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1 6/8 15-16页
  • 教士应有结婚的自由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教士应有结婚的自由吗?
  • 警醒!1971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独身的规定源于何处?
  • 教士独身所引起的争论
    警醒!1976
  • 衡量一下教士的独身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3年
  • 教士们的意见——独身的规定有什么不妥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1年
  • 为什么许多人薄教士而不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1
《警》71 6/8 15-16页

教士应有结婚的自由吗?

使天主教教士发生分裂的另一件事便是以下的问题:教士应有结婚的自由吗?

教会的法律禁止教士结婚。教士必须保持独身。教士若未经教会免除誓约而擅自结婚,便会被革职开除。

可是近年来教士纷纷要求改制。他们希望有权结婚而仍然当教士。1966年天主教《国民报》所作的一项调查透露接受访问的教士中有百分之62说他们应有结婚自由。

但1967年教皇保禄六世颁布了关于教士独身通谕。它重申教会对此问题的‘强硬立场’,而且不赞成加以公开讨论。教皇宣告:“许多世纪以来教会一直将教士的独身视为一颗光辉灿烂的宝石而加以护卫,其价值仍然不减当年。”

可是这并不能阻止教士们公开讨论这个难题。他们在普世继续提出反对。

例如,1969年初墨尔本《先驱报》一项来自巴黎的报导说:“今日有一群425名的法国天主教教士向教会权威提出谴责,并要求有权结婚。”该年年底在意大利对教士所作的一项调查表示其中大多数均赞成教士有权结婚。

毕次堡的罗马天主教红衣主教约翰·胡礼说,教会对独身问题所持的强硬立场乃是教士数目下降的主要因素。纽约《时报》也支持此项意见,指出目下申请取消独身誓约的教士数目“十倍于1963年,此项秘密乃由杜林市《新闻报》所揭露。”此外有许多教士则没有申请而干脆一走了之。

这件事也使有志成为教士的青年大受影响。天主教作家但以理·郝立亨说:

“这些新环境之一是最近候补教士的人数加速下降……虽然下降的原因绝非仅追溯到独身问题,这却是使青年不敢问津教士生涯的一个普通理由。

“世界有些地方的情况已非常严重,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中,巴西主教彼得·谷普声称,‘我们必须立即作一选择;若非增加教士的数目,无论已婚抑或独身的,就必须眼巴巴看着教会在拉丁美洲崩溃’”

独身的规定源于何处?

有些人以为独身主义必定起源于耶稣基督或使徒,因此他们读到例如前任教皇若望廿三世的承认感觉不胜惊异。他说:

“教会的独身规定并不是教条。圣经对此并无规定,要更改它很容易。我只要拿起笔,写一张手谕,翌日有意结婚的教士便可以如愿而行了。可是我不能怎样行。”

为什么不能?理由之一是这乃是根深蒂固的教会传统。第一次禁止高级教士结婚的教会会议在第四世纪于西班牙的伊维拉举行。在许多世纪期间,曾有其他教会命令强调此项规定。后来在十六世纪的宗教革命时期,特林特会议再通过法令加强独身的规定。直至现时此项规定一直未有改变。

因此,独身乃是传统的规定,正如一位前任高级天主教神学家查尔士·戴维斯说:

“此项禁令并非源于基督教;它在宗教历史上由来已久。它与一般异教教理同被基督教所采纳……

“中世纪时代教会之所以坚持执行独身规定是要防止教会财产被世俗人士所操纵。”

不,耶稣和使徒都没有要求上帝仆人独身不婚。虽然他们曾表示不结婚的人可以有更多自由事奉上帝,他们却没有订下独身的律法。——马太福音19:11,12;哥林多前书7:32-38。

根据天主教的译本,上帝的道圣经说:“作监牧的,必须是无可指摘的,只作过一个妇人的丈夫……善于治理自己的家,约束儿女,在诸事上听命,端正。”它同时说:“作副祭的,该是一个妇人的丈夫;善于管理自己的儿女及自己的家务。”(第茂德第一书3:2-4,12,《新经全集》)因此教士独身的教义绝非源自上帝,因为他自己的道清楚显示他的仆人可以自由地结婚。

那末,这些与上帝愿意相反的教义来自何处呢?上帝自己的道回答说:“圣神明明的说,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信德,听从错谬的神,魔鬼的道。因为那些谎言的假充善人;他们的良心有烙上的可羞的印记。禁止嫁娶。”——第茂德第一书4:1-3,《新经》。

所以,难怪天主教会在这个问题上如此混乱。这种混乱势将继续下去,因为德国神学家汉斯·龚格说:“在独身像起初一般成为个人的选择之前,天主教会将不会有和平。”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