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驱服务激励我的一生
亚瑟·古斯塔夫森(Arthur Gustavsson)君自述
在长年积雪的喜马拉雅山上,上帝的道圣经的真理传达到我父母弗烈和爱曼达·古斯塔夫森那里。时维1903年,当时我仍在母亲的腹中。我的父母何以远离自己的家乡瑞典来到喜马拉雅山呢?他们在那里做什么?
1880年,他们从瑞典移民到美国,两人都非常虔信上帝。他们加入了芝加哥的北欧联合传道会,受训一段时期后被派往巴基斯坦最北部的波尔提斯坦作传教士。可是,他们不久便发觉很难使回教徒改信基督教国的道理。他们开始纳罕上帝是否真的那么残忍,仅因为这些充满热诚,慷慨好客的人不肯改变信仰,便把他们投入地狱的烈火中永远受苦。他们意想不到自己其实正在思想上作出准备去接受一些更美好的事物。
在此之后,他们收到美国一位朋友寄来的一本书,把他们的思想完全改变过来。这本书便是查尔士·T·罗素所写的《历代的神圣计划》。罗素后来成为守望台社的社长。读过这本书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清楚看出罪的工价乃是死,而非永远受苦。(罗马书6:23)他们现在有一个积极的希望信息可以传给别人了,那便是,上帝的王国将会使地球改变成为一个乐园。
改变传道任务
大约在这时候,我在波尔提斯坦的施加出生,不久我的妹妹美莉安也出世。这时我的父母已决定要在守望台社指挥之下工作,向人宣扬他们新近寻得的真理。可是,后来由于环境的缘故,他们被迫在1908年迁回瑞典。在哥特堡,他们以派书者(全时传道员当时的名称)的身份开始宣扬“王国的好消息”。(马太福音24:14,《新世》)在最初十年,他们以逐户传道的方式探访了全城三次,有好些人接受真理。
我还记得一位冈纳森太太,父亲向她指出圣经并不主张人有一个不死的灵魂,她立刻勃然大怒,高声叫道:“假若我们没有一个不死的灵魂,你倒不如到溪中淹死好了!”父亲只是仁慈地微笑,并把一本题名为《地狱——圣经怎样解释?》的小册子送给她。她和女儿后来也成为见证人。我从这次经历学会,我永不用张皇失措——不论别人的反应如何。
当我十岁那一年,卢述福弟兄来到哥特堡发表公众演讲,讲题是“死者在哪里?”他在演讲中表示,若有任何听众可以证明人有一个不死的灵魂,他便会把一千元送给他。可是,没有人愿意接受挑战。
家里充满先驱精神
由于父母立下良好的榜样,我也受到先驱精神所感染。我从很年幼便开始参加传道工作,父亲教导我把宣传公众演讲的传单派发给别人。我乐此不疲,并且有些异乎寻常的经验。有一天,我去探访老师,邀请她来聆听公众演讲。但她却无礼地拒绝接受我的单张;我大吃一惊,以致失足跌落楼梯。这是一个教训——教我必须面对现实。别人并不会总是合乎我们的理想。
我们的家成为好像一个先驱之家一般,每个人都各尽本分。我的妹妹美莉安和我深深意识到父母从事传道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放学回家之后时常主动地把整间屋子洗扫干净。
我在十六岁那年献身遵行耶和华的旨意,并于1919年在奥利伯罗举行的大会中受浸。次年我应邀到守望台社的瑞典分社办事处与八位忙碌工作的弟兄一起服务。那几年在分社的服务为我日后能够以良好的纪律和有条不紊的方式事奉耶和华奠下了基础。
1914——难忘的一年
1914年之前许多年,我们(当时称为圣经研究者)已看出该年是个不寻常的年代。既然这个日期是圣经预言所标明的,我们期待将会有些异乎寻常的事发生。我清楚记得一个星期天,1914年8月2日,父亲正在哥特堡主持聚会,我们听到外面的报贩叫道:“世界灾难开始了!”弟兄们面面相觑。我们一直宣布会在1914年发生的事有些终于开始实现了。
1914年对约翰·彼得森是深具意义的一年,他的妹妹爱达留下三本由罗素弟兄撰写的书刊给他。他认为这些是危险的书刊,于是把书烧去。爱达获悉后坚持再把三本书刊借给他。这次他把书刊锁在抽屉中。
后来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约翰听闻那些书刊曾提及这个日期。由于好奇心的缘故,他从抽屉中拿出书刊来阅读。他看出那便是真理,最后他也成为一位圣经研究者。他在1917年受浸,他的女儿罗莎也在1918年跟从他的榜样。1928年,罗莎成为我的妻子,在事奉耶和华方面是我的终身伙伴。
四处周游宣扬好消息
结婚之后,我离开了分社办事处。罗莎和我将我们的蜜月假期用来从事先驱工作!在新婚的头一个月,我们总共分派了4000本题名为《使人得以自由》的小书。
几个月之后,社方问我是否愿意考虑以区域服务监督(现今称为环务监督)的身份周游各地。这意味到我需要探访瑞典全国及其后挪威的各小组。当时社方并没有安排让妻子与丈夫同行。每次旅程我必须离家六七个星期,而两次出差之间只得数天小休而已。但我们乐于作出牺牲,从事这件工作达十四年之久。
在这段时期中,罗莎做些什么呢?她与我的妹妹在瑞典的哈尔辛堡一起从事先驱工作。那时她们经常骑脚踏车走遍广阔的地区。且让她亲自申述当时的情形吧。
“在1930年代,先驱工作与现今大为不同,美莉安和我由于经常由一区迁往另一区,故此我们必须在所到之处租赁一个小房间一至两星期。我们每次搬迁时都将所有行李放在脚踏车上——包括衣物、锅盘及数箱书刊等,因此颇为惹人注目!”
“寻找栖身之所并非时时都轻而易举。有一天,我们分头工作后,美莉安和我大约在黄昏八时左右再度会合。”
“由于看见一点灯光,于是我们一起骑脚踏车驶往前面的农场。我们抵达时认出那所房子,心情顿时沉重下来,因为我们上次探访时户主十分反对。犹豫了一会儿之后,美莉安终于鼓起勇气敲门求宿。令我们大感诧异、如释重负的是,应门的女子竟然邀请我们入屋坐下。一会儿之后,我们被邀进一间舒适的房间里,桌上预备了一席丰富的晚餐。我们真的感到难以置信!吃过晚餐后,屋主带我们到睡房去,床上铺着上等麻布制成的床单。屋主在态度上的重大改变使我们感到有点困惑。”
“次日早晨,户主为我们预备了早餐;我们打算付钱,可是他们却坚决拒绝接受。于是我们提议将一本名为《释放》的书刊送给他们作礼物。‘好极了,我们希望获得这本书。’他们说:‘我们的邻居告诉我们,上次你们在那里留宿时曾把这本书送给她,她向我们表示非常赏识这本书。’”
“这个经验使我们意识到分派一份圣经书刊所带来的结果实在是无法预测的。”
紧守先驱岗位
1942年,周游工作中断了一个时期,因此罗莎和我得以再次一起从事先驱工作。后来她的父亲病倒,为了照顾他,我们唯有停止先驱服务。可是,后来环境一许可,我们便立即恢复我们所热爱的活动——全时的传道工作。那时我们才感到生活回复正常。每当我们完成一天辛勤的传道工作,回到家里,我们时常说:“先驱服务的确值得我们作出任何牺牲,全力以赴。”
过去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瑞典西部从事先驱服务,与耶和华见证人的史温容加小组一起工作。由于年事已高,我们不再像年轻日子那么精力充沛了,可是我们仍乐于继续留在先驱的岗位上。直至目前为止,我从事全时服务已有55年,我的妻子则有48年。虽然往事为我们带来甜蜜的回忆,我们却不会仅生活在回忆当中。不论年龄如何,我们必须向前直观,瞻望未来。我们衷诚渴望能够继续忠心,谦卑地与我们的上帝耶和华同行,以求最后获得他的王国治下的种种奇妙幸福。这正是我们从事全时服务多年来一直向人传讲的信息。——弥迦书6:8。
[第26页的图片]
内子和我合力从事耶和华的工作已有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