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3 10/8 22-25页
  • 英国教会——“濒于绝迹的物种”?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英国教会——“濒于绝迹的物种”?
  • 警醒!198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教会的根源
  • 亨利的单方面行动
  • 宗教改革在酝酿中
  • 宗教改革开始
  • 英国宗教改革——巨变一触即发
    警醒!1998年
  • 教会为不容异己的恶行公开道歉
    警醒!2000年
  • 宗教与政治——永远携手合作?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6年
  • 法国的宗教战争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10/8 22-25页

英国教会——“濒于绝迹的物种”?

近年来英国有不少教堂关闭,以致报章的头条新闻宣称它们是“濒于绝迹的物种”。十五年来大约已有1,000间教堂由于空置无用而被拆卸。据美联社报道,“每年平均有85间英国教堂”被宣布为“多余的”,意即超过需用的数目。

英国教会何以一蹶不振呢?美国堪萨斯市驻伦敦通讯员邓宁(Brian Dunning)答道:“原因很简单:上教堂的基督徒人数不足。许多从前座无虚席的教堂现时已变成空寂无人。”

甚至在旺盛的季节,例如复活节,受了浸的英国教会教友上教堂的也不及百分之10。为什么如此零落?邓宁评论说:“答案之一在于英国‘国立’基督教的特殊历史。自英王亨利八世与罗马关系破裂以来,英国教会被立为国教或‘既定’的宗教。”

这件事怎么与英国教会的衰落有关呢?英国教会教士迈克尔士(Ronald Michaels)声称:“今日有不少人觉得教会与国家之间的联盟令人局促不安。”他指出甚至坎特伯雷大主教也“承认他的教会受到历史所牵累。”

究竟什么历史令英国教会有变成“濒于绝迹的物种”之虞呢?回顾一下已往会对解释这件事有所帮助。

教会的根源

英国教会的根源可追溯到将近五个世纪之前,罗马天主教徒英王亨利七世的时代。亨利的长子雅瑟娶了西班牙亚拉冈的加德琳为妻。后来雅瑟死了,为了保全与西班牙王族的姻亲关系,英王亨利七世决定使加德琳改嫁他的次子亨利,亦即后来的亨利八世。

可是,根据天主教会的法律,年轻的亨利娶寡嫂为妻是不合法的。但亨利七世与当时的教皇朱利阿斯二世私交颇笃,于是要求教皇特许。由于希望取悦英王,教皇立刻答允为这段婚姻铺路。

年轻的亨利在1509年丧父之后登基为王,成为亨利八世。不久之后,他娶了加德琳,她为他生下几个儿女。其中只有一个名叫玛利的(后来在历史上以‘嗜血的玛利’见称)没有在童年夭折。亨利渴望有一位男性储君,于是谋求以合法手段摆脱加德琳而另娶一个较年轻的妻子,希望借此生个男孩。

1527年,亨利求助于新教皇克里门七世,要求取消他与加德琳的婚姻,因为这宗婚姻本来就是不合法的。克里门无意得罪亨利,因为他是个忠心的天主教徒。同时,他也乐于宣告这宗婚姻无效。

可是,就在亨利提出要求的重要时刻,教皇克里门在实际上已沦为德王查理士五世的阶下囚。德王掠夺罗马,使教皇归于他的权下。更糟的是,德王是亨利之妻加德琳的侄儿!加德琳知道可以倚靠侄儿支持以保全这宗婚姻,教皇自然也知道。因此教皇对于应允亨利的要求大感困难,因为德王的报复可以使教皇和教皇的产业均大受打击。

亨利的单方面行动

教皇所采取的应付方法是拖延时日,希望政治局势可以改变。但亨利已无法忍耐下去。他心目中已有了一位未来的王后;她是宫庭中一位美丽少女,名叫安·布林(Anne Boleyn)。

亨利认为英国王位被两股外来势力——德王和教皇——所威胁是难以容忍的。他决定采取激烈步骤去解决婚姻难题。他褫夺了天主教枢机主教胡西(Wolsey)的所有权柄,然后呼吁所有教士支持他——亨利八世——为英国教会及教士的元首。

随之而来的是国会通过若干法案,目的是要中断英国与罗马的关系。缴纳给教皇的税款停止了。另一条法案则禁止任何人因不服英王的判决而向罗马上诉。因此,加德琳不再能够获得教皇的支持,教皇在英国的权力亦荡然无存。

仍然是天主教徒的亨利假定他与加德琳的婚姻已经无效,于是秘密与安·布林结婚。在1533年6月1日,安被正式立为王后。亨利在同年7月被逐出教会。

宗教改革在酝酿中

在这段时候,英国的天主教会在基本上仍保留不变。当时教会尚未变成具有本身的教义和特征的英国教会。

在亨利统治的最后14年,英国天主教会被确立为国家教会。凭着关于最高权力的法案,亨利自立为英国教会在地上的最高元首。

可是亨利却以天主教信仰自豪。借着1539年的国会法案,他重新确定天主教的教义。诚恳的改革者对此大感失望,但他们提出反对却于事无补。他们需要等待8年,直至亨利八世在1547年逝世。这时亨利的儿子,爱德华六世,继位,他是亨利六位妻子中第三位妻子珍·西摩尔(Jane Seymour)所生的。

宗教改革开始

爱德华六世从基督新教徒的教师接受教育。他在位只有六年,但这段时间已长到足以让大主教克连玛(Thomas Cranmer)进行宗教改革。

可是,由于爱德华六世在1553年早逝,王位传给了亨利八世和亚拉冈的加德琳所生的女儿玛利。玛利像她的母亲一样是个坚强的天主教徒和教皇的支持者。她的政策是要使英国教会复归教皇权力之下。较早时候的改革遂形势逆转。主张宗教改革的教会领袖全被革职。将近300名基督新教徒被焚死,包括大主教克连玛在内。

由于玛利无子,她在1558年逝世时,王位传给了亨利八世的另一个女儿伊利莎白,她是安·布林所生的。伊利莎白女王只是名义上的天主教徒,她即位不久就废除了玛利所制定的一切宗教措施,并恢复在爱德华死时生效的一切措施。

1570年,教皇庇护士五世把伊利莎白女王逐出教会,解除她的臣民对她的效忠,甚至宣布英国王位空缺。不少罗马天主教徒由于在忠贞问题上所面对的冲突而枉死。英国与罗马不再有和解的希望了。

可是,教皇却锲而不舍。他最后求助于西班牙王菲腊二世。由于受到教皇的利诱,菲腊指挥无敌舰队在1588年进攻伊利莎白和她的基督新教国家。可是他的舰队大败而回,后来更被飓风所毁。

宗教改革至此遂确立了。英国教会与罗马的关系已彻底破裂。这时的国家教会已完全摆脱教皇的辖制。可是,这种政教合一的关系却使教会与社会的若干部分疏远。“自由”教会和“不遵奉国教”的教会团体纷纷成立乃是疏远的证据之一。正如英国教会教士迈克尔士说:“今日有不少人觉得教会与国家之间的联盟令人局促不安。教会必须摆脱这种约束。教会若凡事仰望政府鼻息……好像是政府政策的代理者一般,就无法有什么作为了。”

今日英国教会正受着国家的严密控制,因此教会高层显要的任命,甚至祷告书的编制,也要取决于国会;这种情形已不合时宜。这件事已证明是促成信徒数目大减的因素,既然如此,今日英国教会被形容为“濒于绝迹的物种”又何足为奇呢?

[第23页的图片]

坎特伯雷大教堂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