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8 3/1 26-29页
  • “跟我们性情相似的人”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跟我们性情相似的人”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摩西从过度自信变为谦和
  • 在施行管教方面,以利亚的性情跟我们相似
  • 耶利米虽然灰心,仍鼓起勇气
  • 耶稣的性情也跟我们相似
  • 耶和华对人满怀信心
  • 以利亚“求不要下雨”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7年
  • 你会忠贞信实,像以利亚一样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7年
  • 他接受上帝的安慰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1年
  • 他不断守望,耐心等候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守》98 3/1 26-29页

“跟我们性情相似的人”

他是君王、预言者,也是个仁爱的父亲。他有一个儿子,长大之后变成十分自负,目中无人。这个儿子决心篡夺王位,于是策动一场内战,要把父亲置于死地。可是在这场战争中,丧生的不是父亲而是儿子。父亲获悉儿子的死讯后,独自跑到楼顶的房间,在那里哀哭说:“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但愿我替你死。押沙龙啊!我儿、我儿啊!”(撒母耳记下18:33,《新译》)这个父亲就是大卫王。像耶和华手下其他预言者一样,大卫是“跟我们性情相似的人”。——雅各书5:17。

在圣经时代,那些代表耶和华发言的男女都是普通的凡人;他们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像我们一样,他们要面对各色难题,也饱受人的不完美所带来的种种痛苦。这些预言者包括些什么人?他们的性情在哪些方面跟我们相似呢?

摩西从过度自信变为谦和

摩西是基督之前一位显要的预言者。可是他到40岁的年纪,还没有具备适当资格作耶和华的代言者。原因是什么?当时摩西的同胞还在埃及法老手中饱受压迫,摩西却在法老家里长大,“说话行事,都大有力量”。圣经记载告诉我们:“他以为弟兄们会明白上帝正借着他的手拯救他们。”由于过度自信,摩西行事鲁莽,为了保卫一个希伯来奴隶,就杀死了一个埃及人。——使徒行传7:22-25;出埃及记2:11-14。

结果摩西被迫逃亡;接着的40年,他在遥远的米甸做牧人。(出埃及记2:15)到40年的末了,摩西已经80岁了,耶和华才委任他作预言者。那时摩西已不再过度自信了;跟以前刚相反,他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接受这个重任;他问耶和华说:“我是谁,竟能到法老那里去?”“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出埃及记3:11,13,《新译》)耶和华仁爱地向摩西提出保证和帮助,使他得以成功完成任务。

你是否也曾像摩西一样,因过度自信而做事鲁莽或出言不逊呢?若然,要学会表现谦卑。你是否感到自己没有资格履行某些基督徒的责任呢?与其推辞,不如虚心接受耶和华和他组织给你的帮助。既然上帝帮助摩西完成任务,他同样会帮助你完成任务。

在施行管教方面,以利亚的性情跟我们相似

“以利亚是跟我们性情相似的人;可是,他祷告祈求不要下雨,就三年零六个月没有雨下在地上。”(雅各书5:17)上帝的旨意是要警戒一个离弃他的国族,所以以利亚的祷告是跟上帝的旨意一致的。可是以利亚深知,他祈求上帝降下旱灾,必然会使人民受苦,因为以色列国是个农业社会,雨露是人民生计的所系。久旱会造成极端可悲的情况:草木枯萎,作物失收,用作耕田和食用的牲口都死去,有些家庭濒临绝粮。最苦的是谁?平民百姓。后来有个寡妇告诉以利亚,她的口粮只剩下一把面粉和一点油。她断定自己和儿子快要饿死了。(列王纪上17:12)以利亚必须对耶和华怀有坚强的信心,深信他会照顾手下紧守纯真崇拜的仆人——不论他们贫穷还是富有——才能作出这样的祷告,求上帝使天不降雨。正如圣经记载显示,上帝的确没有叫以利亚失望。——列王纪上17:13-16;18:3-5。

三年之后,耶和华表示不久他就要从天降雨。以利亚三番五次恳切祈求,“屈身在地,把脸放在两膝之间”。(列王纪上18:42,《新译》)由此可见以利亚的确渴望看见旱灾早日终止。以利亚再三敦促仆人:“上去向海那边观看。”他想见到迹象,显示耶和华垂听了他的祷告。(列王纪上18:43,《新译》)他的祷告终于得蒙垂听,“天就降雨,地也长出果实来”。以利亚必然感到多么兴高采烈!——雅各书5:18。

如果你是父母或基督徒会众的长老,每逢你要向人提出责备,也许都会经历内心的交战。可是,这种属人的感情必须受到适当的控制。你得坚信管教有时是必需的,只要怀着爱心去施行,这样管教能够“结出和平的果实,就是正义”。(希伯来书12:11)服从耶和华的律法,结果总是好的。像以利亚一样,我们衷心求上帝帮助我们切实施行适当的管教。

耶利米虽然灰心,仍鼓起勇气

在圣经执笔者当中,耶利米也许是透露最多个人感受的一位。他年少的时候曾犹豫不愿接受上帝委派的任务。(耶利米书1:6)但他终于接受,鼓起极大勇气向人宣讲上帝的话语。但他的以色列同胞,从君王到平民,都一致猛烈反对他。这些反对有时使他气愤,有时使他伤心落泪。(耶利米书9:3;18:20-23;20:7-18)在不同场合,他曾被暴徒袭击,遭人殴打,被套上枷,囚在监里;反对者威胁要杀死他,后来又把他抛进枯井里,让他在淤泥中坐以待毙。从耶利米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有时甚至耶和华的信息也使他极为悲痛。他说:“我的肺腑啊,我的肺腑啊,我心疼痛!”——耶利米书4:19。

虽然这样,耶利米依然深爱耶和华的话语,他说:“你的话成了我心中的欢喜快乐。”(耶利米书15:16,《新译》)与此同时,由于灰心失望,他禁不住对耶和华喊道:“你对我真的像叫人失望、靠不住的溪流”,俨如容易枯干的小溪一样。(耶利米书15:18,《新译》)可是,耶和华了解耶利米内心的矛盾感觉,继续支持他,使他得以完成任务。——耶利米书15:20;请也参看20:7-9。

你是否像耶利米一样,在执行服事职务方面遭遇失望和反对?若然,要投靠耶和华,向他寻求帮助,继续跟从他的指引;这样,你的努力也会同样获得他的奖赏。

耶稣的性情也跟我们相似

最伟大的预言者是上帝的爱子耶稣基督。他虽然是个完美的人,却没有压抑自己的感情。我们经常从圣经读到他的内心感受;这必定是从他的面部表情和对人的反应流露出来的。耶稣时常对人“动了怜悯的心”;他也使用类似的措辞去形容他喻例里的人物。——马可福音1:41;6:34;路加福音10:33。

有一次,耶稣愤然把贩卖牲口的人逐出圣殿,当时他必然厉声说:“把这些东西拿走!”(约翰福音2:14-16)另一次,彼得对他说:“主啊,对自己仁慈点吧。”耶稣坚决地回答说:“撒但,退到我后面去!”——马太福音16:22,23。

耶稣对一些跟他特别亲近的人怀有深厚的感情。圣经描述使徒约翰是“耶稣向来所爱的那个门徒”。(约翰福音21:7,20)此外,我们读到:“耶稣爱马大和她姊妹,也爱拉撒路。”——约翰福音11:5。

耶稣也有伤心的时候。他为拉撒路的死亡感到悲伤,“不禁掉下泪来”。(约翰福音11:32-36)加略的犹大出卖他,他内心的悲痛从他所引录的诗篇充分流露出来:“向来吃我饼的人,竟然举起脚跟踢我。”——约翰福音13:18;诗篇41:9。

甚至在苦刑柱上遭受极度的痛楚时,耶稣仍然对人表现深厚的感情。他亲切地把母亲交托给“他所爱的门徒”去照料。(约翰福音19:26,27)耶稣看见跟他一同被钉的囚犯表现衷诚的悔改,就怜悯地对他说:“你会跟我一起在乐园里。”(路加福音23:43)我们可以从他的呼喊感受到他那澎湃的感情:“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撇弃了我?”(马太福音27:46)他临终的话显示他对天父怀着衷心的爱戴和信赖:“父亲,我把我的灵托付在你手里。”——路加福音23:46。

这一切给我们多大的安慰!“我们这位大祭司,不是不能同情我们的软弱;相反,他像我们一样凡事受过试验,只是他没有罪。”——希伯来书4:15。

耶和华对人满怀信心

耶和华绝没有后悔选上这些人作代言者。他知道他们都是忠心耿耿的人,也体恤这些不完美的人的软弱。可是,他期望他们完成任务。凭着他的帮助,他们都能够大功告成。

愿我们都忍耐地信任忠贞的弟兄姊妹。在这个制度下,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不完美的人。可是,我们却绝不应当断定弟兄不配受我们爱护和关注。相反,保罗说:“可是,我们坚强的,应该承担不坚强的人的软弱,不应该总是取悦自己。”——罗马书15:1;歌罗西书3:13,14。

无论我们有什么感受,耶和华手下的预言者都经历过。不过,他们全心信赖耶和华,所以耶和华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成功通过一切试炼。不但这样,耶和华更使他们有许多理由可以保持喜乐。例如,他们享有清白的良心,赢得上帝的喜悦,有许多忠贞不二、支持他们的朋友,也获得保证可以享有快乐的前途。(希伯来书12:1-3)愿我们效法这些“跟我们性情相似”的古代预言者,全心信赖耶和华,紧紧依附他。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