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问……
“圣经究竟是否真实?”
美舒受父母教养成为基督徒,她的父母坚信圣经。在美舒看来,相信圣经是真实的有如相信日夜交替一般肯确。
可是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她并不明白自己何以相信圣经。她说:“我一向相信圣经是因为父母相信的缘故,但我感到要有更多证据才能确定圣经是真实的。我其实从未对自己证明圣经是上帝所感示的道。”
会造成什么差别?
可是,你也许觉得奇怪,‘确知圣经是真实的真的那么重要吗?’的确是!
原因之一是,圣经自称是上帝的书。(帖撒罗尼迦前书2:13)若然,你的生命就有赖于遵照圣经所说而行。上帝的道说:“我的言词……得着它的,就得了生命。”——箴言4:20-22。
例如,你的生命若有赖于外科医生的技术,你岂不想确知他并非庸医?同样,你需要确知圣经是真实的。
仅是有本圣经并不够
这意味到不光是拥有一本圣经就够了。在大都市的分层大厦中,许多时邻人虽是一墙之隔,却彼此绝不相识。因此,在邻人之间很少互相信赖。若要建立信心,他们必须付出时间去彼此认识才行。同样,随手可以取得圣经绝不等于你对之熟悉。你若要信赖圣经,就必须加以考验以证实它的可靠。
使徒保罗忠告基督徒要“凡事察验。”或者,正如《活的圣经》意译说:“要考验它所说的一切以肯定它是真确的。”(帖撒罗尼迦前书5:21)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加以考验和细察,看看它是否真实。在古代,这种作法与贵重金属有关。你若有机会购买金指环或项链,你岂不会首先确定它是真金吗?
例如,帕梅拉自10岁大就被动地接受圣经。但她在稍长时看出有加以深刻研究的必要。她说:“听说圣经是真实的,对我来说并不足够。我要有合乎逻辑的理由才能信服。”(彼得前书3:15)她的态度和古代庇哩亚城的人相似。
大约在公元50年,使徒保罗探访希腊的这个城市。庇哩亚城的犹太人认为保罗的话很合理。但他们要确知他的话是真实的。(箴言14:15)他们怎样行呢?他们听了保罗的话之后,就“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使徒行传17:11)因此他们仔细考查保罗的话是否出于圣经。你也能同样行!
怎样试验圣经?
你可以怎样着手呢?圣经受上帝感示的最有力证据便是它具有无误地预言未来事件的能力。它问道:“[万国中]哪一个能预言将要发生的事?”只有全能的上帝能无误地“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以赛亚书43:9,《现译》;46:10)他的确在圣经中屡次如此行。14岁的珍妮说:“查考过圣经中的若干预言之后,我看到它的预言写得这么准确而大感惊异。”
另一个可研究的方面是圣经在历史上的真确性。帕梅拉说:“研究的确帮助我看出圣经所载的历史多么真确。我开始意识到它们是真人真事,并非只是故事而已。”
另一项富于酬报的研究和考察是圣经内在的和谐,它的诚实与坦白和它在科学上的正确性。第22和23页所提供的资料例证能使人对圣经建立信心。
一位名叫菲利普的青年指出圣经值得查考的另一方面。他说:“我对圣经建立信心是由于看见它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我看见那些按照圣经原则而生活的人并非加重负累而是获益良多。”
你岂不期望来自上帝的书能产生好的影响吗?事实表明跟从圣经引导而行的人会成为较好的人。(参看以弗所书4:20-32。)13岁的撒拉补充说:“看到应用圣经原则怎样令人快乐,可以真正使你确信圣经是真实的。”(诗篇119:1,2;参看列王纪上10:6-8。)她的确说得不错!
“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
当然,在研究圣经方面你也许需要若干协助。守望台社出版了许多辅助刊物。a此外,传道书4:9提醒我们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何不向一个受你所信赖,并且不会把难题低估的人求助呢?
例如,15岁的沃尔特发现同学或教师当中很少有相信圣经的。这使他感到困扰和烦恼。他把自己的感想解释给父亲知道。他们于是花了多个小时仔细研究圣经,以期对它的真确性建立信心。他说:“我已找出很好的理由去相信圣经而非盲目地加以接受。”——罗马书12:1,2。
一位名叫贾妮尔的少女建议说:“在这方面若有任何难题,要忠实地对父母说出。若发觉有难以相信的地方,就要提出问题。”(箴言15:22)丹尼斯从艰苦的经历学到教训。他经过一段痛苦的叛逆时期才亲自发觉圣经的话是真实的。经验使他获悉,需要有深切的个人兴趣和付出努力,才能对圣经养成信心。他说:“你若只是被动地接纳父母所说而没有亲自去思考一下,后来便会引起真正的难题。”——提摩太前书4:15。
在这件事上,另一项有力的帮助来源是与对圣经具有坚强信心的人交往。(箴言27:17)丹尼斯说:“问问别人令他信服的原因是什么。”当你和信徒同工一起聚会时,要训练自己成为良好的听者。(希伯来书10:24,25)21岁的金百莉说:“我在聚会时只是呆坐着而没有多大留意。后来我意识到,若要对圣经养成真正的信心,就必须更加努力才行。”她听从箴言1:5(《新世》)的话:“《要》聆听而吸收更多训示。”
最后,正当的态度是必需的。(诗篇25:4,5,9)你若要信赖圣经,“祈求上帝帮助的确十分重要,”撒拉强调说。圣经毕竟是上帝的书。我们要跟从耶稣所说的以下原则:“要继续恳求,就必赐给你们;要继续寻找,你们就必找着。”(马太福音7:7,《新世》)这样,你便能对圣经建立信心。
使徒保罗对提摩太说:“你要持守你所接受和确信的真理,”或者像《现代英文新约圣经》所说“你所学习的事物,你知道它们是真实的。”(提摩太后书3:14,《现译》)提摩太确信他所学到的真理,因为他获得了充分的证据。本文开头所提及的美舒亦然。她仔细考查过证据之后,现在可以说,“我确知圣经是真实的了。”
[脚注]
a 在预言的应验方面,你可以读《将临的世界政府——上帝的王国》(英文)或《“愿你的国降临”》第7章,其中论及有关耶稣基督复临的预言。至于其他辅助资料,可参阅《圣经真的是上帝的道吗?》,《圣经都是上帝所感示和有益的》(英文)以及《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一书的第17和18章。
[第22,23页 的附栏]
圣经的预言与应验
请读读载于路加福音19:41-44;21:20,21的预言。耶稣在公元33年受死之前不久曾为耶路撒冷哀哭,因为他知道这城将有什么遭遇。他预言罗马人将会前来,筑起“有撞城锤的土垒”去包围耶路撒冷,最后毁灭全城而造成极大的灾害。耶稣又警告门徒,一看到罗马人攻城就要“逃到山上”以保全性命。
你若查考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这些预言都一一实现了。在耶稣说了预言33年之后,即公元66年,罗马大军进攻耶路撒冷。后来,据犹太历史家约西佛斯(Josephus)所记,罗马的司令“突然宣布撤兵,放弃了必胜的希望,无缘无故地离城而去。”这时基督徒记起耶稣的预言,于是逃离该城。在公元70年,罗马人卷土重来,筑起长达4.5哩(7.2公里)的土垒围城,城内居民全部被困。《圣经与考古学》一书说:“耶路撒冷受到有系统的摧毁,圣殿也沦为废墟。”
圣经历史的真确性
《律师查考圣经》一书强调圣经所载历史的真确,说:“虽然故事、传奇和虚构小说特意把事情写在发生于遥远的地方和不能确定的时间,因而违反了律师办案的第一律则,那便是,‘口供必须提出时间和地点,’但圣经叙述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却是极其精确的。”
《新圣经辞典》评论说:“[使徒行传的执笔者]在记事中叙述同时代的历史;在字里行间提及许多关乎地方官、总督、藩王的事,那些资料在地点和时间方面受到质疑时一再证明是真确的。”
圣经的内在和谐与坦白
试想象一下,有一本书若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开始写作,经过中世纪而在现代的二十世纪完成。作者分属于不同的职业阶层,包括军人、帝王、祭司、渔夫、牧人和医生,你会期望这部作品是怎样的呢?你期望它会和谐一致或首尾一贯吗?你说:‘没有可能!’圣经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写成的——但整本书由始至终都和谐一致!圣经由66本书辑集而成,写作时间超1,600年,执笔者大约40人。
大多数古代作家在写作上只求歌功颂德,但圣经执笔者却公开报道他们的国王和领袖们所犯的错误和种种弱点。至于这方面的例证,你可以读读民数记20:1-13和申命记32:50-52论及该书执笔者摩西的记载;约拿书1:1-3和4:1记载约拿自己的弱点;马太福音17:18-20,18:1-6,20:20-28和26:56叙述耶稣的门徒在性格上的弱点。圣经执笔者的忠实和坦白足以支持它自谓受上帝感示的声称。
[第21页的图片]
在购买一件金饰之前,你要先肯定它是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