗎?」。這本雜誌可以在以下網址閱讀和下載:www.pr2711.com/zh-hant

  • 為安全而憂慮
    守望台2015年 | 7月1日
    • 封面專題 | 怎樣應付憂慮?

      為安全而憂慮

      阿隆娜說:「一陣警報聲響起,嚇得我心驚膽戰,我馬上跑到防空洞去,但我到了那裡還是很害怕,只是留在外面會更糟,因為根本沒有可以躲的地方。有一次,我在街上聽到警報,就哭了起來,幾乎無法呼吸,幾個小時後才稍為平靜下來。但那時警報又再次響起了。」

      阿隆娜擔心被炮彈擊中

      阿隆娜

      令人感到憂慮和不安的原因很多,戰爭只是其中之一。舉例說,有些人發現自己或家人得了絕症時,簡直是晴天霹靂,感覺跟被炮彈擊中沒什麼分別。有些人則對未來感到恐懼,非常憂慮。他們擔心的是:「我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會活在怎麼樣的世界裡呢?他們要天天面對戰爭、罪行、污染、氣候變化以及流行病的威脅嗎?」有方法消除這些憂慮嗎?

      聖經說:「精明的人見禍就躲藏」。(箴言27:12)我們會盡力保持身體健康。同樣,我們也應該好好保護自己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有暴力成分的娛樂以及包含血腥恐怖畫面的新聞報導,只會令我們和孩子感到更憂慮更害怕。我們不是要逃避現實,抱鴕鳥心態,但沒必要的話根本就不用接觸這些事。上帝造人的腦子,不是要我們想一些可怕可憎的事,而是希望我們思念一些正義的、純潔的、可喜愛的事。這樣,「賜平安的上帝」就會讓我們享有內心安寧。(腓立比書4:8,9)

      禱告十分重要

      真正的信心能幫助我們消除憂慮。聖經勸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向上帝禱告求助。(彼得前書4:7)我們可以求上帝讓我們有智慧有勇氣,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深信我們「不管求什麼,他都聽我們」。(約翰一書5:15)

      阿隆娜和艾維向上帝禱告求助

      阿隆娜和丈夫艾維

      聖經指出,「統治全世界的王」是撒但,不是上帝,全世界都受這個惡者控制。(約翰福音12:31;約翰一書5:19)耶穌教我們禱告,求上帝「救我們脫離惡者」時,他說的「惡者」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實際存在的。但我們可以放心,耶和華一定能拯救我們。(馬太福音6:13)阿隆娜說:「每一次聽到警報,我都會祈求上帝幫助我控制自己的情緒。我的丈夫會馬上打電話來跟我一起禱告。禱告真的能幫助我!」聖經說得沒錯:「凡呼求耶和華,凡真誠地呼求他的,上帝都親近他們。」(詩篇145:18)

      未來的希望

      在登山寶訓裡,耶穌教門徒禱告說:「願你的王國來臨」。(馬太福音6:10)這個王國就是上帝建立的政府,會把令人憂慮的事通通消除。上帝會委任耶穌這位「和平的領袖」去「平息戰爭,直到地極」。(以賽亞書9:6;詩篇46:9)上帝「要解決民族間的糾紛,排解列強的爭端……國際間不再有戰爭,也不再整軍備戰……沒有人會使他們恐懼」。(彌迦書4:3,4,《現代中文譯本》)人人都安居樂業,跟家人無憂無慮地一同生活。(以賽亞書65:21)「城內居民必不說:我病了」。(以賽亞書33:24,《和合本》)

      今天,就算我們做好一切預防措施,也不可能避免所有突發的事,也就是聖經說的「不能預見的遭遇」。(傳道書9:11)千百年來,戰爭、暴力、疾病奪去了多少無辜老百姓的生命。他們會有希望嗎?

      億萬死去的人都會再次活過來。現在他們就像睡著了一樣,但上帝清楚記得他們每一個人。終有一天,「所有在紀念墓裡的人都要……出來」。(約翰福音5:28,29)談到復活,聖經說:「我們的這個希望,就像生命的錨一樣,又確定又牢靠」。(希伯來書6:19)另外,上帝「已經使這個人[耶穌]從死裡復活,給所有人一個保證」。(使徒行傳17:31)

      不過在目前,崇拜上帝的人也要應付生活的種種憂慮。帕羅、珍妮特和阿隆娜正因為應用聖經的實用建議,經常禱告去鞏固跟上帝的友誼,並不斷加強自己對聖經應許的信心,結果他們學會了怎樣應付憂慮。但願賜人希望的上帝,也因為你們對他有信心,讓你們享有喜樂和平安。(羅馬書15:13)

      需要找醫生幫忙嗎?

      假如你已經按這幾篇文章的建議去做,但還是感到焦慮不安,甚至日常的生活也受到影響,也許應該去找醫生幫忙。有時候,一個人要是對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問題都過度憂慮,說不定是生理或心理健康出了點問題。醫生可能會先為你檢查身體,好確定焦慮的成因是否跟身體的毛病有關。然後,醫生就能給你一些建議,讓你決定用什麼方法治療了。a

      a 本刊不推薦任何療法。基督徒應該確保自己接受的治療沒有違反聖經原則。請看《警醒!》2012年3月刊《怎樣幫助有焦慮症的人》這篇文章,或上我們的網站:www.pr2711.com/zh-hant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