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成為有效的傳道員守望台1985年 | 2月15日
-
-
怎樣成為有效的傳道員
“由於這緣故,我打發提摩太到你們那裏去,[因為]他會使你們留意到我在與基督耶穌有關方面的方法,正如我在各地的每個小組中施行教導一般。”——哥林多前書4:17,《新世》。
1,2.人若要受真理所吸引,一個必需的因素是甚麽?(使徒行傳8:12)
隨着聖靈在公元33年五旬節澆灌下來,基督的教會迅速增長和擴展。(使徒行傳2:40-42;4:4;6:7;11:19-21)成功的要訣是甚麽?為甚麽有這麽多猶太人,然後有許多撒瑪利亞人和外邦人,接受基督和上帝王國的信息?——使徒行傳8:4-8;10:44-48。
2 一個人若要接受基督教的好消息,就必然牽涉到若干因素。首先,人必須體會到上帝對人類所顯示的慈愛恩典,採取主動將兒子差到地上來作為贖價祭物。正如聖經的執筆者約翰説:“上帝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着他得生,上帝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約翰一書4:9,10。
3.為甚麽我們必須認識自己的靈性需要?
3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每個人對屬靈價值的態度。耶穌説:“認識自己的靈性需要的人快樂了,因為屬天的王國是屬於他們的。渴慕公義的人快樂了,因為他們會得到滿足。”(馬太福音5:3,6,《新世》)沾沾自喜、自以為義的人通常並不覺得有任何靈性上的需要,因此並不樂於接受真理。當耶和華見證人向他們傳講王國信息時,這樣的人時常回答説:‘我不感興趣,我有自己的宗教。’類似地,專注於追求物質的人也不會有時間考慮屬靈的事。——馬太福音6:33,34;7:7,8;路加福音12:16-21。
4.我們現在會考慮一些甚麽問題?
4 但是那些“認識自己的靈性需要”及樂於尋求上帝和他的王國的人又如何呢?我們可以怎樣找着和認出他們來?身為上帝的道的傳道員,我們有辦法使所傳的信息更易於明白嗎?我們可以怎樣成為更有效的傳道員?
應當使用誰的方法?
5.據保羅説,提摩太會教導哥林多人甚麽?
5 使徒保羅在寫給哥林多基督徒的第一封信中告訴他們,他正打發提摩太到他們那裏去,後者會‘使他們留意到他[保羅]在與基督耶穌有關方面的方法。’有些譯本不是用“方法”一詞而是將這句話譯作“生活方式”,“行事為人”或“我的生活”。可是,賽耶教授所著的‘希英新約辭典’對這節經文所提出的解釋是:“我作為基督的傳道員和使徒在履行職責方面所採用的方法。”既然保羅在句子的末了説,“正如我在各地的每個小組中施行教導一般,”我們可以合理地認為他的評論包括他所從事的傳道工作而非僅是指他身為基督徒的個人品行而言。——哥林多前書4:17,《新世》。
6.為甚麽耶穌的傳道工作十分有效?
6 耶穌的傳道工作絶非馬虎隨便的。他也在傳道方面採用方法。例如他曾仔細教導使徒以及後來的70個傳福音者怎樣以有效的方式向人傳道。他自己經常運用比喻、問題和引用經文而為門徒立下榜樣。在今日這仍然是最佳的方法。——路加福音9:1-6;10:1-11。
7.我們可以怎樣將好消息傳給最多的人?
7 既然基督徒的傳道工作是一件牽涉到永生或永死的事,我們怎樣才能將好消息傳給最多的人呢?不錯,我們怎樣才能‘對所有人的血保持潔淨’?藉着運用每一種形式的傳道活動,包括像使徒保羅所説的“逐户”向人傳道。一本西班牙經文註釋對使徒行傳20:20所作的評論是:“我們在這裏見到保羅在以弗所所採用的傳道方法。”——使徒行傳20:20-27。
第一個障礙
8,9.(甲)在傳道工作上,第一個障礙時常是甚麽?(乙)耶穌怎樣能够放膽發言?
8 我們在傳道工作上需要克服的第一個障礙時常是我們自己。有些人感覺羞怯和能力不足,認為自己的教育程度不足以應付所遇到的人。但是耶穌有甚麽感覺呢?他曾在律法師的學院中攻讀過嗎?他受過高等教育嗎?可是當他傳道時,他自己的百姓有甚麽反應呢?馬太告訴我們:“他們都希奇,説:‘這人從那裏有這等智慧和異能呢?’”誠然,耶穌是個完美的人,是上帝的兒子。但是他所使用的方法對他手下大部分“未受過教育”的門徒仍切合實際而可堪效法。甚至在宗教敵人當中,他的門徒引起了甚麽反應呢?“他們看見彼得和約翰的膽量,也知道這兩個人是沒有學問的平民,就很驚奇;同時認出他們是跟耶穌一夥的。”——馬太福音13:54;使徒行傳4:13,《新譯》。
9 但是,耶穌用來教導人的一切知識是從那裏得來的呢?為甚麽他在傳道工作上如此成功?他是否像現代的電視佈道家一般運用誇張的感情去左右聽衆?絶不然。耶穌所用的方法十分簡單——他運用普通人的言詞,他意識到他們在靈性上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耶穌深知他有天父的支持。他在家鄉,加利利的拿撒勒,的會堂裏宣布他的傳道任務時很清楚地表明這點。他讀出以賽亞先知的書卷:“‘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悦納人的禧年。’……耶穌對他們説:‘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加福音4:16-21。
10,11.(甲)我們對自己的傳道工作應當懷有甚麽感覺?(乙)保羅怎樣回答這個問題?
10 今日我們在傳道工作上也具有同樣的支持——宇宙的主宰耶和華上帝。我們所傳的是他的信息,他的智慧。我們以他的道為根據,並且在談話中盡量運用這本書。因此,即使我們對受過較高教育或比我們富有的人傳道,我們應當懷有自卑感嗎?
11 保羅回答説:“智慧人在那裏?經學家在那裏?今世的辯士在那裏?上帝不是使屬世的智慧變成了愚笨麽?……弟兄們,你們想想,你們這些蒙召的,按人來看有智慧的不多,有權勢的不多,出身尊貴的也不多。但是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笨的,使那些有智慧的羞愧。他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那些剛強的羞愧。他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和被人輕視的,以及算不得甚麽的,為了要廢棄那些自以為是的,使所有的人在上帝面前都不能自誇。”——哥林多前書1:18-29,《新譯》。
12.傳道工作上的成功來自甚麽?(雅各書4:8)
12 傳道工作上的成功並非有賴於我們的教育或家世,反之這來自王國信息本身;信息在認識自己靈性需要的人的心裏引起了共鳴。另一個因素是耶和華對當事人的善意,因為正如耶穌説:“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裏來的。”——約翰福音6:44。
13.(甲)保羅和巴拿巴對所遭遇的反對有甚麽反應?(乙)我們可以怎樣在傳道工作上保持喜樂?
13 因此,我們只要信賴耶和華的支持,就可以像保羅和巴拿巴在第一世紀所為一般懷着堅強的信念執行傳道工作。當保羅和巴拿巴在以哥念傳道時,他們的工作使人們在意見上大為分歧及引起了若干反對。但是這有使他們退縮嗎?路加的記載告訴我們:“兩人住了很久,靠着主[耶和華]放膽講論,主也藉着他們的手行神迹奇事,證實他恩惠的道。”我們若同樣地對地區裏的人懷着積極的態度,將結果交託在耶和華手中,傳道工作便會對我們成為喜樂而非負累。——使徒行傳14:1-3,《新譯》;雅各書1:2,3。
别人怎樣反應
14.人們對保羅的傳道有甚麽反應?
14 在耶穌和保羅從事傳道期間,他們並非時時都獲得有利的反應。例如,保羅在雅典傳道時,大衆的反應如何呢?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還有伊壁鳩魯派和斯多亞派的哲學家也同他爭論,有的説:‘這個拾人牙慧的人要説甚麽呢?’有的説:‘他似乎是一個宣傳外地鬼神的人。’這是因為保羅傳揚耶穌和復活的道理。他們拉着保羅,把他帶到亞略巴古那裏,説:‘你所講的這個新道理,我們可以知道麽?因為你把一切新奇的事,傳到我們耳中。’”——使徒行傳17:18-20,《新譯》。
15.人們對你的傳道工作有甚麽反應?但是我們應當記得甚麽?
15 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的信息以及宣傳媒介和反對者對之所作的歪曲可能使這個信息在現代的大衆聽來也頗為奇怪。結果許多人由於受傳聞所影響而對事情懷有成見,甚至不願讓我們有發言的機會。其他人則像古代的雅典人一樣,在作出決定之前曾獲得若干資料。當然,他們聽過之後可能仍然譏嘲王國的希望而認為無法置信。可是請記得,他們所拒絶的是基督和他的信息而不是你。——使徒行傳17:32-34;馬太福音12:30。
陌生人轉變為朋友
16.(甲)當有陌生人上門探訪我們時,我們可能有甚麽反應?(乙)我們的引言應當能够成就甚麽事?
16 當有陌生人上門探訪你時,你有甚麽感覺呢?你腦中可能發生些甚麽問題?問題很可能是,他們是誰?他們想要甚麽?他們會為我招惹麻煩嗎?當我們以傳道員的身分上門探訪别人時,我們應當記得這點。因此我們的引言應當使他們對上述幾個問題感覺放心。但是用甚麽方法呢?請想想,耶穌提議我們用甚麽引言?他説:“你們進那家的時候,就為他們祝福[“向他們問安”,《新譯》];如果這家配得蒙福,你們祈求的平安,就賜給他們;但這家若是不配蒙福,所求的平安就仍屬於你們。”——馬太福音10:12,13,《當代聖經》。
17.我們可以怎樣在引言中令對方放心?
17 “你們祈求的平安就賜給他們。”這意味到甚麽?這意味到我們在傳道工作上希望平安臨到每個人和每家人。因此我們的引言應當表明我們是上帝手下愛好和平的傳道員。直至今日,猶太人和回教徒仍然使用“願你平安”或“平安”(希伯來文“Shalom aleichem”或“Shalom”,阿拉伯文“Assalām ‘alaikum”或“Salām”)作為問候語。當然,我們的問候會按照當地習慣而在各國中彼此不同。但目的卻是一樣——使對方感覺自在而願意聆聽王國的信息。要首先自道姓名,甚至談及你住在甚麽地方;這樣行也許會有所幫助。這表明你沒有甚麽事要隱瞞。你的來意和忠實是人人可見的。這樣你便遵照保羅的吩咐而行了:“要留意你在公衆場所的行為是無可指責的。在你的責任範圍内,要與人人都和睦共處。”——羅馬書12:17,18,《腓立士譯本》。
18.我們在傳道工作上應當保持甚麽標準?
18 不論從事逐户傳道抑或在街上傳道,我們均受到大衆所觀察。我們的言談和行為應當總是無可指責和不致引人反感。可是,雖然我們所説的話應當温和敦厚,卻不應當帶有道歉意味。我們並不以作上帝手下公開的傳道員為恥。——馬可福音8:38。
19,20.(甲)我們可以怎樣在街上與比較拘謹的人攀談?(乙)為甚麽耶穌在非正式的見證方面十分有效?
19 在有些國家中人們比較拘謹和保守。若有人在街上拿着雜誌與他們打招呼,他們可能感覺不好意思。若是這樣,何不採用較為謹慎的方法與他們打招呼呢?你可以機巧地與一個並非忙碌的人攀談,然後以自然的方式拿出聖經書刊來。
20 耶穌無疑善於作與此類似的傳道。既然撒瑪利亞人和女子通常受到猶太人所藐視,耶穌在雅各井旁對一個不道德的撒瑪利亞婦人説話時頗為謹慎。他的談話是非正式見證及在街上作見證的一個模範。這也是富於憐憫和具有建設性的教導方法的好榜樣。——約翰福音4:5-30。
21.保羅的傳道工作也説明其他甚麽重要因素?
21 當向别人傳講王國好消息時,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另一個重要因素。保羅很擅長於此道。試看看你是否能够從你在使徒行傳13:16-20;17:22和22:1-3所讀到的引言看出這個因素是甚麽。請留意他每一次均試圖找出與聽衆的共通之點。他與聽衆及他們的背景認同。結果是,雖然聽者不同意他所説的話,他們仍然願意聆聽。類似地,我們的引言可以帶有人情味,使我們與屋主有認同之點。也許你留意到對方家裏有兒童,而你也是個作父母的人。這樣你便有些共通的事,有一個友善的談話基礎了。你有一個可以引至王國信息的論點!——馬太福音18:1-6。
22.有些甚麽問題現在需要回答?
22 但這些提議僅是開始而已。我們還需要採取甚麽步驟才能在最後産生另一個門徒呢?不錯,還需要其他甚麽條件才能幫助另一個人通過基督與上帝建立關係?甚麽品質會使你的傳道工作更為有效?
你會怎樣回答?
◻ 一個人接受王國的信息牽涉到一些甚麽因素?
◻ 我們可以怎樣克服在傳道工作上感覺膽怯和害羞的難題?
◻ 從事組外傳道時,我們的引言應當以甚麽為目的?
◻ 耶穌和保羅所立的榜樣可以怎樣幫助我們與别人攀談?
[第17頁的圖片]
耶穌教導門徒使用有效的傳道方法
[第19頁的圖片]
當有陌生人上門探訪你時,你腦中發生甚麽問題?
-
-
有效的傳道工作産生更多門徒守望台1985年 | 2月15日
-
-
有效的傳道工作産生更多門徒
“他指定有些人……傳福音,有些人作牧[者]或教師;為的是要準備所有上帝的子民為他工作。”——以弗所書4:11,12,《現譯》。
1.基督對人懷有甚麽感覺?
耶穌基督絶不是隱士。他的傳道工作是完全以人為對象的。在四福音的記載中,耶穌差不多隨時均與人有接觸。他在週遊各地時見到人們的真實情況,他對之深感憐憫。你若是個基督徒傳道員,你對你所遇見的人感覺憐憫嗎?——馬太福音9:35,36。
2.耶和華見證人怎樣效法耶穌的榜樣?
2 今日基督徒的傳道工作也必須牽涉到人。由於意識到這件事實,耶和華見證人在從事上帝的工作時採用有伸縮性的方法。在全球各地你均可以見到他們對人談話——在街上、在别人門口、在忙碌的購物地區、在公共汽車站、地下鐵道站和火車站、在工廠、辦公室和商業區。不論在甚麽地方可以找着人,見證人就在那裏從事傳福音的工作。為甚麽呢?因為“福音”一詞來自希臘字伊傑利安(euaggelion), 意思是“好消息”。像基督一樣,耶和華手下每個基督徒見證人均必須是好消息的傳道員和傳福音者。因此每個見證人都必須與人有接觸。——提摩太後書4:5;以弗所書4:11,12。
3.從事基督徒的傳道工作最有效的方法是甚麽?
3 我們應當怎樣以有效的方法執行傳福音的工作呢?許多宗教所採用的電台及電視佈道是真正的答案嗎?請問問你自己,電台和電視能自動回答你的問題嗎?不能——在一種意義上,這些是非個人性質的溝通媒介。最有效的傳道方式仍然是耶穌和門徒所採用的方式——與尋求真理的人面對面談話。但這樣行是需要時間和努力的,保羅以一個簡單的比喻説明這點:“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使它生長。所以,栽種的算不得甚麽,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麽,只在乎那使它生長的上帝。”——哥林多前書3:5-7,《新譯》。
4.有效的傳道工作牽涉到三個甚麽階段?
4 這段話暗示基督徒的傳道工作包括三個階段——種植、栽培和收割。怎會如此呢?首先是種植,人們首次接觸到王國的好消息。然後是栽培,包括澆灌所種植的在内。這件工作怎樣執行呢?藉着進一步的談話以回答對方的問題及消除其疑惑。這時常導至一個經常的聖經研究,將聖經真理深深栽植在人的腦中和心裏。憑着上帝的祝福,便會有生長發生。最後的結果是基督耶穌手下另一個活躍的門徒,另一個傳道員。我們所有作傳道員的人可以怎樣享有産生一個門徒的快樂權利呢?
5.甚麽可以幫助我們成為有效的傳道員?
5 正如上一篇文章指出,耶穌教導門徒以切合實際的方式執行傳道工作。保羅則談及“在與基督耶穌有關方面的方法”。(哥林多前書4:17,《新世》)保羅在小亞細亞和希臘各地曾協助建立許多小組,這無疑有力地表明他的成功。我們已經討論過他(和耶穌)的若干方法,但還有其他方法是我們可以在今日有效地加以運用的嗎?
以甚麽為根據?傳甚麽信息?
6.我們的傳道工作必須以甚麽為基石?
6 基督徒的信息必須以甚麽為根據呢?根據屬人的智慧和哲學嗎?保羅致提摩太的信提出一個清晰的答案:“你應當遵守所學和確信的,……並且知道自己從小就明白聖經,這聖經能够使你有智慧,可以因信基督耶穌得着救恩。全部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在教訓……是有益的。”顯然上帝的道聖經必須是我們的傳道工作的基石。——提摩太後書3:14-17,《新譯》。
7,8.耶穌和保羅怎樣在運用經文方面為我們立下榜樣?
7 在這方面基督耶穌以身作則——他經常引用聖經;使徒保羅亦同樣行。例如保羅是否在帖撒羅尼迦提倡希臘的哲學呢?絶不然,因為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保羅照他的習慣進去,一連三個安息日,根據聖經與他們辯論,講解證明基督必須受害,從死人中復活。”——使徒行傳17:1-3,《新譯》。
8 結果如何?“他們中間有人給説服了。”今日我們跟從保羅的方法,因此我們的傳道必須以上帝的道為根據。由於這緣故,我們在傳道工作上的談話有一個聖經主題。這樣上帝的道的真理便可以在那些認識自己靈性需要的人的心裏引起共鳴。——使徒行傳17:4,《新譯》。
9,10.(甲)今日我們的傳道工作必須以甚麽為主題?(乙)試從保羅的傳道工作舉出例證。
9 另一個問題是,我們應當傳講甚麽信息?請想想,基督的傳道工作的主題是甚麽?耶穌深深意識到自己所負的任務,因為他説:“我也必須向其他城市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因為我是為了這個緣故被差來的。”論到目前這個制度的末期,他説:“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然後末日便會來到。”——路加福音4:43;馬太福音24:14,《新世》。
10 保羅的傳道也強調同一件事。例如他對會堂裏的猶太人“放膽講道,一連三個月,辯論上帝國的事,勸化衆人。”他對羅馬的人“議論這事,證明上帝國的道。”因此,今日基督徒的傳道工作必須以“上帝的王國”為主旨。——使徒行傳19:8;28:23,31。
你攻擊抑或吸引?
11.人們遇到見證人時常有甚麽反應?我們可以怎樣抵消這種反應?(使徒行傳17:17,18)
11 在第一世紀,人們像今日一樣被宗教、種族和國籍所分裂。(使徒行傳2:7-11)這意味到大部分人在宗教上均有先入為主的見解。當他們遇到見證人時,他們時常感覺受威脅而要為自己辯護。我們可以怎樣改變這種情勢呢?藉着表現仁慈、機巧和適應能力。
12,13.保羅怎樣對雅典城中崇拜偶像的人説話?他們的反應如何?
12 請留意保羅怎樣在崇拜偶像的雅典處理這樣的情勢。他見到當地有很多偶像,最初的反應是感覺不悦。當他站在亞略巴古發表演説時,他有沒有立即攻擊他們的偶像崇拜呢?他的引言是:“各位雅典人,我看你們在各方面都非常敬畏鬼神。我走路的時候,仔細看你們所敬拜的,發現有一座壇,上面寫着‘獻給不認識的神’。我現在把你們不認識而敬拜的這位神,傳給你們。”——使徒行傳17:16-23,《新譯》。
13 保羅的這段開場白有沒有使聽衆發生反感呢?絶沒有。他的語氣十分機巧而非武斷。他沒有譴責他們,即使從上帝的觀點看來他們的崇拜是毫無用處的。他到當地是要傳講王國的信息而非攻擊别人。他看出他們懷有強烈的宗教感情,於是以此作為根據而展開他那論及真正的上帝和他的代表,復活了的耶穌,的主題。這種機巧的説法帶來了甚麽結果?雖然有些人譏嘲不信,“但有的説:‘我們要再聽聽你講這件事。’”不錯,他接獲邀請回去探訪他們!——使徒行傳17:22-32,《新譯》。
14.我們可以怎樣將保羅的榜樣應用在我們的傳道工作上?
14 我們可以怎樣將這個方法應用在今日的傳道工作上呢?首先,我們應當留意觀察將一個人的宗教思想顯示出來的迹象——也許藉着他戴在身上的某項宗教物品或他住宅門上成門廊所展示的東西。這樣,正如保羅一樣,我們時常可以對别人的宗教觀點有個概念。這使我們可以作一個友善和引起興趣,但卻不致引起爭論的引言。要記得,我們探訪對方主要是要談及上帝的王國——不是要立即與人討論教義。我們希望贏得人心而非僅是贏得辯論。——可參閲提摩太後書2:23-26。
15.我們從耶穌的傳道工作還可以學得其他甚麽好教訓?(路加福音10:38-42)
15 我們從基督的榜樣還可以學到其他甚麽事呢?當我們研究他的傳道工作時,我們必然留意到他的信念和簡明。他沒有受到任何情勢所煩擾,反之他在各種各式的環境之下,不論有利抑或不利,均向人談及上帝的王國。他能够在私人住宅裏向人講道或站在一大群人面前發表傳道演講——沒有任何筆記、聖經或音響設備!他也具有平易近人的特徵。卑微的平民覺得他們能够與他親近。他説的是他們的語言,談及田地、收成、魚網和打魚等。他的比喻雖然意思深刻,但卻用詞樸實。我們在自己的傳道工作上也表現同樣的良好品質嗎?——馬太福音4:18-25;13:1-33;路加福音5:1-3。
怎樣打動人心
16.為甚麽我們必須成為具備資格的教師?
16 通常一個人需要相當時間及作過仔細研讀才會堅信聖經裏上帝王國的信息。由於這緣故,我們安排時間與任何希望查考上帝通過基督所作的各項應許的人主持一個經常的家庭聖經研究;他們無需付任何費用,也不帶有任何義務。這樣的研讀延續一段相當長的時期而論及許多題目和問題。這無疑意味到我們必須成為具備充分資格的教師。但是教導的要素其實是甚麽呢?——提摩太前書4:16。
17.耶穌用來打動人心的方法之一是甚麽?
17 我們再次向耶穌尋求答案。他怎樣教人呢?請查閲一下以下幾段經文,看看你是否能够體會到耶穌在教人方面所用的簡單方法:路加福音6:9,32-34,39-42。方法是甚麽?提出中肯的問題。他為甚麽這樣行?為了幫助聽者推理及按照他的教訓檢討自己。他以問題機巧地打動别人的心。對方必須表明他們是否真正渴望成為他的跟從者抑或他們聽他説話的動機僅是膚淺的。——馬太福音13:10-17;馬可福音8:34-38。
18.(甲)為甚麽耶和華見證人在他們的書刊中如此時常運用問題?(乙)我們教導别人時不應時常運用甚麽方法?
18 耶和華見證人在傳道工作上所運用的聖經研究輔助讀物差不多全都為課文的每段設有問題。這是一項教導輔助工具,為了幫助研讀聖經的人以自己的話將意見表達出來。這樣我們便可以看出對方是否明白所讀的資料。可是,雖然耶穌在許多場合提出問題,他卻從沒有讓這件事僅成為一種猜謎遊戲,向對方透露答案的第一個字或音節。你發覺你自己有時用這種方法與某些聖經學生研讀嗎?為甚麽這不是一個可以經常運用的好方法?因為對上帝和基督所具有的使人得救的認識應當基於理智和邏輯而非基於膚淺的猜測。——約翰福音17:3;約翰一書5:20。
誰的門徒?
19,20.至此我們需要提醒人小心留意甚麽事?為甚麽?
19 至此我們要提及一個應當留意之點。我們若在富於生産力的地區裏以有效的方式傳道教人,最後我們便會産生門徒。但他們是誰的門徒呢?我們應當把他們視為“我的羊”嗎?身為傳道員,我們應當容許自己受人奉承嗎?請留意保羅和巴拿巴在路司得的人想把他們當作神看待時有甚麽反應。他們對群衆大聲喊道:“各位,為甚麽這樣作呢?我們也是人,性情和你們一樣。我們傳福音給你們,正是要你們遠離這些虛妄的事,歸向永活的上帝。”——使徒行傳14:14,15,《新譯》。
20 保羅和巴拿巴絶沒有試圖將注意引到自己身上。即使保羅勸勉基督徒效法他,正如他效法基督一樣,他絶不想别人成為他的跟從者。我們所從事的傳道工作必須總是將榮耀歸於上帝而非歸於人。——哥林多前書3:6,7;11:1。
21.為甚麽門徒也成為傳道員?
21 過了相當時候,門徒成為傳道員。為甚麽會有這樣的事發生呢?請想想,當我們有一些真正好的消息要告訴别人時,有甚麽事發生呢?我們能够噤口不言嗎?剛相反,我們急欲告訴别人。正如耶穌説:“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説出來。”王國的好消息便是如此。心受感動的門徒渴望教導别人和經常自動參加傳道工作。接着他們會獻身給上帝而受浸。於是這種週而復始地産生傳道員的過程遂繼續下去,而這是與保羅吩咐提摩太的話所含的原則一致的:“[你]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别人的人。”——路加福音6:45;提摩太後書2:2。
22.(甲)為甚麽耶和華産生了一個由教師和傳福音者所構成的組織?(乙)將來還有甚麽工作必須完成?
22 今日耶和華上帝在環球各地興起了20世紀一個由教育者、傳福音者、傳道員所構成而受過最佳訓練的組織。有超過260萬這樣的人正參與在末日臨到邪惡的事物制度之前所必須完成的最後見證。但是這群數目日增的人正受到裝備迎接一項甚至更大的挑戰——教育將來復活的億萬人。你正受到裝備分享這項奇妙的權利嗎?現在你的傳道工作富於生産力嗎?讓我們禱告祈求上帝使我們發出光來為他帶來榮耀,努力作有效的傳道員。——馬太福音5:16;約翰福音5:28,29。
你曾考慮過的要點
◻ 宣揚好消息最有效的方法是甚麽?
◻ 我們的教導必須基於甚麽?我們所傳的信息是甚麽?
◻ 我們需要表現甚麽品質才能使别人聆聽我們?
◻ 耶穌怎樣打動聽者的心?
◻ 教導别人時,我們需要在甚麽事上小心?
[第21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在一切有人的地方傳道
[第23頁的圖片]
我們作見證時應當留意觀察將對方的宗教顯示出來的各種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