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你作明智的决定
艾丽斯作了一个不智的决定而最后导致可悲的结局。她承认说:“我离弃耶和华,并脱离了他的组织。”尽管她终于翻然悔悟,但却花了她超过十三年的时间。她将这些日子称为“痛苦的岁月”。
基督徒不应低估在事奉上帝方面作出不智决定的危险。这并不是指一些对有关事实作过考虑而蓄意作出的错误决定。反之,这些决定往往仅是根据本能的反应而作出的。当事人罔顾事实而受感情所支配,并且让不完美的心对思想发挥过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种种不幸和可悲的后果。
的确,“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耶利米书17:9)可是,圣经却告诉我们如何保卫自己。“智慧必入你心,”圣经说:“谋略必护卫你。”(箴言2:10,11)可是,我们怎样才能使智慧入自己的心呢?
从以往的经历学得教训
试将你自己置于以往一些曾与你面对类似考验的上帝仆人的处境中。例如,假设你当地基督徒小组内的情形使你深感不安。试想象圣经所载的类似情况。
第一世纪哥林多的基督徒小组又如何?试想象你自己是哥林多小组的成员之一,而你已成为基督徒有两三年。能够在保罗逗留的十八个月期间认识真理是多大的喜乐!可是,现在情形似乎有点不妙了。
一种分党结派的倾向正在形成,以致在小组里造成纷争而对小组的团结构成重大的威胁。(哥林多前书1:10,11)他们甚至宽容不道德的行为而危害到小组的灵性健康。(哥林多前书5:1-5)他们将彼此间的不和在世俗的法庭上公开表露出来,以致损坏了小组的良好名声。——哥林多前书6:1-8。
请继续想象你自己处身于古代的哥林多,你可能关注到小组中有些分子总是为琐碎的小事争辩。(参看哥林多前书8:1-13。)你可能由于目击在小组中存在的竞争、嫉妒、仇恨、混乱等情形而大感忧伤。(哥林多后书12:20)事实上,你可能受其中一些傲慢的人所困扰,使你的基督徒生活变成相当困难。(哥林多前书4:6-8)也许你听闻有些人甚至怀疑保罗的地位及权威;他们对他提出不公平的指责,并且嘲笑他在演讲方面缺乏口才。这使你大感痛心。(哥林多后书10:10;12:16)你也许担心那些公开鼓吹个人见解的人会削弱小组对基本道理的信心。——哥林多前书15:12。
面对决定
“这是不应该的,”你叹息说,“为什么长老们不纠正这些毛病呢?事情实在有严重的不妥!”
你会离开哥林多小组,认为在别处事奉上帝会好一点吗?抑或你甚至决定干脆不再与基督徒同工交往?你会容许这些难题令你的喜乐减退,使你不再相信各事仍在耶和华和耶稣基督监管之下吗?你正形成一种吹毛求疵,诸多批评的精神,甚至怀疑基督徒同工的动机吗?你会因此在传道工作上松懈下来,认为带领感兴趣的人加入这样的一个小组根本是没有意义的?
站在今日的有利地位上,你可以客观地看当时的处境,因此你可能很轻易地说你一定会不顾小组的种种不完美而忠贞不二地留在上帝的组织里。可是,假若你今日真的面对类似的环境,你仍然会这么理智和客观吗?你今日所作的决定会像你认为自己若生活在当日便会作出的决定一样吗?
从明智的劝告得益
在哥林多的基督徒中,作出明智决定的乃是那些继续与小组紧密联络的人。他们怀有彼得在多年前所具有的同一感觉。当时有些门徒舍耶稣而去,彼得却说:“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圣者。”(约翰福音6:68,69)显然,我们惟独紧紧依附上帝的组织才能继续从其中的训示得益。
像哥林多的情形一般,在新近成立的小组中,由于人的不完美,时常可能有难题产生而需要有人提出严厉的劝告。可是,保罗在给予哥林多的基督徒劝告之际,他记住小组内大部分人仍然是他的“亲爱的弟兄”。(哥林多前书10:14;哥林多后书7:1;12:19)他并没有忘记耶和华向那些接受他的指引的人表现额外的恩典和怜悯。——诗篇130:3,4。
当然,鉴于基督徒组织吸引各种各式的人,有些人会比其他人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对指引作出响应。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有些改变比其他的较难作出。再者,每个人在身体及心智上的情况都不同,而且各人的环境、出身及一生的际遇也各异。因此要避免吹毛求疵,并且谨记“爱能遮掩许多的罪。”这样行是多么明智!(彼得前书4:8)除此之外,既然耶和华和他的爱子乐于包容人的不完美和不成熟,让这些人留在他们的组织中,我们岂不应当也表现同样的精神吗?——哥林多前书13:4-8;以弗所书4:1,2。
假若你处身于古代哥林多的小组中,听从保罗那仁爱但却率直的劝告可以提醒你,基督徒组织的元首基督对组织的福利是极表关注的。(马太福音28:20)这可以加强你对耶稣的应许的信赖。耶稣向他的跟从者提出保证,他们若响应他通过‘忠心而有见识的仆人’所作的帮助,他必定会使他们保持团结。(马太福音24:45-47;以弗所书4:11-16)不错,保罗的话也可以帮助你甚至在试炼之下也能够保持喜乐及稳定。你可以对上帝怀有信心,坚信他必定会赐你所需的力量去应付他暂时容许存在的任何困难。
这并不是说小组内若有不良的倾向正在形成,基督徒应当仅是袖手旁观而已。回顾哥林多小组,其中一些成熟的男子如司提反、福徒拿都、亚该古以及革来氏家里的人的确有采取行动,他们显然把小组里的情况告知保罗。(哥林多前书1:11;5:1;16:17)可是,一旦他们如此行,他们便放心把事情托付给保罗去处理。对公义的热爱并没有使他们对基督的首领权失去信心或“抱怨耶和华”。——箴言19:3。
今日,我们对公义的热爱使我们甚至不会想到要在上帝委派给我们的宣扬好消息的工作上松懈下来,因为如此行便表示我们对别人的福利漠不关心,并在基督差派的任务上玩忽职守了。“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保罗劝勉说,“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书15:58。
不要不晓得撒但的诡计
像存在于哥林多小组中的难题有时比正面的逼迫更难于应付。撒但会利用这些机会乘虚而入,企图诱使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而离弃耶和华。可是‘我们并非不晓得撒但的诡计。’——哥林多后书2:11。
保罗敦促哥林多的基督徒查考一下早期上帝仆人的记录而从中得益。他论及以色列人说:“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书10:11)同样地,今日我们也可以借着仔细查考早期基督徒的记录而获益良多。例如,我们可以想想在哥林多发生的事,沉思一下我们在当时应该如何作出正确的决定;这样行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现今面对类似的情势时作出错误的决定。
经过十三年脱离上帝组织的“痛苦岁月”之后,艾丽斯忆述她再次到王国聚会所参加第一个聚会时的情形,说:“我不敢说话,恐怕我会哭起来。我已回到家里——真正的家里。我实在觉得难以置信。”因此,不论有什么难题发生,要决心继续持守你所作的明智决定,永不离弃耶和华的组织!要继续与上帝的百姓交往,这样你便能够获得丰盛、恒久的祝福。——箴言2:1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