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本国的海外传道地区
我探访不同类型的基督徒会众,这些探访把我从葡萄牙带到中国去——情形看来是这样。可是我跟妻子奥莉芙却用不着离开英国本土。
我们所探访的是英国各地数目日增的耶和华见证人外语会众。地区范围从距离法国诺曼底海岸20公里的泽西岛,到英国北部的森德兰镇。泽西岛有一个葡语小组,在森德兰镇则有好些对圣经感兴趣、操汉语的中国人。因此,我们所探访的是个灵性兴旺、欣欣向荣、操多种语言的地区。我们是怎样获得这个异乎寻常的委派?在这国内的海外传道地区,有些什么事发生?请听我细说详情。
我和奥莉芙做了大约20年周游探访的工作,每周我们都探访不同的会众。由于探访这些会众,我们走遍英国各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最近,我们还探访了位于地中海的马耳他岛,受到当地信徒同工的热烈款待。(请参看使徒行传28:1,2。)在马耳他岛服务了三年之后,我们开始猜下一个委派地区是什么地方。我们以为很可能会被派去探访英国的乡村地区,我们甚至在心理上作好准备去接受这样的委派。后来社方委派我们探访一个由操23种不同语言的小组和会众所构成的新环,我们感到多么意外!
我们不禁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个委派。除了在马耳他岛服务的经验之外,我们从来没有跟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有任何密切接触。我们真的能够鼓励一些不大通晓英语的人吗?既然我们不懂他们的语言,我们怎能跟他们交谈呢?还有,他们的食物和彼此各异的风俗习惯又怎样?我们的适应力是否足以应付?我们祷告,仔细考虑是否接受这个马其顿呼召时,这些问题不住萦绕脑际。——使徒行传16:9,10;哥林多前书9:19-22。
克服语言的障碍
奥莉芙说:“起初,我感到力有不逮,因为我对其他语言一窍不通。我不知道自己怎么有能力去鼓励其他姊妹。后来我想起,最初跟我们研究圣经的那对夫妇,曾鼓励我们千万不要拒绝任何工作委派,也教我们明白,耶和华从来不会叫我们做一些超乎我们能力限度的事。”于是我们两人甘心乐意地接受了这个委派。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发觉不懂其他语言对我们也有好处,因为这样我们就会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人。比如,我每周出席用不同语言举行的聚会,亲身体验到这些弟兄参加英语聚会时的感受;他们出席英语聚会,却从聚会开始到结束,什么都听不懂。我们着实要为聚会作充分准备,然后才能领会聚会节目的大意。奥莉芙总会在聚会里回答一个问题。她先用英语准备答案,然后请姊妹译成会众所说的语言,用拼音法将答案写出来。她承认每次举手她都感到有点犹豫。有时,她付出的努力只换来哄堂大笑。不过,她却没有因此就不再举手评论。她说:“我知道弟兄赏识我的努力,事实上,对那些熟悉该种语言的人来说,听到我回答问题会激励他们在聚会里踊跃发表评论。”
至于我,发表演讲也跟以往不一样,因为我每说完一句话,就得停下来让传译员翻译。这样做往往把我的思路打断,所以我必须格外集中精神,同时也要减缩演讲的资料才行。但我却毫不介意,乐此不疲。
多样化的传道工作
在英国许多城市,操外语的居民散居各处,有时两家住在这条街,然后你要走一段路才可以找到其他操同一语言的人。可是,每逢你用他们的语言跟他们打招呼,看见他们的良好反应,你就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了。如果跟我一起的弟兄用住户的语言传讲王国的信息,住户通常都感到喜出望外。
的确,在我们从事王国服务的40年当中,在外语地区传道是最令我们振奋的经验之一。外语地区有强大的增长潜能。无可置疑,许多人用母语学习,不但进度较快,体会也较深。(使徒行传2:8,14,41)有些弟兄姊妹在聚会结束时高兴得淌下泪来;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是第一次完全听懂整个聚会资料的,此情此景实在叫人感动。
从事逐户传道的时候,我们尽量用住户的语言说引言。即使我们有时会出洋相,我们也不介意。举个例,古吉拉特语有句很普通的问候语——肯乔 ——意思是“你好”。有一次我看来说错了,以致听起来好像跟一种著名牌子的咖啡卖广告似的。不过,在一户人家,我用古吉拉特语跟家主和他妻子打招呼之后,他们露出笑容,立即邀请我们进去,还给我们奉上咖啡;但这次并不是因为我的发音出了问题。原来在我们探访的那群耶和华见证人当中,有些人是他们的亲属。他们对真理很感兴趣。
有好几年时间,一个英国姊妹时常留下杂志给一个操汉语的中国女士。姊妹不时向这个女士提出免费的圣经研究安排,但对方不愿意接受。一天,有个正在学习汉语的姊妹陪她一起探访这个女士,并向她介绍一本汉语版的《你能够永远生活在地上的乐园里》。a住户很感兴趣,立即就接受了。她既有了这本用自己母语写成的圣经书刊,于是同意有个圣经研究。事情的转机就在于传道员用这个女子的本国语言说几句话。
文化迥异
我们以往不知道,原来在有些文化里,男子不喜欢妻子在晚上单独出外。结果对许多姊妹来说出席晚上举行的聚会就相当困难了。有些亚洲人社会认为,年轻女子不结婚,继续住在家里,就是家庭的耻辱。有个年轻姊妹不肯下嫁家人为她安排的男子,父亲甚至声言要服毒自尽。为了拥护真理,这些姊妹所忍受的艰辛绝不简单!如果你留意到真理对家庭生活所生的影响,以及这些姊妹对耶和华表现的忠贞怎样感动她们的父母,你就知道她们实在难能可贵了。
为了接受这项委派,我们也要作出若干改变。我们开始周游工作之前,我只喜欢纯英国式的清淡菜色,但现在越多香料的菜,我就觉得越好味。我们过了这么多年才学会品尝各种佳肴美食——从生鱼肉到咖喱——想起来实在有点遗憾。
扩展前景极佳
目前的情况清楚显示,在许多地方,外语地区的传道工作正欣欣向荣。社方有越来越多刊物用不同文字印行。每逢有新会众成立,你都可以察觉到耶和华的祝福。有些懂得外语的弟兄姊妹甘愿从很远的会众前来帮忙。
用法语宣扬王国好消息所得的良好反应是个杰出的事例。近年来,许多说法语的难民从扎伊尔和其他非洲国家逃到英国。伦敦第一群法语会众成立时,约有65个传道员。一年后,传道员的数目升至117人,其中48位是全时服务的正规先驱。不久,有一群会众成立,好照顾越来越多对真理感兴趣的人。现在这些感兴趣人士可以得到较多的帮助;1995年,有345人出席耶稣受难纪念。许多曾在贝宁、象牙海岸、摩洛哥和扎伊尔服务的前基列毕业生,现在正运用自己以往所得的经验,协助照料这个日渐兴旺的地区,他们所得的良好反应实在令人惊讶。
有一次我探访法语会众,陪同传道员跟一个年轻的非洲女子研究圣经。我们打算离去时,女子恳求我们说:“请不要走,多留一会儿吧。”她很想知道多一点。她使我想起公元1世纪的吕底亚。——使徒行传16:14,15。
我们的首务是帮助人数不多的外语小组成为会众。如果弟兄已经每周举行会众书籍研究班,我们鼓励他们每月举行一次缩短的神治传道训练班。这样,他们就能学会在传道时用良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接着,他们会按部就班地增加聚会的数目,直至每周举行五个聚会为止。业已成立的新会众包括说汉语(粤语)、法语、古吉拉特语、日语、葡萄牙语、旁遮普语、泰米尔语和威尔士语的会众。
我们也有机会出席失聪弟兄所举行的聚会。看见这些弟兄用手语“唱歌”,实在非常感人。我知道他们传道时也是靠手势去传达信息的,他们表现很大毅力,尽力与人分享好消息,实在令人佩服。甚至有些手语传译员是专为失聪兼失明的人士服务的。从这件事看来,耶和华的确留意使所有人都有机会听见圣经的好消息。
如果我们要作个特别的请求,我们的请求会跟耶稣的一样:“要切切求庄稼的主人差工人出去收割庄稼。”(马太福音9:38)许多弟兄姊妹不辞劳苦,学习会众地区里不同族群的语言。纵使我们没有操不同语言的神奇恩赐,耶和华仍在国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海外传道地区——一块庄稼成熟、急待收割的田地。(约翰福音4:35,36)——科林 · 西摩口述。
[脚注]
a 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