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3 1/8 18-19页
  • 喀拉拉邦的“飞行”蛇舟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喀拉拉邦的“飞行”蛇舟
  • 警醒!199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蛇舟节起源
  • 昔日的文化遗迹
  • 泛舟喀拉拉邦风景区
    警醒!2008年
  • 加利利海古船——见证圣经时代的瑰宝
    警醒!2006年
  • 船在岛上触礁
    我的圣经故事书
  • 在加利利海上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3年
《警》93 1/8 18-19页

喀拉拉邦的“飞行”蛇舟

《儆醒!》杂志驻印度通讯员报道

“天哪!这些怪物到底是什么东西?”内维尔惊叹道。内维尔是我的澳大利亚籍朋友,他看见一些黑色物体朝着我们的方向疾驰,不禁惊叫起来。这些物体速度甚快,好像在水面上振翅飞行一般。

我的朋友无法安于座位上。他攀上木看台,伸长脖子,希望看得清楚一点。这是他首次观看一场蛇舟赛。

虽然蛇舟距我们差不多有一公里多之遥,但我们仍能听见充满节奏感的鼓声以及尖锐刺耳的哨子声。后来,随着这些飞快的船儿载着其上100名水手迈向终点时,群众变得兴奋若狂。狂热的群众为自己所拥护的蛇舟队打气,不论老幼,他们都疯狂地跳跃鼓掌。穿着得鲜艳夺目的妇女用力地舞动她们的丝手帕。这仅是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阿勒皮所举行一年一度的尼赫鲁杯蛇舟赛的前奏而已。

蛇舟是水上节期的一项特色,这些节期通常在特拉万科尔中部低洼区的河流和水道上举行。‘但蛇舟究竟是什么?’你也许会纳罕问道,‘这个节期的起源如何?’

蛇舟节起源

蛇舟原本是战争用的船只。现代的喀拉拉邦曾有一段时期受当地一些邦主或藩王所统治,他们各自割据了一块细小领土。当时战火频常,小小冲突便可以触发战争。五艘蛇舟已经相当于一位藩王的全部海军力量。

后来,一位势力强大的统治者征服各小邦,统一全境;至此,蛇舟便只有权充展览品了。每逢节日,人们便会把蛇舟装饰一新,然后用来欢迎到访的显要领袖和僧侣。在这些重要场合,不时有蛇舟赛举行。1952年,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访问阿勒皮,观看了一场蛇舟赛。他当时看得兴高采烈,一时忘形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年纪和安全,竟然纵身跳上得胜的蛇舟上,与其他人一起拍掌高歌。他后来送出一尊银色蛇舟奖座作为礼物,日后也就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尼赫鲁杯蛇舟赛,这正是我和朋友所观看的蛇舟赛了。

昔日的文化遗迹

蛇舟是一种狭长而带流线型、色泽光亮的独木舟。它们的长度从25至30米不等,最宽阔的部分也只有1.5米左右。有些蛇舟的船尾部分离水面6米高,形状酷似眼镜蛇的头部,蛇舟亦因此而得名。但蛇舟的船首却尖削得像鸟喙一样。

人们现今已甚少建造这些历史悠久、罕见的文化遗物了。目前已甚少有技术精湛的专业工匠,那些世代相传的木匠后人,愿意尝试动工进行这项艰巨的造船工程,因为建造工程要耗用巨量昂贵的木材,以及数月的艰苦工作。蛇舟一旦建成,便需要在日光下曝晒,然后涂上一层用蛋白混和了的油脂,有助于它“飞”得更快。

训练一支蛇舟队参赛也绝非易事。大约有一百位划手持着短桨,在船上分两排而坐。另外有两、三人则手持较长的船桨,站在船尾负责掌舵。为了使划手齐心奋力划船,有专人负责用木槌打鼓以壮声势。另外至少有六个人同船沿途不停地为划手打气,他们一边有规律地拍手和应,一边吹哨子、呐喊助威。

赛事进行得越来越激烈,打鼓的节奏也随之而加快,众桨齐舞,和谐一致。船上两旁各50枝木桨合一地上下挥舞,船儿看来俨如在振翅飞行。我的朋友就是为了这番景象而感到万分惊讶,由于船儿仿佛仅在水面上掠过,这使他看得目瞪口呆。

参赛的健儿需要极度集中精神,大家都必须群策群力。只要其中一位划手稍一分心,便有可能使全队陷于混乱。由于这缘故,对手蛇舟上的歌手会故意发出一些怪声和故弄玄虚,目的是使对方分心。每队为求胜利都各出奇谋。

有一次,一位蛇舟队队长把一只猴子放在船尾。猴子一时叽叽喳喳地大叫,一时又露齿而笑,这时敌方的队长便晓得是怎么一回事了。他非但没有受到激怒,反而高声喝采,甚至脱掉衣服,一丝不挂地站在船尾。他的诡计得逞了。在敌方的队员不约而同地瞧着他之际,他自己的队友则继续奋力前进,结果得胜了。在这个队长看来,赛败的耻辱比赤裸的耻辱更难受。

村子里若能拥有自己的蛇舟乃是很大的荣誉,村民若能在蛇舟赛上夺标,则更是无上的光荣。比赛举行时,全村的人都会出动参观赛事,为自己的队伍打气。狂热的群众无惧恶劣的天气,甚至冒着倾盆大雨,不怕叮人的蚊子,站在及膝的泥泞中观看赛事进行。竞赛队伍的支持者时常发生冲突,他们甚至大打出手,有时彼此间的宿怨要留待来年算帐。

如今已不再有藩王互相争夺领土的统治权,像他们的祖先在以往所为的一般。然而,这种竞争精神却在喀拉拉邦那大受欢迎的蛇舟赛中继续彰显出来。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