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之杖令人洗心革面
《儆醒!》杂志驻日本通讯员报道
在250多位学生聚集起来预演毕业典礼之际,十多位男童突然离席行到礼堂前面。他们排成一行,转身面向其余的学生。由于这群人是校中出名的坏学生,以各种恶行和捣乱为人所知,因此每个人,包括教师在内,都感到不安。
这群人当中看来是恶徒领袖的15岁男童迈步向前,低下头来,以沉郁的声调开始讲话。
“我们为曾经使各位大感烦恼而道歉,”他说,“我们现在知道以前的所为是愚蠢的。我们从今以后要改过自新。我们并且要向各位教师道歉,因为教师没有放弃我们,反而继续劝戒我们,直至最后。请宽恕我们。我们曾经欺负过大家……。”
当他难为情地结结巴巴说话时,有些教师不禁流下泪来。其余的坏学生也逐一上前宣布说:“我要改过自新,从今以后过正直的生活。”
普遍的难题
发生于东京南部工业市川崎一间中学的这个场面被日本的著名报章《读卖新闻》称为“改心宣言”。像日本的其他学校一样,田岛中学近年来饱受暴力行为所困扰。暴力的捣乱无日无之。学生踢破洗手间和课室的门,用地拖柄洞穿天花板,乱鸣警钟,随时破坏学校公物。一位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型向之提出忠告,结果被殴打而需要入院治疗达两星期之久。
在东京町田区的另一间中学,搅事的学生们嘲笑和欺负一位教师,这位教师由于在广岛受过原子弹所影响而健康不佳。“这人很易被吓倒,”一位男童说,“我们推他一下,他就大惊失色了。”在饱受学生们追逐和拳打脚踢数周之后,教师的反应是用刀刺杀一名攻击者。
学校之内的暴力问题已遍及全国,以致首相中曾根在不久之前把它列为首要的国内问题。文部省(教育部)设立了特别委员会加以研究。
原因何在?
正如所料,一般人对校内的暴力和不法事件感到震惊,一个必然发生的问题是,难题的原因何在?
据日本的国家警察厅调查所得,泰半的反应认为学校的暴力狂潮是家长的放任、纵容和没有严格管教儿女所致。
同样,在写给(英文)《读卖日报》编者的一封信中,东京一位74岁的主管人表示“在战后长大的父母们应负大部分责任。”他解释,那些父母长大之际正值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挣扎着自力更生的时候。他们每日所面对的是生活艰难、物资短缺。现在他们变成富裕了,于是决心不让儿女经历同样的艰辛。他们给予儿女想要的任何东西。“结果,”这位主管人写道,“他们使儿女自信有求必应。”
有些人指出教育制度本身也应该分担罪责。“高压和填鸭式的教育乃是校内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前任教育部长永井元说。学生们本身也表示同感。一位16岁的学童评论最近的学校丑闻说,“我并不感觉惊异,因为我和许多人都对制度和教师感到失望。”
可是,尽管各方纷纷提出指摘,少年犯罪和校内暴力的难题却没有迅速的解决方法。据日本全国中学校长协会所作的调查透露,不少学校当局早已预见难题会发生,并且看不出有什么解决方法。
这一切使田岛中学当日早上发生的事更令人感觉好奇。究竟什么促使学校里的全体捣乱分子挺身向所有同学道歉,而其他学校却不得不要求警察保护呢?
对抗暴力
在报道田岛中学所发生的“改心宣言”事件之后,《读卖新闻》随即详述导致捣乱分子洗心革面的原因。文章的标题是“仁爱之杖令学校恶徒洗心革面。”文章在标题之下引述一句没有注明出处的话:“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
“这些学生并非在一夜之间就改过自新的,”报道说。“两年之前一位新来的教师下山进义,被委任为田岛中学的训导主任,他召集全体教师举行会议。据报章所载,事情经过如下:
“下山先生……打开圣经读出一节经文箴言13:24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下山先生于是建议各教师站在同一战线,要严惩某些恶行,如嗅胶、吸烟、吐痰和破坏学校公物等。其他教师同意这项建议,并且说:“我们应该停止假借仁慈之名去助长恶行。我们不应再对恶行视若无睹,试图以自称具有仁慈、怜悯之心去逃避难题。”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今日日本虽然罪行激增,一般教师依然受到高度尊重或甚至崇敬。大多数学校在开始上课和下课时师生依然互相鞠躬。严厉的管教,甚至体罚,受到接纳,虽然很少执行。
这项措施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学生的反应是恐吓或殴打教师吗?令人惊异的是,“捣乱分子很快便承认下山比他们高强,”报道说。“‘一位特别的教师来了,’他们说。‘只有下山先生是不可轻侮的。’”
除了采取坚定态度之外,各教师决定致电或访问受罚的学生,与他们作个人谈话。这样的访问和个人关注使师生关系保持亲密。
这时,捣乱分子们在旁观察各事的发展。可是,师生之间的团结精神和显然的满足开始使他们感到不安。他们不久就意识到以欺负别人来表示自己重要其实是幼稚和愚昧的,这种领悟终于导致他们作出“改心宣言”。
成功的秘诀
这个无疑十分感人的故事在日本受到广泛的报道。在当地独特的文化和背境之下,下山先生的方法结果十分成功。同一方法在其他学校和其他国家是否有效则视乎许多因素而定。可是,田岛中学发生的事表明,只要施行仁爱但却坚定的管教,幼稚和顽强的心是可以感化的。
可以附带一提的是,下山先生是一位耶和华见证人。他对其他教师读出的圣经经文是箴言13:24,那节经文的全文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当然,经文所指的是在家中施行适当管教的重要性——运用父母的权威之“杖”。教师和别人虽能帮助,父母若把这项古今适用的圣经原则谨记在心而在家中实行无疑会好得多。
[第13页的图片]
歹徒领袖向同学和教师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