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為什麼我們會買那麼多東西?
    警醒!2013年 | 6月
    • 封面專題:我們是不是買得太多?

      為什麼我們會買那麼多東西?

      2012年,在一個於不同國家進行的調查中,有一半的受訪者承認,他們買的東西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覺得,現在的人過度消費。這個看法也許是正確的。許多人都因為過度消費而債務纏身。研究人員指出,經常購物不會令人感到更滿足,反而可能帶給人更多的煩惱和壓力。話說回來,我們為什麼會買那麼多東西呢?

      身為消費者,我們每天都接觸到形形色色、層出不窮的廣告和推銷活動。商人的目標是什麼?就是令我們把心裡想要的看成是必需的。商人摸透消費者的心理,知道很多人買東西都是受感覺支配的。於是,他們的廣告和商店的設計,都旨在挑起人的購買慾。

      《為什麼人會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英語)一書說:「人在打算買一個東西的時候,常常會在腦海裡開始想像自己怎樣搜尋和找到那個東西,買了以後又會怎麼樣。」有些專家認為,人們在購物期間會變得非常興奮,以致腎上腺素急速上升。市場營銷專家吉姆·普勒說:「商人要是掌握到顧客的心理,就能利用他們高漲的情緒和薄弱的自制力來誘使他們消費。」

      今天的商人所用的手法很高明,我們怎樣才不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走呢?方法就是,不要靠感覺行事,倒要把廣告傳達的信息跟事實比較一下。

      廣告說:「這個產品能提高你的生活素質」

      人人都想有更好的生活,都希望身體健康,有安全感,也想減輕壓力和跟別人有更好的關係。很多廣告都聲稱,只要我們買這個或那個產品,就能滿足這些願望。

      事實:

      我們擁有的東西越多,生活素質反而會下降,因為我們需要更多時間和金錢去照料這些東西。這也使我們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時間大大減少。此外,過度消費所導致的債務也會給我們帶來不少壓力。

      我們擁有的東西越多,生活素質反而會下降

      一句智慧之言:「人不管怎樣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於他擁有的財物。」——路加福音12:15

      廣告說:「這個產品能使人對你另眼相看」

      很少人會承認,他們買某個東西是為了使別人刮目相看。可是,吉姆·普勒說:「人們購物時,他們的決定往往都受到一種心態影響,就是自己買的東西不可以比朋友、鄰居、同事和親戚所擁有的差。」因此在廣告裡,我們經常看到富有或事業有成的人在使用某個產品。廣告在傳達的信息是:「你也可以是那個人。」

      事實:

      那些通過跟別人攀比來肯定自我價值的人,是永遠不會對自己的情況感到滿意的。因為當他們得到某些東西後,很快就會有另一些東西是他們想要的。

      一句智慧之言:「貪愛銀子的人,有了銀子也不滿足」。——傳道書5:10

      廣告說:「這個產品能顯示你是怎樣的人」

      《炫目的東西》(英語)一書說:「我們常常會通過使用或展示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來告訴別人我們是(或希望自己是)怎樣的人。」商人很明白這一點,所以往往把他們的品牌——通常是昂貴的品牌——跟某種生活方式或價值觀聯繫起來。

      你怎樣看自己?你希望別人對你有什麼印象?很時尚?還是很有活力?廣告上經常說,只要你買某個品牌的產品,你就能擁有那個品牌的形象。

      事實:

      無論我們買什麼東西,那個東西都不能改變我們真正的為人,也不能使我們擁有誠實、正直等美好的特質。

      一句智慧之言:「你們的裝飾不應該在乎……戴金飾、穿衣裳,卻應該在乎內心深處的為人」。——彼得前書3:3,4

      對物質有平衡合理的看法

      廣告傳達的信息跟事實有很大的距離。可是,有一本書卻能給我們可靠的指引,幫助我們活得快樂,不走極端,那就是上帝的話語聖經。這篇文章提到的智慧之言都是來自聖經的。聖經沒有說擁有物質是不對的,只是說不貪愛錢財的人會更快樂。(希伯來書13:5)

      現代的營銷手法

      今天,廣告商除了在電視、書報雜誌和互聯網上刊登廣告,也採用層出不窮的巧妙手法來推銷商品。

      植入式營銷:使產品或品牌的商標出現在電視節目、電影和電子遊戲中。

      秘密營銷:雇用一些人在日常生活的場合中,於別人面前興致勃勃地使用或向人談及某個產品,而對方不知道他們正在推銷那個產品。

      口碑營銷:鼓勵口碑代理人向朋友和在社交媒體上推薦某個產品。商家為了鼓勵這些代理人,也許會送該產品的樣品或其他東西給他們。

  • 怎樣避免過度消費
    警醒!2013年 | 6月
    • 怎樣避免過度消費

      除了商人所用的各種營銷手法,我們自己的感覺和購物習慣也會令我們買下太多的東西。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避免過度消費呢?以下有六個建議。

      1. 不要在衝動下購物 你很喜歡逛街買東西嗎?找到特價品時,你是不是會很興奮?這樣的話,你很可能常常在衝動之下買東西。那麼,你怎樣才能改變這個習慣呢?在買東西前要先想想,你購買、擁有和日後保養那個東西須要付出什麼代價。此外,你也可以回想以前曾因為一時衝動買了東西,之後感到後悔的經歷。不妨給自己一段時間冷靜冷靜,然後再決定買不買。

      2. 不要花錢買心情 如果你心情不好,買東西也許能讓你暫時開心一點。但你這樣做的話,以後就會越來越習慣通過購物來發泄情緒。因此,與其用買東西來改善心情,倒不如找些關心你的朋友聊聊,或者做一些運動,例如到外面散散步。

      3. 不要把購物當消遣 今天,人們把大型的購物中心設計成消閒娛樂的地方。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只是為了消遣而逛商場或瀏覽購物網站。但是,你在商場和網上看到的東西都經過精心設計,目的是要挑起你的購買慾。所以,你最好只在真的需要某些東西時才去購物,而且只買你要買的。

      4. 小心擇友 你朋友的生活方式和言談會對你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你因為受到朋友的影響而經常過度消費,你就該改變自己的交往圈子,選擇一些不那麼看重金錢和物質的人做朋友。

      5. 明智地使用信用卡 習慣使用信用卡來購物的人,很容易在買東西時忽略後果。如果你使用信用卡,要盡量每個月還清欠款。也要清楚你的信用卡的利率和收費,並仔細比較其他信用卡的費用,找出你負擔得起的信用卡。小心那些所謂的金卡或白金卡,這些卡一般來說利率都比較高,所提供的優惠也不一定是你需要的。在買比較貴的東西時,最好先存下那筆錢並用現金付款,而不要用信用卡來分期付款。

      6. 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一個人不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就容易有過度消費的問題。因此,要保存近期的賬單、月結單等,也要清楚自己各方面的財務情況。不妨根據你的收入和過往的開支,為每個月定立一個切合實際的開銷預算。然後,記下你實際的花費,並跟你的預算比較一下。如果有某些方面的財務問題是你不熟悉的,可以向一個信得過的朋友請教。

      幫助孩子避免習染現代的消費方式

      廣告商喜歡以孩子為主要的推銷對象。這也難怪,因為今天的年輕人比以往的更喜歡購物,花的錢也更多。在美國,十幾歲的孩子每年在購物方面,可以花上數十億美元。

      朱麗葉·斯霍勒教授指出,那些沉溺於消費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兒童抑鬱症和焦慮症,跟父母的關係也比較不好。那麼,你可以怎樣保護自己的孩子,避免染上過度消費的壞習慣呢?以下是一些父母的經驗之談。

      教導孩子 「廣告到處都是,你是無法使孩子完全不接觸廣告的。因此,我們這樣告訴兩個女兒:商人只是想賺錢,他們根本不會為我們著想。」——詹姆斯和潔西卡

      不要心軟 「孩子想要一個東西,就會一直跟你吵著要買,直到你妥協為止。但你千萬不要心軟。這樣他們便能學會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因此在女兒仍受我們撫養期間,我們夫妻倆常常一起商量,在給孩子買東西方面,該定下什麼合理的界線。」——斯科特和凱莉

      減少接觸廣告 「我們一家很少看電視。我們會做其他活動來取代看電視,例如整家人一起做飯,一起吃東西。我們三個兒子都很喜歡看書。」——約翰和珍妮弗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