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7 6/15 3-5页
  • 今日青年的希望与恐惧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今日青年的希望与恐惧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未曾实现的期望
  • 将来又如何?
  • 幸福的家庭与称心的职业
  • 科技——是祸是福?
  • 较大的恐惧
  • 未来有任何希望吗?
  • 宗教对青年人有多吸引?
    警醒!1998年
  • 现今世代的稳确希望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7年
  • 今日青年——他们所面对的挑战
    警醒!1991年
  • 我们的前途将会如何?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7年
《守》87 6/15 3-5页

今日青年的希望与恐惧

“我们若能预先知道前头有什么事发生就好了,”法国一位18岁的女孩维拉莉叹息说。青年人不论是否与维拉莉有同感,都会想到自己的将来。他们许多时试图想象未来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是怎样子的,所住的世界又是哪一种世界。以往的人也时常对将来发生幻想。

例如,你会喜欢和尼莫船长一起乘他的潜艇鹦鹉螺号航行吗?乘火箭绕着月球飞行又如何?这类令人兴奋的前景在上世纪末已在人的幻想中呈现。其实,你只需让自己的幻想随意奔驰,就可置身于著名科幻小说的英雄们当中。你若是那时代的人,也许会纳罕:‘这些事情会有一天成为可能吗?我会活着看见这些事发生吗?’

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所想象的两个梦想已经实现了。潜艇如今在世上各强国的武器中占一席重要地位。我们这一代已看见人在月球上步行。可是,即使那些奇想已经成为事实,人类有很多预测仍然未曾实现。

未曾实现的期望

世人预期在1960年代,癌症就有办法可以治疗。在1950年代,美国一间大汽车厂的总裁预言,到了1975年,汽车将会装置长程导向系统。同时有人预言到,沙漠会借着繁殖微型藻类而改观,能够“迅速生产……特别富于蛋白质(75%)的食物,足以维持日益增加的人口。”

诸如此类的落空期望不胜枚举,以致今日的人已不再盲目相信科学家的预言了。巴黎《世界日报》的编辑方丹(André Fontaine)在不久之前指出:“世人对借着科学而进步的信心在1960年代末期已发生动摇,而且继续衰退下去。”

国与国和人与人之间改善关系的应许也屡屡落空而令人大感失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们称之为“终止一切战争的战争”,他们认为世人从此不会再彼此屠杀了。可是,战后的太平日子只过了短短几年。一切幻想变成粉碎,新的冲突纷纷发生;当然,其中包括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

将来又如何?

今日的希望有较大的实现机会吗?世上一般青年对前途的看法如何?公元2000年会是一片光明还是黯淡凄惨?

守望台社环球各地的多个分社曾经访问许多青年。当你考虑他们的评论时,看看你自己是否与他们怀有相同的希望和恐惧。

幸福的家庭与称心的职业

德国青年汤玛斯希望“得享健康和长寿。”日本的少女美纪子说,“我希望结婚和享有快乐的家庭生活。”有些青年对生活的希望和父母的不相上下。其他的则希望改变几件事。巴西少女玛莉斯特拉说她会以‘和父母不同的方式去表现爱,’因为她认为婚姻“其实与教会和社会所主张的并不同。”

职业前景在青年的心目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一位名叫健二的13岁日本少年喜欢“从事与汽车有关的职业——不论是在汽车公司受职抑或赛车。”17岁的德国青年赫尔穆特梦想有一天会成为职业足球员,但拉哥斯的青年学生库利的“目标则是要成为电脑技术员。”

法国北部的三位青年,蒂尔利、布鲁诺和明姆,却担心失业问题,他们希望接受多点教育去谋取安定的职业。法国《费加罗报》引述1985年四月所收集的意见显示,对失业的恐惧几乎是世界性的。该报报道说:“除了日本和失业率较低的美国之外,在所有大国中,失业问题比其他[短期性的]问题受到远较大的关注。”

科技——是祸是福?

青年人也试图想象一个借科技而改观的世界。尼日利亚的一位青年说:“我认为那时的世界会有较好的居住环境,甚至像我们的第三世界国家里,大部分事物都会电脑化;借着电脑和其他电子机器,世界将会成为一个较好的地方。”

在法国《新观察家》周刊任职的一位记者对不远的将来也怀有类似的憧憬:“机器都是自动的。磁卡代替了钞票。顾客可以从电视幕的货品陈列作出选择之后以电话购物。人们不必上班,只在家中对着与数据库连接的终端机工作就行了。”

可是,其他青年却未敢肯定受科技支配的世界会是这么美妙。13岁的德国女孩嘉贝害怕到公元2000年,各处会“只见房屋,不见花草树木。”来自同一国家的苏珊妮想象人们会住在玻璃圆顶的房屋里以逃避污染。

还有些人,例如土耳其裔的德国青年塞尔克,认为“一个完全电子化的世界”会造成更大的失业率。他说:“现时已没有很多职业可做了,到公元2000年,……恐怕在柜台后面的不是人而是机械人了。”来自巴西的16岁的塞玛甚至说得更耸人听闻:“电脑将会代替上帝。”

较大的恐惧

尼日利亚青年伊曼纽尔对治安日坏深感恐惧,他解释说:“以往的盗匪若想爆窃房屋,会等到屋主外出时才下手。现在,即使屋主全家都在屋内也不成问题。匪徒会拍门吩咐你交出财物。这样的事在现今既已开始发生,将来会怎样呢?”伊曼纽尔的恐惧不是独一无二的。一位加拿大青年说:“我认为世界将会有……更多犯罪和捣乱,更多人会精神崩溃,孩童会更不受管束。”

然而,最令今日青年关注的事情之一是对战争的恐惧。尼日利亚少女福拉莎第所说的话便反映出这种恐惧:“任何事都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到公元2000年,甚至可能有一场全球大战。”在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形,《国际先驱论坛报》的一个标题说:“专上学院有不少人预期核战发生。”加拿大文学批评家维林缪尔报道说,许多年轻人“肯定自己会在核子大毁灭中丧生。”

日本的许多青年,例如15岁的大助,表示类似的感觉,说:“到我30岁时,第三次世界核子大战已把这颗行星毁灭了。我的一生既没有目标,也没有忧虑!”

法国青年大卫直言不讳地说:“鉴于目前的战乱情况,我认为公元2000年根本不值得去谈论。”法国有许多人对此表示有同感,因为近期的民意测验显示,有百分之74的法国青年认为,从现在至公元2000年,人类的最大威胁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未来有任何希望吗?

前景既如此黯淡,青年人对未来表示不安是可以了解的。可是,将来其实是有一个稳确希望的。你喜欢知道这个希望吗?这正是下一篇文章所讨论的题目。

[第4,5页的图片]

人的预测只有很少得以实现,其中包括维恩(Jules Verne)所预测的几件事。图中所绘是他所想象的登月太空船

[鸣谢]

NASA photo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