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4 12/15 24-27页
  • 一个小国家踏进一大步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一个小国家踏进一大步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4年
  • 小标题
  • 耶和华的指引清楚可见
  • 接受挑战
  • 耶和华使其生长
  • 瞻望未来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4年
《守》84 12/15 24-27页

一个小国家踏进一大步

“我们见到这一切时不禁目瞪口呆!”荷兰的耶和华见证人在安曼新建的分社连栋大楼于1983年10月29日举行奉献典礼时,以上仅是热心的客人所作的许多评论之一而已。

该日总共有1150人,包括来自其他九个国家的54位代表,在场参加这项庆祝节目。当时也有几百位老前辈在场,他们的“白发”使这个场合更为生色。与会的特别嘉宾之一是耶和华见证人治理机构的成员韩素尔,他专诚由纽约前来参加奉献节目。在附近的两个大会堂里,总共有2978名听众观看幻灯片及聆听借电话线传来的节目。

耶和华的指引清楚可见

许多嘉宾前来参观及大表赞赏的乃是守望台社荷兰分社的新设备。分社的连栋大楼包括能够容纳分社120位工作人员的宿舍,也包括一个可以容纳160人的膳堂,一个现代化的厨房与面包烘房,一间洗衣室,一间聚会所及一个图书馆。除此之外,分社的办事处可以容纳30个人舒适地工作,并且设有大小约等于半个足球场的印刷和运输部。这一切建筑物位于安曼镇一块五公顷(12英亩)的土地上。

但是为什么分社设在距离荷兰西部各大城市及以前分社所在的阿姆斯特丹这么远的安曼呢?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国家找寻一块适当土地的经过清楚显示事情受到耶和华所指引。

社方在1978年开始找寻一个适当地点兴建新分社。到1980年,由于荷兰政府定下严格的土地保存条例,使我们所需的大型建筑物受到限制,看来一切努力均成为徒然。因此守望台社决定不再找寻,转而直接向政府的市镇计划部提出申请。

不久该部门的官员接见社方的代表。官员很留心倾听见证人所提出的建议。使见证人大感意外地,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耶和华见证人在本国执行了一件独特的工作,不幸许多人已忘记了这件事。我会设法使你们能够在荷兰北部三个省分之一设立你们的中心。”耶和华的确垂听了他百姓的祷告。

次日早上见证人往见国家北部市镇计划部的主任,结果在24小时之内便在安曼镇寻得一块大约五公顷的土地。这块土地正适合我们的需要。安曼的镇长十分友善,他对于都市划分地区部门如此乐于对见证人提供帮助的态度感觉意外。他证实安曼的市镇当局很乐于容纳耶和华见证人。该镇一直紧守这个诺言。

接受挑战

1980年8月,挖掘的工作开始。但是有一个难题。直至那时,荷兰的耶和华见证人所从事的建筑工程从未大过兴建一间王国聚会所或大会堂。现在他们却面对挑战,要兴建一间供120人居住的建筑物以及一间现代化的印刷厂,连同其中的机械修理部及电子排版仪器等。难怪在奉献节目期间,当听众看见一幅幻灯片映出工程开始时参与的15位工作人员时,大家均同意这项工程的建筑者和组织者的确非常“乐观”。

不久这群人便增至120位全时的工人。在周末有多至150人从各小组前来协助。但是一群经验相当浅的工人怎能够完成这项巨大工程呢?“天使为我们建造,”一位建筑者说。困难的工作总是得以完成,难题亦时常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获得解决。

例如,即使混凝土在荷兰的这个地区非常昂贵,却有人慷慨地捐出一间二手的混凝土材料计量工厂,结果为社方节省了六万美元。后来,当工程需要一架起重机时,一个建筑承造商刚好有一架出售。几个星期之后,有一架高达125英尺(40米)的起重机在建筑地盘上装置起来。由谁操作呢?一个特别先驱(全时的传道员)在工程开始之前仅几个星期获得训练成为起重机的操作员。

其他技工的情形也一样。差不多全部暖气和水管系统均由一些特别先驱所设计和安装,他们借着读夜校而获得执照。有三位制图员仅在数年前才认识真理。他们在同一间公司内工作,一位本身是见证人的同事将“好消息”与他们分享。甚至建筑工程的督工也看来在适当的时机出现。他仅在数年前才认识真理及将家人迁到安曼定居。

耶和华使其生长

虽然弟兄们作了可嘉的努力,许多参加奉献典礼的人仍然想到一个问题:“究竟什么使耶和华在这个细小国家中的百姓能够完成这么巨大的一项工程呢?”答案是很显然的,若没有耶和华的祝福,就根本无需有这样的一项建筑计划,更遑论有成功的可能了。奉献典礼中的几位讲者带领听众简略地回顾以往,看看耶和华怎样祝福忠心的人。

来自瑞士的威利·狄尔叙述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件事。他说当时守望台社的社长卢述福邀请住在法国摩尔候斯的一位荷兰籍牙医亚特利安·布洛克返回本国协助当地的传道工作进行。直至当时,荷兰的传道工作受设于瑞士伯恩的中欧分社办事处所指挥。于是在1922年,有一间分社办事处在阿姆斯特丹的威特狄威街设立起来。后来在1927年办事处迁到哈伦。

起初工作以牛车的速度进行。可是牛车却逐渐被汽车取而代之。另一位讲者,来自德国的理察·凯尔西,告诉听众来自德国的先驱如何为荷兰的传道工作铺路。在1932年,荷兰的12位先驱有8位来自德国。后来,纳粹的迫害促使其他许多德国弟兄姊妹逃往荷兰而在当地继续执行传道工作。

随着传道活动的进展,有越来越多荷兰文的书刊出现。在较早时候,《守望台》曾于1918年以荷兰文出版。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兴趣,杂志只出版了三期便结束了。后来这本杂志在1926年再度面世,这次出现便不再消失了,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黑暗日子亦继续出版。

荷兰卷入大战中之前不久,从1939年10月刊开始,荷兰文的《守望台》以一台来自捷克布拉格的印刷机印制。在场参加典礼的听众见到该台印刷机的操作员亚莱士·史杜尔米勒,来自德国的最早期先驱之一,上台亲自讲述印刷杂志的经过而大感兴奋。

在哈伦进行的印刷工作并没有延续得很久。不久印刷机便被侵入荷兰的纳粹军队所没收。战后荷兰政府容许社方在阿姆斯特丹设立一间印刷厂作为补偿,虽然杂志仍须在其他国家印制。这间印刷厂现在已长成为安曼设有现代化的轮转透印式印刷机的工厂。现在荷兰文的杂志均在这间工厂内印制。

瞻望未来

近年来不但社方的建筑物和印刷操作大为扩展,分社的工作人员(即伯特利之家)亦数目大增。当分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设立时,只有三、四个工作人员。到1964年,伯特利之家的成员增至19个;甚至在1980年代的起头,人数仅是25个左右。撰写本文时,安曼的新分社总共有75位成员忙碌地照顾荷兰的传道工作。既有充分的设备可供运用,他们期望未来甚至有更大的发展。

踏进了一大步吗?不错,对这个细小的国家来说的确是。这一步太大吗?绝不然!正如韩素尔弟兄在奉献演讲中说:“兴建这间建筑物绝不是徒然的。”在这个细小的国家中,主的工作有很大的扩展希望。我们必须手扶着犁向前瞻望。荷兰的28,000位耶和华见证人决心要这样行。即使时势已大为改变,一般人对宗教事务的兴趣锐减,仍然有许多人对于一个将临的新规制的圣经信息作出良好反应。若是耶和华的旨意,荷兰的见证人很乐于受他任用在这个细小的国家中继续推广王国的权益。

[第24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荷兰

安曼

哈伦

阿姆斯特丹

西德

比利时

[第26页的图片]

新分社办事处的门厅

[第27页的图片]

亚莱士·史杜尔米勒讲述《守望台》杂志开始在荷兰印制的经过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