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透露些什么
进化若要发生,无生命的化学物质必须聚合起来组成一个活细胞。科学家阿斯模夫在《生命的来源》一书中声称事情是以这种方式发生的:
“很久之前的一个时期,也许是二千五百万年前,在如火的阳光下,上面盖着一层毒气的一个氨化海洋里,在一群有机分子中,有个核酸分子偶然进入可能使另一个像它本身的分子产生的情况——其他一切遂跟着发生”!
但是曾有人见过这样的一件事“偶然”发生吗?事实上,这件事曾由最能干的科学家使其发生过吗?
证据显示什么
《地质学入门》一书声称:“没有任何自然萌h生的事例曾经实际被人见过。”有史以来从未有任何人见过一个活细胞“偶然”从无生命的化学物质组成。
科学家甚至在设备最完善的实验室中也不能使这件事发生。诚然,他们曾制造出一些含碳化合物,但它们离开能够自我繁殖的活细胞尚十分遥远。《细胞》一书承认这种实验“并未能解释生命怎样实际由无生命的物质产生。”
鉴于这些事实,化学工程师嘉凌顿在写给多伦多《环球邮报》的信中说:
“据我估计,一个阿米巴[单细胞生物]的构成大约含有十万万亿原子,主要为碳、氢、氧、氮和小量的其他原子如磷、钙和硫。这一切都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
“进化学家在实际上等于说,这些数目的原子以正确的比率偶然聚在一起,从现存的化合物分裂而再度聚集起来成为一个活的阿米巴……
“我们是否见到阿米巴以此种方式组成吗?我们能将化学物质放入试管里造成阿米巴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声称以往曾有此事发生是错误的。……进化论的假说在生命起源方面已告崩溃;因此我们对于创造生命一事需要有其他解释。”
同时,科学家们惊异地发现一个活细胞是多么复杂。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进化论学家沙利士保利说:“现在我们知道细胞的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之外。”他估计人体中一个细胞的核子“大约包含109项遗传资料。若以普通大小的字体写出,则这些资料大约会占1,000本普通精装书的篇幅。”
对细胞的进一步认识透露细胞所含的许多部分共同发挥功能。若非这些非常而互相关连的功能同时发生,细胞便无法活下去。难怪沙利士保利说:“看来各事必定是一起发生的:整个制度必须作为一个单位而同时产生,否则便毫无用处。”显然这件事不可能碰巧而成,也非人力所能成就,他叹惜说:“这个难题很可能有解决方法,但我现时看不出来。”
博物学家格勒治对这件事作了一项饶有趣味的评论:
“关于[猿]和[人]之间的‘失落连环’曾有许多著作加以论述。可是它与所有失落的连环比较起来却算不了一回事——倘若它们确曾存在过的话——例如在阿米巴和第一个活物微粒之间的失落连环。
“生物与无生物之间的差别,活物与非活物之间的分隔仍然是绝对的。”
《细胞》一书同时说:“在许多方面,活的细胞在一个没有生命和环境恶劣的世界中出现比由原始细胞演变为恐龙和灵长类更无可能。……关于生命如何开始的重大科学问题仍然未有答案。”
因此无生命的化学物质绝不会“偶然地”产生能够繁殖的活细胞。甚至有智力的人类也无法如此行。单细胞的生物,如阿米巴,在今日只能从已经存在的阿米巴产生——不错,“各从其类”地产生。从未有人见过任何例外。
因此,在活细胞出现一事上,我们若抛开一切“猜测”你认为证据实际支持那一方了——圣经抑或进化论?
较复杂的生物
进化论学家声称次一步骤是‘简单’的单细胞有机体,如阿米巴,发展成为多细胞的有机体。但在此类生物还中有任何逐渐变成更的证据吗?《地上最富于挑战性的奥秘》一书说:
“在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和后生动物[复细胞动物]之间并没有任何两个细胞或三个细胞的过渡性动物。可是这个重要的环若不能连贯起来,整个进化论的骨架便会崩溃了。”
这个环并没有连贯起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曾有单细胞动物转变成双细胞或三细胞的动物。反之,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最低级的复细胞后生动物之间存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绝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原生动物会转变成后生动物。
令人颇感兴趣的另一件事实是,这些种类的生物在今日与往昔一般无异。这些‘简单的’生物毫无迹象表示它们想‘改善’其本身。它们从不力求演变为更复杂的动物。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辩称他们在以往会如此行呢?
深受尊重的《科学杂志》在评论一本试图解释单细胞动物知何进至复细胞动物的书时将其解释归于“科学小说”之列。该杂志说:“多细胞动物怎样产生以及这种过程发生了一次或若干次,以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仍然是个十分困难和辩论不休的问题;也许正如哥力斯所说,在‘最后的分析中,这个问题是无法解答的。’”
从进化的观点看来,这个问题的确“无法解答”而有如“科学小说”一般。可是我们若抛弃一切“猜测”而将实际的证据查考一下,我们发现什么呢?事实与我们从圣经记载所怀的期望完全切合。圣经表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是分别被造和“各从其类”而繁殖的。
应该逐渐复杂
再者,按照进化程序,在别的方面,如细胞结构本身,也应该变得逐渐复杂才对。我们应该期望能够在细胞的进化方面找出某种固定的模式。
活细胞的核含有携带遗传特性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倘若进化论是真的,那末按理说来,生物变成愈复杂,染色体亦应该循序增加。
关于这件事,美国密芝根州立大学的摩尔教授说:
“作为课室教授,向聪慧而从事独立研究的学生讲授进化观念,我时常从教科书的不同作者获悉染色体数目的差异。……
“能够作独立思维的学生们由此演绎出一个问题或难题:倘若动物从所谓简单形式转变成的多细胞形式(他们对植物也作出同样想法),那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有任何固定的模式吗?”
有这样的模式存在吗?人类在身体细胞中有46个染色体。那末,较不复杂的动植物应该具有少些染色体才对。可是我们却发现,除了其他事情之外,鹿鼠有48个染色体,条纹鼬鼠有50个,宿雾猴有54个,母牛有60个,骡子有62个!甚至低微的马铃薯也有48个,棉有52个!一种称为阿勒坚大的单细胞原生动物竟有1,600个染色体!
因此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并无任何模式可言,但进化论若是真的,就应该有这样一个模式才对。反之,我们发现各类生物都有其本身的特殊染色体结构,这种结构是不变的。倘若每种生物是分别被造,各有其特色而与别种生物无关的话,这使正好是我们所期望见到的情形。
[第10页的图片]
阿米巴大约由十万万亿原子构成。这个数目的原子能够偶然以正确的比率聚集在一起而自然组或一个活的阿米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