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因族印第安人的生活
关于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已有人写过不少故事,其中有些真实,有些无稽,许多大事渲染,有些则全属虚构。人们心目中的典型印第安人是一位青年战士,上身赤裸,跨着骏马,头上插着羽毛,浑身涂上油彩。他们以往诚然是这样的。但是大部份的人都知道自从白人出现以来,印第安人的生活已经历一场极大的改变。可能你也想知道今日的印第安人在特居地区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让我们探访一下美国蒙大拿州东南部的北方奇因族印第安人的特居地吧。此地的幅员达444,000亩,美国政府将这块地皮拨出作为这族的产业。族人约有3,000名,大部份均永久在这里居住。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何以他们将此地视为乐土。此地的美景堪称伟大创造主的杰作。看看那崇山峻岭满布着苍郁的松柏!眺望一下那激湍的清流和绿草如茵的翠谷——这正是牧放牛羊的理想地点。
你应该在春天到这里观光。此时整块特居地中到处百花盛开,千红万紫。盛夏时际则林间果实累累,挂满梅子和野樱桃等莓类。兽蹄鸟迹处处可见——包括鹿,兔子、豪猪、野猫、花栗鼠等。你甚至可能看见一个场拨鼠的村落。
印第安人的家庭
既是你的向导,我应该告诉你何以我这样熟悉奇因族的印第安人。事实上,我是在特居地中三个居留地之一,一个称为跛鹿的小市镇上出生的。我的父母并不属于北奇因族的世系,因此我不是道地的奇因人。但我是归化的族人之一。
在我童年的时候,大多数的印第安人都住在一至两个房间的小屋里,小屋通常用涂上泥的木条筑成。主要的家私仅包括几张床,一张桌子,几张椅和一只生铁镬,一个烧柴的炉而已。我在十个儿女中居第二,可能你觉得只有两个房间的屋子对我们实在挤逼不堪。不错,当天气恶劣我们不能出外时的确很挤。可是我们的祖先一向过惯户外生活,用惯兽皮的圆锥形帐篷作为居所;所以对我们来说房子并不如你所想象的那么挤逼。
我们的区域在1940年代才开始使用电力;唯一的食水供应是一个装有手泵的公用井,我们每日须要用桶打几次水。我们也要斫柴负回家中作为煮食的燃料。
我们女孩子须要帮助母亲料理家事,并且要学习照料婴儿和管理幼童。这样行无疑使我们一家人保持团结。我们的游戏地方是长满树木的小山和离家不远的溪流。我们时常带着娃娃和临时玩具到树林中一块小小的空地上玩砌屋游戏。有时我们在山上步行之际看见有响尾蛇伺伏;我们会很机警地远远避开。
住在特居地内的人要找职业并不容易,可是我父亲看来却能够总是保持忙碌。他时常驾着小型货车,带着链锯进入林中斫柴。售卖这种日用必需品永不会有丰富的收入,可是我们却长年穿得暖,吃得饱。
虽然汽车久已大行其道,在我幼年的日子我们却时常看到一队马拖着一架平顶蓬车,车里载着整家的人,还有几只狗紧随在后。那时的年轻女子喜欢披着五颜六色的毛毡和穿着鹿皮鞋子。现在只有老人才穿那种东西了。至于钉珠的鹿皮外衣,插羽毛和系铃子一类的打扮,现时仅在特别场合举行印第安人舞蹈时才会看到。
粮食不成问题
既然印第安人可以在特居地内打猎,所以至今主要的食物还是鹿肉。保存鹿肉仍旧用古老方法。妇女们先将肉切成薄片,用盐水洗净,挂在竿上晾干。这样可以保存几个月,或立刻食用亦可。鹿肉通常是和马铃薯及蔬菜或通心粉同煮。另外一种腌制干肉的方法是将其捣成碎片,和以捣碎的野樱桃干,猪油和糖。这种菜式称为“庵”。
制面包有两种主要方式。最受欢迎的是“煎面包”,方法是先将面团滚成一卷,再切开一片片用猪油来煎。煎好时松起作金黄色,非常可口。另一种被人称为“鬼面包,”制法是先将面团捏成圆扁形,放入炉里烘。此名的由来是早期的游牧生涯中,印第安人须要迅速而静悄地迁移,这种面包的制法方便,可以静悄得如同“鬼魅”一般。虽然人们对植物的知识已逐渐减退,许多有价值的根茎和草药仍被人采作食用。
教育
北奇因族人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这种语言很难学,甚少外人能完全通晓。但它很美妙,一句单语就能表达诗情画意。可是自跛鹿城设有公立学校以来,我们都要学英文。我父母是罗马天主教徒,因此在我上学后的第二年便送我到二十哩外的天主教学校就读。每星期日我们一群奇因族孩子要回到学校里,住到下星期五下午为止。一年有九个月继续如此行。
寄宿生的生活是忙碌的。可是我想起家来就觉很得寂寞。每日忙着的都是反复诵念祷文、参加教堂的礼拜、做功课、游戏、烹饪、洗濯、默念祷告等。我的八年学校生活中有六年是这样消磨的。
基督教国的许多教会都派有代表常驻在特居地。我们甚至有土著美国人教会,其中的份子将嚼食使人发生幻觉的仙人掌看作仪式的一部份。旧式的印第安宗教依然有人信奉。甜药的故事仍然有人传说;据传奇所说,诸神借此将这族的人组织起来及将其他礼物赐给他们。一切迹象显示,这里的属灵气氛正如世界各地一般受到严重的打击。
如画的遗民
这里的地名和人名时常颇富于描述性。不错,许多家庭都以祖先的全名作为姓氏。因此有时你会听到一些美丽如画的名字如黄袍,沙鸥,出洞之熊,林中独立,孤熊和火鸦等。
太阳舞依然是每年举行的古老庆典之一。每年夏天我都坐在屋外,观看一些较年长的印第安男人在对面的空地上用特选的竹竿支架起圆形的太阳舞帐蓬。太阳舞包括许多仪式。除了一个之外,参加者都是男人;他们都披着从腰垂到脚跟的美丽披风。他们在胸部和面部涂上油彩,颈上系着一个柳木笛子,其上插着一条鹰羽。
跳舞的人在帐蓬里团团站着,鼓声间歇地敲响,他们也在自己的位置上有板有眼地摇上摇下,在适当的时间吹起笛子。帐蓬的边沿是卷起的,旁观者可以一览无遗。男人在这三天要禁食,当其时女人有特别的歌曲可唱。这种太阳舞吸引了别处的奇因族和其他种族的印第安人前来;在举行期间参观者暂住在临时所搭的帐蓬里。
近代的发展
当然,进步是必有的。在现代的新家庭中,差不多每间屋都有自来水和电力及其他许多供应——这些乃是外表的现象。追求高薪的职业和物质的享受已成司空见惯。此地也和世界各处一样产生了许多难题,而见家庭的关系每况愈下。
虽然我在许多年前离开特居地之后便没有再迁回去住,我仍然不时旧地重游。为什么呢?因为我现在正与一群帮助我遵行上帝旨意而获得真正喜乐的人交往——耶和华见证人。将来自上帝之道的安慰讯息带给这些善良的印第安人是何等乐事!北奇因族的人天性热情和体贴。他们大多数均深信圣经含有真正来自上帝的讯息,并且有许多人热切地聆听这项讯息;无疑他们当中会有更多的人乐于赞美真正的上帝耶和华和遵行他的旨意。——外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