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7 12/1 21-24页
  • 努力学习成良师——海外传道播良言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努力学习成良师——海外传道播良言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学生热心传道从中寻得喜乐
  • 资深海外传道员分享心得
  • 甘心献出自己,到基列受训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1年
  • 靠着耶和华欢喜快乐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9年
  • 激发服务的精神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0年
  • 基列毕业生——传讲上帝话语的学生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7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7年
《守》97 12/1 21-24页

努力学习成良师——海外传道播良言

谈起刚刚完成的训练课程,威尔禁不住喊道:“我始终不敢相信我们竟有这么大的殊荣!”他和妻子佩思有幸成为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第103届的学生。扎希德和珍妮也有同感。他们说:“有机会参加这个训练班,我们引以为荣。”所有学生都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很想马上到海外执行传道任务。1997年9月6日,他们举行毕业典礼,前往海外地区以前,先听听仁爱的劝勉是好的。毕业生要是把临别赠言铭记在心,在海外传道工作上就会一路亨通。

毕业典礼的主席是治理机构成员西奥多·杰拉斯。他向学生指出,出席毕业典礼的嘉宾有伯特利家庭的成员、守望台社属下48个分社的代表,还有来自加拿大、欧洲、波多黎各和美国的亲友。他们所以在场,是要向学生表示支持,显露爱心。杰拉斯弟兄留意到,基督教国派出的传教士一般都没有专心传教,他们转而从事学术研究,有的甚至卷入政治漩涡。但基列的毕业生就截然不同了,他们把自己所受的训练付诸实行,努力教人学习圣经。

社方布洛克林办事处的罗伯特·巴特勒接着发表演讲,主题是:“要使你的道路亨通”。他说世人爱用经济状况、私人财产来衡量成就,但在基督徒看来,要紧的是上帝的衡量标准。耶稣的服事职务成效卓著,不是因为他帮助了很多人归信上帝,而是因为他忠于职守的缘故。耶稣为耶和华增添荣耀,始终不受世界玷污。(约翰福音16:33;17:4)这些事每个基督徒都能做得到。

罗伯特·柏维在东方做过海外传道员,他鼓励学生“做所有人的奴隶”。使徒保罗的海外传道工作富有成果,成功的诀窍是什么?保罗自愿做所有人的奴隶。(哥林多前书9:19-23)讲者说:“基列毕业生要是抱有这样的态度,就不会把海外传道服务当做晋升机会,作为谋取更多神治职责的台阶。海外传道员怀着单纯的动机前往工作岗位,他们要为人服务,因为这是奴隶的本分。”

治理机构成员格里特·勒施根据哥林多后书3,4章提出劝告,勉励学生要“像镜子一样把耶和华的荣光反映出来”。他提醒学生,上帝的知识犹如照耀基督徒的亮光,基督徒要是虚心学习,就会得蒙启迪。我们向人传讲好消息,保持优良的行为,好让上帝知识的亮光照耀人前。他告诉学生:“有时你们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一有这样的感觉,就当倚赖耶和华,求他赐你们‘超凡的力量’。”(哥林多后书4:7)勒施弟兄重复保罗在哥林多后书4:1的一句话,他呼吁学生:“千万不要放弃你们的海外传道任务。你们的镜子要保持光洁明亮!”

基列学校导师卡尔·亚当斯的演讲主题,激起了听众的好奇心:“耶和华在哪里?”这个问题不是指耶和华在宇宙的位置而言,而是要提醒学生,凡事考虑耶和华的观点,查看上帝对事情有什么指示。他说:“人即使事奉耶和华已有多年,在压力下,有时也会忽略上帝的观点。”(约伯记35:10)现代的情况又怎么样?1942年,上帝的人民急需寻求指引。传道工作快要结束吗?还是有更多工作要做?耶和华对手下人民的旨意是什么?他们深入研读上帝的话语,从中找到明确的答案。亚当斯弟兄说:“那年还没有完结,社方就拟定计划,开办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耶和华一直祝福该校所派出的海外传道员,他们结出累累果实。

接着的讲者是另一位导师马克·努玛尔,演讲题目是:“你会怎样运用自己的才干?”他促请学生,一抵达指派的地区,就要把他们在基列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出来。他说:“要主动跟其他人接触,全力投入工作。要乐于认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也要学会欣赏当地人民的幽默。你越快学习当地的语言,就越能适应新环境。”

学生热心传道从中寻得喜乐

在基列受训期间,各学生都勤于学习。此外,他们也奉派到邻近的11群会众服务。每逢周末,他们都热心参与传道工作。基列学校导师华莱士·利夫伦斯请几位学生上台讲述他们的传道经历。学生分别叙述自己在购物中心、停车场、商业地区、街上和逐户作见证的经历,个个喜形于色。有些学生还设法接触在会众地区里居住或上班的外语人士。在受训的五个月内,第103届的学生至少建立了十个圣经研究。

资深海外传道员分享心得

继这个生动有趣的节目以后,帕特里克·拉弗朗卡和威廉·范德沃尔请七位分社委员会成员概述他们对海外传道生涯的体验,好让学生借鉴学习。他们提醒应届毕业生,要把海外传道工作看做来自耶和华的任务,也要决心坚守岗位。他们还讲述基列派出的海外传道员,怎样在其他地区带头传道,发挥积极影响。

几十年来,这些分社委员会成员一直开开心心地履行海外传道的任务,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他们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些海外传道员向当地的弟兄学习,跟他们并肩工作。海外传道员弟兄一抵达工作岗位,就专心致志地学习当地的语言。他们学会随机应变,入乡随俗。查尔斯·艾森豪威尔是基列的第一届毕业生,从事海外传道工作已有54年了。他向应届毕业生数说资深的海外传道员所掌握的五个成功“要诀”:(1)经常研读圣经,(2)学习当地的语言,(3)积极参与服事职务,(4)在海外传道员之家,力求同所有人和平共处,(5)恒常向耶和华祷告。学生听到这么切合实际的劝告,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从资深的海外传道员脸上露出的愉快神情,学生也深深领会到事奉耶和华所带来的喜乐。阿曼多和卢佩说:“一谈起自己的海外传道生涯,他们就春风满面了。”

访问完毕,接下来是最后的演讲,由治理机构成员艾伯特·史劳德发表,主题是:“上帝话语的忠信管家启露宝贵真理”。学生兴致勃勃地聆听他的演讲,因为圣经是基列学校的主要课本。史劳德弟兄指出,50年前,新世界圣经翻译委员会的受膏成员着手翻译《圣经新世界译本》,他们并没有寻求世人的认同,反而倚赖圣灵的指引。(耶利米书17:5-8)不过,近期有些学者却对《新世界译本》所定的崇高标准表示赏识。一位学者写信给社方说:“优质的出版物我一眼就能看出,‘新世界圣经翻译委员会’的翻译工夫真出色。”

这个演讲结束后,学生分别接获毕业文凭。与此同时,台上也宣布他们奉派到什么地区服务。在学生说来,这一刻的确动人心弦。听到学生代表读出致谢信,许多人都感动得哽咽欲泣。有些学生花了多年时间做好准备,以求实现海外传道的抱负。由于基列课程是用英语教授的,有几个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转而参加英语会众。其他学生曾迁往国内国外一些缺少先驱的地区服务。另一些学生则做好心理准备,预先阅读有关的经验,做考查工夫,或再三观看《直到地极》这部录像带。

上文提到的威尔和佩思,看见这么多人对学生表现个人关注,不禁热泪盈眶。“连素不相识的人也把我们拥在怀中,跟我们一起拍照。治理机构一位成员同我们握手,说:‘你们的努力真值得我们夸耀!’”第103届的学生无疑深得众人的喜爱。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学生受过基列的训练后,就能适应新环境,成为海外传道的良师。

[第22页的附栏]

本届毕业生

所代表的国家数目:9

奉派前往服务的国家数目:18

学生总数:48

已婚夫妇数目:24

平均年龄:33

认识真理平均年数:16

从事全时服事职务的平均年数:12

[第23页的图片]

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第103届毕业生

以下名字由前排开始,从左到右排列。

(1) Bunn, A.; Dahlstedt, M.; Campaña, Z.; Boyacioglu, R.; Ogando, G.; Nikonchuk, T.; Melvin, S. (2) May, M.; Mapula, M.; Lwin, J.; Hietamaa, D.; Hernandez, C.; Boyacioglu, N.; Sturm, A.; Melvin, K. (3) Thom, J.; Mapula, E.; Nault, M.; Teasdale, P.; Wright, P.; Pérez, L.; Shenefelt, M.; Pak, H. (4) Murphy, M.; Campaña, J.; Stewart, S.; Cereda, M.; Reed, M.; Pérez, A.; Teasdale, W.; Pak, J. (5) Stewart, D.; Wright, A.; Cereda, P.; Nikonchuk, F.; Reed, J.; Hietamaa, K.; Ogando, C.; Shenefelt, R. (6) Murphy, T.; Hernandez, J.; Nault, M.; Bunn, B.; Thom, R.; Dahlstedt, T.; Lwin, Z.; May, R.; Sturm, A.

[第24页的图片]

我们奉派到哪里去?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