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猝发——如何应付这种现代流行病
一位青年女子描述这种致命疾病如何袭击她的母亲以及在这方面的知识怎样帮助她应付当时的事态。
我的母亲像美国每年逾百万人一般,经历到心脏病的猝发。以下是她的自述:
“在前往纽约市区上班的途中,我突然感到胸部中央有点异样。我的胸口在绞着,我想道,‘怎么回事?我吃了些不适合我的东西吗?’
‘我感到十分软弱无力而不得不站住很久。我试试呼吸,但无法呼吸得较深,因为胸口受着重压。压力似乎是从胃部而来,但和以前所经历过的感觉完全不同’”
母亲能够活着的确值得庆幸——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这样的心病猝发。心脏病每年杀害大约750,000美国人。事实上,在美国的一切死因中,有过半是从心脏和血管疾病而致的!
但难题并不限于美国——心脏病蹂躏着普世的工业国家。我读到哈佛大学教授梅雅博士的话说:“我们正处于世界流行病的时代,因为西方诸国差不多有半数男子(妇女的比率在增加中)死于单一的疾病。”
你也许会问,‘原因何在呢?我可以做些什么去防止心脏病猝发呢?抑或,我若发过一次心病,我要怎样才能增加生存的可能性?’
最初我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毫无所知,同时发现很少人了解到它与什么有关。我母亲的经历使我开始探求真相。
再度发作
母亲并未意识到她在1972年五月的星期五早上所遭遇的是心脏病猝发。她认为这是消化不良,她以为仅是过度疲劳而已。因此,她休息了几分钟之后再乘地底火车上班。
在翌周,母亲请医生诊视,但医生看不出她的病情,于是她继续工作。她告诉我关于在星期三的经历:
“胸口下的重压再度发生。我痛得弯起腰来。一位同事大惊失色,给我端来一杯水,问道,‘你怎么了?’
“我回答:‘我不知道——或者所吃的食物含有气体。我感到有点窒息。’
“她说:‘你最好去看医生。’
“我同意了。联合诊所仅在两个街口之外,当我乘电梯下楼时,胸口的压力继续增加。我呼吸困难,手臂软弱无力,甚至难以拿着手提包。我步履蹒跚像个醉汉,可是没有人提供帮助。我向上帝祈求,‘帮助我去到诊所吧?’我推开了门即行倒下,失了知觉一会儿。
“医生替我诊视后要送我进医院。但我对他说:‘我现在较为好些了。让我回家吧。我女儿会送我进医院的。’在我坚持之下,他让我离去。我软弱不堪,回家时步履为艰。”
侥幸不死
我回家时母亲正站着洗衣。我说,“妈妈,你有点不对劲!”她看来面色又青又黄。自从我在幼时从欧洲来到美国,我们就住在一起。父亲和不少亲戚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去世。
母亲上了床,连话也不想说。大约在午夜二时,我被她唤醒。她的胸口又痛得厉害,呼吸困难。我在惊惶之下打电话给家庭医生。他说:“给她喝一点威士忌酒。保持温暖宁静,待她感觉好一点即送进医院。”
翌晨我召唤出租汽车送她进入纽约市立医院。母亲仍然不相信自己患的是心脏病,她想出院回家。但那时她的心脏病又发作,倒在地上喘气。医生和护士奔前抢救。
检查证实母亲患了心脏病。医生称这种病为心肌梗塞,病情十分严重。他们认为她得以不死是很难置信的事。她在医院留医了二十四天。
母亲回家时依然非常衰弱,两星期不能下床。我应该为她做些什么呢?心肌阻塞、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血栓等名词使我心烦意乱。母亲的心脏有什么毛病?猝发的原因何在?我前往图书馆取了些书籍回来加以研究。获知心脏的机能才能开始帮助我了解她病情的原因。
惊人的器官
我发现心脏构造在基本上并不复杂。它是一大团中空的肌肉,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各分为二室,一方收受血液,另一方送出血液。收受血液的一方称为心房,送出血液的一方称为心室。心脏分为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因此心脏是由两个同时工作的唧筒所构成。
我获悉心脏是这样发挥作用的:右心脏从身体收受血液。血液从右心房挤压至右心室,从右心室唧入肺,在那里除去二氧化碳和吸收氧气。补给了氧气的新鲜血液于是从肺进入左心房。维持生命的血液又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然后流向全身。
令人惊异地,心脏的几百万个细胞每个都有收缩和松弛的独立能力。这种收缩由位于右心房称为窦房结节而来的电力刺激所控制。这样可以肯定心肌细胞会以适当的频律和速度收缩——大约每分钟七十次。每次收缩会送出两个半安士左右血液——大概每小时七十五加仑。但运动员在运动时心脏却能每小时送出一百加仑以上的血液。
心脏所具有的强力使我大为惊异。医生们声称心脏所产生的能量是如此巨大,以致若将它一生所发的能量集中用在一瞬之间,便可以把一艘战舰提高水面数尺!获悉心脏的惊人机能令我感觉十分鼓舞。
一位心科专家甚至说,倘若整个右心室被疾病或伤害所毁去,重新调整仍可以使循环系统和心脏继续工作。他甚至声称倘若左心室的肌肉组织被毁,其余的肌肉可以补偿和继续以血液供应全身!
但这是否意味到我母亲的心脏在某方面已差不多完全毁去呢?什么原因使她的心脏近于停止呢?
难题的根源
我获悉,难题在于心脏营养不足。你也许会问,‘既然心脏其实浸淫于血液中,每日有数以吨计的血液流过它的房室,怎可能营养不足呢?’原因是心脏并非受房室内的血液所滋养的。
这件事可以用运油车及其燃油来源作一比喻。运油车也许载着数千加仑汽油送往顾客,但仍然会因为缺油而停驶。因为汽车开动并不是靠它所运载的汽油,而是要往油站加油。同样地,心脏所获得的营养不是来自本身的房室而是来自送出之后通过两条冠状动脉流回心肌的血液。
血液从心脏啷入称为动脉的巨大血管里,立即又进入冠状动脉,此名的由来是因为心脏上端作环状像个皇冠。这两条大动脉分成较小的血管网,血液最后进入毛细管,血中所携带的氧气和化学养分遂进入心肌的各部分。心脏送出的全部血液大约有百分之5至10进入冠状动脉以滋养心脏。我获悉这些动脉若有毛病,便会成为心脏病猝发的原因。
难题的根源是脂肪沉淀物堆积在冠状动脉里,结果导致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为了助人明白这项难题,医生们将这种过程比作热水管里堆积着铁锈,久而久之,遂阻碍了水流的畅通。
可是,在血管里,动脉粥样硬化未必造成齐一的狭窄。沉淀物间歇性地沿着血管发生沉积,其余的血管直径也许是正常的。血液的流量未必减少,因为血液通过每处障碍时可能加速一点。但我开始看出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仍会导致心脏病猝发。
怎会如此呢?
闭塞促成心脏病猝发
当血液被迫通过一处异常细小的开口部分时,血液里的物质遂促成凝血或血栓。通常这种反应可以保护我们不致因伤口流血过多而死,并帮助伤口复原。但血液凝结的物质若在非常狭窄的血管中发生,则形成的血栓可能阻塞血液的流通。有时一块脂肪沉淀物本身会脱落而阻塞血管。受阻的血管若在心内,便称为冠状动脉血栓或冠状动脉闭塞。
我获悉,所谓心肌梗塞乃是阻塞的结果。‘心肌’意即心脏的肌肉,而‘梗塞’是指血液流通受阻以致该处的组织陷入坏死状态。倘若阻塞的血管是供应心脏大部分营养血液的主要血管,它的肌肉组织便会因坏死而造成心脏停止跳动——这就是致命的心脏病猝发。
使我特别留意的是,粥样动脉硬化症能使身体其他部分的血管阻塞,虽然为了某些原因,冠状动脉往往最常受到影响。可是,倘若阻塞发生在脑血管内,便会引起中风。发生在心脏血管内即造成心肌梗塞,这便是心脏病猝发。
并非阻塞的心脏病猝发
然而,我发现不少心脏病猝发的例子——也许占大多数——与凝血无关;这种猝发仅是由于粥样动脉硬化造成血管狭窄所致而已。事实上,致命的心病突发也许仅是由心肌的些微损伤而起。为什么本来健康的心脏会停止呢?
猝发的起因看来是心脏需要更多的血液去应付身体或情绪的急激变化,但通过狭窄血管运往心脏的血液却不够供应。于是,当心脏的小部分肌肉暂时缺乏血液之际,电力刺激的秩序被扰乱以致干扰到心跳的韵律。心脏于是呈现所谓心室纤维性颤动——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严重并发症,心脏由于失却推动力而发生混乱的抽动。除非心室回复正常的送出血液,否则患者在几分钟内便会丧命。每年有数千个本来健康的心脏因此而停止跳动。
未经察觉的心脏病猝发和治疗
我非常惊异地获悉,许多心脏病猝发仅有极小的病征呈现。事实上,据心科专家估计,有百分之20的初步发作是病者绝不知情的。这也许是由于心内血管在数星期或数月内逐渐而非突然变成闭塞之故。心肌损伤往往在后来定期检查身体时才从心电图查出。
在另一方面,也许病人只是不察觉病征是心脏病猝发而已,正如从我母亲的例子可以见到。她像许多其他的人一样,认为这只是严重的消化不良。症状可能包括呕吐、疲倦和面色灰白。我读到一项典型的病例。
一位七十余岁男子直到患了后期心脏病才开始求医。心电图显示有两处旧的冠状动脉闭塞——凝血导致心肌坏死。这位男子忆起二十五年前曾发作过一次,当时他以为是急性消化不良症,另一次发作则在两年之后。他没有求医,但仍然活到如此高龄!医生们声称这样的例子数以千计。
实际上医生很难使心肌的患处复元。倘若心脏能渡过梗塞——或不致导入致命的纤维性颤动——则坏死的心肌遂有时间形成疤痕组织而取代。为了让这种紧密、有效的疤痕形成,有限的活动是重要的。这样会将活的肌肉连结一起,能够不需无用的部分而恢复正常机能。
医生让我们观看母亲的心电图,指出冠状动脉血栓造成心肌坏死的证据。他说,现时可行的方法是借着减少活动使心脏休息,让它有复元的机会。但母亲没有体会到休养时期对心脏病患者的重要。可是,她不久便以一种可怕的方式被迫体会这点了。
另一危机
母亲觉得很难忍受这种无事可做的生活;她急于要返回工作岗位。她看来复元得很快;事实上,我们已在郊区享受了整个星期的休假。但她显然过度活动。
几日之后我在晚上返家时发觉她非常痛苦——她的左臂和左边身子瘫痪了。我打电话给曾在医院诊治她的医生。他吩咐立刻送她进医院。可是母亲认为此举没有用处。我无法强迫她前去,于是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前来。他说不能出诊。
“我能怎么办呢?”我想知道。
“待一会看看,准备妥当”,他说;“她可能一直瘫痪下去,中风甚至死去。你是没有办法的。”
我打电话给另一位曾经诊治过她的心科专家。他表示同情;但抱歉不能前来。我真的急煞了。这时我头脑昏乱已极,以致无法思考。
于是我跪下来祷告,请求上帝给我力量和指导。祷告完毕起来时已没有那么慌乱了,便立刻着手查考医书。
应急处置
首先,书上说要禁戒所有固体食物至少三或四天——只进流质食物。于是我每隔二或三天便让母亲喝两安士鲜榨葡萄汁或橘子汁。数日之后我开始给她进食少许煮熟的蔬菜糊作午餐。
同时,医书说要使病人保持温暖,用热水灌肠,每天两次用芥子热水濯足。特别是不许病人走动,甚至上洗手间也不行。回顾已往,母亲和我都感到起病的那夜若试图前往医院,也许早已不治了。
我一周没有上班,昼夜服事她。后来,当我回复工作时,我安排一位朋友陪伴她。我们不许她离床约三星期。她渐有起色,可以稍作行动了。
我为母亲的心脏没有发生纤维性颤动而深感庆幸。若然,我便不知如何是好了。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心肺复苏术(CPR),那是从外面按摩心脏和人工呼吸的综合。《警醒!》杂志的1973年七月廿二日刊(英文)曾讨论过此术。纽约心科协会的一位医生在去年估计,此法每年在纽约市曾被用来应付4,000至14,000宗的心脏病猝发,使病人不致死亡。
可是我不禁纳罕,我深信其他许多受此病影响的人也想知道,这种现代流行病是由什么促成的呢?什么促成动脉的沉淀物,以致心脏病猝发呢?
莫衷一是的见解
我获悉,权威人士也不能十分肯定,这从他们继续研究所得的不同结论可以见之。可是,胆固醇和脂肪(甘油酯)乃是与沉淀物和动脉硬化有关的东西。多种食物含有胆固醇。但在同时,肝脏和其他器官也能制造胆固醇。可是有些人的脂肪沉淀物却堆积在动脉里以致引起灾祸性的后果。原因何在呢?
流行的见解及为美国心科协会所支持的意见是,富于饱和脂肪与胆固醇的食物可以提高血内胆固醇的浓度,因而除了造成动脉硬化之外还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症。但现时的证据也显示,血中胆固醇的浓度也大受情绪紧张所影响,例如,以会计员为对象的一项调查透露,在四月十五日,估税的最后期限,之前,他们的胆固醇浓度较五月和六月为高,因为到了这时他们的时限紧急之感已差不多消失了。
可是也有其他的见解。在食物中摄取糖分过度据说可以引起某种荷尔蒙,特别是胰岛素,的异常分泌。有人认为结果会使血中增加所谓三酸甘油酯的脂肪,据说这是脂肪堆积在动脉中的因素。另一项见解是水里所含的盐素乃是使脂肪沉淀物积聚的主要原因。
若干种因素已普遍被大多数权威人士接纳为心脏病猝发的成因。除了情绪紧张和含有高度脂肪与胆固醇的食物之外,其他的因素包括:遗传、吸烟、高血压和今日的久坐生活方式。可是,造成大多数心脏病猝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成因据说其实还未为人所知。无疑其中牵涉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也许不同的患者各有不同的原因。
如何处理
然而我获悉,我们可以凭着健全的常识作为预防的方法。著名心科专家怀特说,“我们所需要的是广泛改变根深蒂固的饮食过度、运动不足和吸烟太多等习惯。”
既然母亲和我都绝不吸烟,因此没有改变的必要。但我们已根据在这方面所学的心得而调整了饮食习惯。主要是仅进小量的饮食。我们在食物中不加糖也不加盐,而且不再喝咖啡。我们仅在偶然或甚至完全不吃富于胆固醇的食物,包括全脂奶、牛油、冰淇淋、蛋和肥肉。
防止心脏病猝发的另一项重要方法是运动。经常作轻快的步行是最佳运动之一。这显然可以促进心脏的副循环。一个人在久坐时动脉供给肌肉血液的血管便会缩小,许多微血管于是消失。因此供应肌肉的血液便减少,氧气亦然。
可是,经常运动会使动脉膨胀,因而运送更多血液。同时,肌肉组织里的血管亦会张开,为输送更多氧气准备新的通路。心肌特别获得较大裨益,因为即使一条动脉“阻塞”了,补助通路所供应的血液也许足够维持心肌,使其不致因缺氧而停止。
经过多月之后,我母亲的体力活动日增。现时她已能作烹饪,在家务上颇为活跃。我确信此种护理是医生认为她迅速复元的因素。
我认为母亲心脏病猝发的其他助长因素是缺乏充足的休息,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忧虑。因此在她患病之后我买了一头长尾鹦鹉,教它说,“妈妈,不要忧虑。快乐吧。”乐观的性格是重要的,正如上帝的道圣经表示:“人心忧虑,屈而不伸”,“但喜乐的心,乃是良药”。——箴言12:25;17:22;14:30。
我知道在今日苦难的世界里,我们很难发现值得喜乐的事。可是我现时已寻得真正快乐的理由,因为上帝的真确之道表明,现今的罪恶情形正是我们生活在全能上帝行将完全铲除这个事物制度和保全事奉他的人的时代。——马太福音24:3;约翰一书2:17。
上帝对人类的肯确应许行将实现了,那便是“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21:4)那会是多么奇妙的生活,我们可以完全不受这种可怕的疾病——心脏病猝发——所威胁!——外稿。
[第9页的附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人类的心脏
(正面图;箭嘴指示血液流动方向)
流向全身
大动脉
肺动脉
流向肺
从身体来
从肺来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从身体来
[第10页的附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动脉粥样硬化症
1.正常的动脉
2.初期动脉粥样硬化症
(脂肪沉淀物)
3.后期动脉粥样硬化症
(脂肪沉淀物将近阻塞动脉)
[第11页的附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冠状动脉血栓症
动脉内血栓或凝血
血液缺乏供应的范园(梗塞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