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仁慈
    洞悉聖經(下冊)
    • 要是得免一死,還被算作義人的話,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恩典,絕不是他應得的。(羅3:23,24;5:17)如果說,摩西律法叫罪過更明顯,因此生在律法下的人的罪特別重,特別該死,那麼我們也不要忘記,猶太人首先蒙恩得救,因此他們得到的分外恩典也特別大。(羅5:20,21;1:16)

      耶和華犧牲愛子基督耶穌,讓人類靠著基督的血獲得救贖,罪蒙赦免,由此顯出了非凡的分外恩典。(弗1:7;2:4-7)全憑上帝的分外恩典,各種各樣的人才得蒙拯救(多2:11),正如眾先知所指出的一樣。(彼前1:10)保羅的話說得很有道理:「既然是憑著分外恩典,就不再是由於行為,要不然,恩典就不再是恩典了。」(羅11:6)

      保羅在他的14封書信中提到上帝的分外恩典90多次,比聖經其他執筆者都要多。除了希伯來書,保羅在每封信的起頭都提到上帝和耶穌的分外恩典,更無一例外地在結尾重提。聖經其他執筆者也有類似的做法,在他們所寫的聖經書卷裡,無論起頭還是結尾都提到上帝和耶穌的分外恩典。(彼前1:2;彼後1:2;3:18;約二3;啟1:4;22:21)

      保羅再三強調耶和華的分外恩典是不難理解的,正如他自己說:「我從前褻瀆上帝,迫害人,凌辱人,後來卻蒙了慈悲,因為我先前無知,由於不信才做出這些事。但我們主的分外恩典特別豐盛,於是我們的信心和因基督耶穌而有的愛也加深了」。(提前1:13,14;林前15:10)跟行事愚蠢的人不同,保羅沒有輕看上帝的分外恩典(猶4),他不但決心不白白領受,還敦促其他已經領受上帝分外恩典的人「不要辜負這個美意」。(徒20:24;加2:21;林後6:1)

  • 忍耐
    洞悉聖經(下冊)
    • 忍耐

      (Endurance)

      希臘語動詞hy·po·meʹno(希波梅諾),字面意思是「留下」,在路加福音2:43和使徒行傳17:14都譯做「留」。這個詞引申指「站穩立場,堅持不懈,堅定不移」,經文的譯法是「忍耐」。(太24:13)希臘語名詞hy·po·mo·neʹ(希波莫內)通常指勇敢而堅定的「忍耐」,即使面對障礙、迫害、考驗、引誘,仍然滿懷希望。

      為什麼需要忍耐 基督徒可能遭遇各種逆境,包括別人的冷淡反應、責難、詆毀、極度的仇視、近親的憎恨、虐待、監禁,甚至死亡。(太5:10-12;10:16-22;24:9,10,39;可13:9,12,13;啟13:10)因此基督徒必須忍耐。沒有這種不可或缺的特質,人就不可能得到永生。(羅2:7;來10:36;啟14:12)重要的不是起初做基督徒做得多好,而是能不能堅持到底。耶穌基督說得好:「忍耐到底的人,必然得救。」(太24:13)「只有忍耐,才能得到生命。」(路21:19)

      有些人很快就接受「上帝的話語」,可惜流於表面,不夠忍耐,一遇到患難或迫害就放棄了,得不到上帝的悅納和賜福。那些珍視上帝話語的人卻堅定不移,「忍耐著結出果實」,不顧艱辛、苦楚、挫折,忠心耿耿地傳講上帝的信息。(路8:11,13,15)

      如何保持忍耐 當人受苦的時候,沉思上帝的僕人(基督教創立之前的先知、約伯、使徒保羅和約翰,以及其他許多忠僕)的好榜樣,留意他們一生忠心有什麼結局,就能大受鼓勵,堅忍不拔。(林後6:3-10;12:12;帖後1:4;提後3:10-12;雅5:10,11;啟1:9)耶穌基督在忍耐方面所立的完美榜樣,特別值得我們緊緊注視。(來12:2,3;彼前2:19-24)

      緊記不忘基督徒的希望,期待享有無罪永恆的生命,也是十分重要的。就算基督徒受迫害至死,這個希望也不會落空。(羅5:4,5;帖前1:3;啟2:10)跟將要實現的偉大希望相比,目前所受的苦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羅8:18-25)任何苦楚不管在目前多麼難受,但比起永恆的福樂,其實都是「短暫而輕微」的。(林後4:16-18)人緊記考驗只是暫時的,緊緊持守基督徒的希望,就不會因失望而對耶和華上帝不忠。

      基督徒的忍耐並不在乎個人的力量,而在乎至高的上帝。上帝藉著聖靈,也藉著聖經所帶來的安慰,扶持和強化他的僕人。他把忍耐賜給那些全心倚靠他的人,因此基督徒應該向他禱告求助,例如求他賜予智慧去應付某種考驗。(羅15:4,5;雅1:5)耶和華絕不會讓人遭遇無法承受的考驗。只要人仰賴耶和華的幫助,堅守信心,全心信靠他,至高的上帝就必打開出路,讓人忍耐得住。(林前10:13;林後4:9)

      基督徒受苦受難時,可以祈求的力量並沒有限量。使徒保羅為歌羅西人禱告,希望他們「憑著十足的力量,按照[上帝]榮耀的大能,大得力量,凡事忍耐,懷著喜樂而堅忍」。(西1:11)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被提升到天父的右邊,就是這種「榮耀的大能」發揮作用的好例子。(弗1:19-21)

      耶穌基督曾勉勵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拉、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各群會眾的基督徒務要忍耐,充分顯示耶和華上帝和他的愛子希望人人都能忍耐到底。(啟2:1-3,8-10,12,13,18,19;3:4,5,7,10,11,14,19-21)

      正確看待考驗 基督徒既然知道永久的前途在於忍耐,又深知必能得到從上而來的幫助,就不會害怕或憎惡考驗和患難,也不該滿腹牢騷、自哀自憐、憤憤不平。使徒保羅勸人「遭遇患難的時候也該歡喜,因為知道患難使人產生忍耐」。(羅5:3)基督徒靠著上帝的幫助,耐心而堅定地接受考驗,顯示他具有忍耐的特質——這是沒有受過患難的人不能體驗和確知的。

      基督徒應該「讓忍耐完全發揮作用」,容許考驗進行到底,不試圖用不符合聖經原則的手段去提早終止考驗。這樣,信心就會受到試煉、提升,顯出堅毅的程度。信心不足之處也會顯露出來,讓基督徒可以看出自己的瑕疵,作出改善。人忠心地忍受考驗,在考驗中接受塑造,對別人就會更有耐性、仁慈、愛心、同情心、體恤之心。於是,「讓忍耐完全發揮作用」的人就能「毫無欠缺」,成為耶和華上帝悅納的僕人。(雅1:2-4)

  • 韌帶
    洞悉聖經(下冊)
    • 韌帶

      (Ligaments)

      堅韌的帶狀結締組織,能連接骨骼,固定某些器官的位置。很多現代聖經譯本把歌羅西書2:19的希臘語syn·deʹsmon(辛德斯蒙,synʹde·smos辛德斯莫斯的一種詞形)譯作「筋絡」(呂譯;新譯;現譯)或「韌帶」(新世),有的則譯作「脈絡」(思高),「筋脈」(牧靈),或僅是「筋」(恢復本)。「辛德斯莫斯」的意思是「聯接;聯合;固定」,可以指肌腱或韌帶。(《希臘語英語詞典》,H.G.利德爾和R.斯科特合編,H.瓊斯修訂,牛津,1968,1701頁)同一個希臘語詞也用於以下詞組:「不義的枷鎖」(徒8:23),「用和平維繫團結」(弗4:3),以及「完美地維繫團結」(西3:14)。

      有些人自稱是基督徒,卻「假意謙卑」。保羅警誡基督徒要提防這些人,說:「他們……不緊緊依從元首。其實,全身憑著這個頭,靠著上帝才能漸漸長大,並且藉著關節和韌帶[辛德斯蒙],得到支援,連接和諧。」(西2:18,19)保羅在這裡把受膏基督徒會眾比作一個身體,由頭加以指揮。全身「藉著關節和韌帶……連接和諧」一句,表明身體各部分都互相依存。保羅用「韌帶」做比喻,說明基督的屬靈身體以耶穌為元首。像頭一樣,耶穌通過「關節和韌帶」支援身體各部分,意思是耶穌通過各種方式和安排供應靈糧、傳達信息及統籌工作。(參看林前12:12-30;約15:4-10)基督徒會眾構成的屬靈身體與實際的人體類似,各部分都吸收養分,聽從指示,並把指示傳達給身體的其他部分,使全身運作暢順,不斷成長。

  • 日
    洞悉聖經(下冊)
    • 日

      (Day)

      耶和華上帝把地球建造成人類家園的過程中,在第一個創造「日」定下這個基本的時間單位。當時,漫射光顯然穿透了像襁褓的雲層,使彌漫著水氣的地球隨著本身的自轉,第一次有了晝夜之分。「上帝把光暗分開了。上帝稱光為『晝』,稱暗為『夜』。」(創1:4,5)這裡說的「晝」指白天,跟夜間相對。在聖經裡,「日」除了指白晝之外,也指其他或長或短的時間單位。譯作「日」的希伯來語yohm(永)和希臘語he·meʹra(海梅拉)既可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也可蘊含比喻或象徵的意思。

      太陽日 是時間的基本單位,指地球在地軸上自轉一周的時間,就是從正午的太陽(已升到最高點)離開子午面起,到太陽再次回到這個子午面為止。目前,太陽日普遍分為兩個時段,各長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