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8 5/8 27-31页
  • 战胜抑郁病——别人可以怎样予以援手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战胜抑郁病——别人可以怎样予以援手
  • 警醒!198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体贴的同情心
  • 重建自尊心
  • 配偶若患上抑郁病
  • 来自别人的帮助
  • 怎样帮助抑郁的人恢复喜乐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0年
  • 抵抗抑郁病的方法
    警醒!1982年
  • ‘要以温言劝慰抑郁的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2年
  • 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警醒!198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8年
《警》88 5/8 27-31页

战胜抑郁病——别人可以怎样予以援手

这是安恩在几日之内第三次打长途电话了,她此举并没有显著的理由。她的母亲凯尔留意到她的声音好像毫无生气。凯尔解释说:“她的声音听来十足像是患了抑郁病。虽然她没有诉苦,但语气显然表示,‘我需要帮助!’”凯尔一感到麻烦将临,就心跳加速。

凯尔忆述说:“我告诉女儿明天就到她那里去!安恩开始哭泣,低声说‘好的,’就挂断了。”安恩的母亲到了那里,获知安恩曾向朋友表示自己毫无希望和毫无价值。她甚至认真地谈及自杀!可是,凯尔在五日探访期间给予女儿的帮助使后者复原过来。那段时候是个转捩点。作母亲的回忆说:“这件事使我学懂了要倾听。她本来打算自寻短见,我们若不及时赶往帮助,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对一个患了严重抑郁病的人来说,别人的帮助往往意味到生与死的区别。你会好像凯尔一般警觉吗?既然每年在普世都有亿万的人患上严重抑郁病,你的亲戚或朋友也许有可能受其影响。但帮助抑郁病者可能是一件令人气结的事。

坎默(Leonard Cammer)医生在他所著的《从抑郁中自拔》一书中叙述一位母亲对于患抑郁病的儿子束手无策。她带儿子去见医生,她嗟叹说:“他避开我们,仿佛我们不存在似的。他知道我们爱他。为什么他要这样使我们伤心呢?医生,你不知道我多么痛苦。”坎默医生评论说:“但愿她知道儿子所经历的痛苦就好了!……抑郁病者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累。但他也是自己的负累,因为他没有能力去改正自己的情况,便自感惭愧和屈辱。他于是认为只好走远一点。”由于母亲缺乏了解,情况便进一步恶化。因此,若要帮助抑郁病者,首先要表现……

体贴的同情心

体贴的同情心或“体恤之心”意味到力求了解别人的感受。(彼得前书3:8)要明白抑郁病者感受到真正的痛苦。他的苦恼是实在而非伪装的。使徒保罗劝告说:“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马书12:15)换言之,要力求了解抑郁病者的痛苦。

虽然你未必确知病者的感受,但可以表明你真正有兴趣想知道。要鼓励对方说话,他若透露心事,就要留意他的神色,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避免说任何带有批判意味的话,如“你不应有这样的感觉,”或“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抑郁病者的感情特别脆弱,批评的话只会令他更加自伤而已。病者的自尊心通常已经消失无遗了。

重建自尊心

若要重建抑郁病者的自尊心,就必须诉诸他的理智。你可以婉转地帮助他看出,自视过低是不对的。但夸大其词地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也不是办法。箴言25:20评论说:“对伤心的人唱歌,就如冷天脱衣服,又如碱上倒醋。”这种轻忽的努力只会使病者情绪低落和恼怒,因为这样行的人很少对症下药,消除使病人自觉没有价值的原因。

例如,抑郁病者也许会说:“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处,我永不会有出息。”你可以心平气和地问:“你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想吗?”对方若开始解释,要留心聆听。密切的注意可以使他确信自己的言词颇有价值。话题一旦打开,你就能够提出更多问题,帮助他认清和纠正那导致抑郁的想法。a

要以温和婉转的方式提出简单、直接的问题,目的是要使抑郁病者愿意推理。(参看本页附框。)你若看见对方的所为会使难题恶化,不要以责备口吻而是以仁慈的态度问他:“你的所作所为对你有所帮助吗?你需要作点改变吗?”让对方提出建议也许可以使他恢复一点自信。

抑郁病者会有漠视自己一切长处的倾向;因此要使他把注意集中在个人的长处和能力方面。她也许擅长于处理植物或烹饪。他也许曾教养一些快乐、稳定的儿女。找出抑郁病者的成功之处,促使他留意这些地方。你甚至可以让他写下几点,后来加以检讨。请求对方以他的才能相助也颇有效。

例如,擅于缝纫的玛利亚患了严重抑郁病。她的一位朋友问她:“你愿意帮助我买些布料和剪个纸样吗?我想缝一套衣服。”玛利亚建议替她缝制。朋友说:“啊,那太好了。”后来,她对玛利亚的相助深表谢意,并且在信中提及她的新衣所赢得的一切赞赏。玛利亚说:“这使我自信大增,心情开朗。后来我才获知她曾克服过抑郁病,深知这个办法极有功效。她帮助我实在多于我帮助她。”

因此,要帮助抑郁病者在能力和环境许可的范围内定下几项具体的短期目标。目标也许是简单的家庭工作,手工艺或只是一些有益的话。正如一位患过严重抑郁病的妇人说:“我每天试对家人或朋友说几句有造就作用的话。”达到这些细小的目标可以帮助人重建自尊心。

配偶若患上抑郁病

许多人在配偶患上严重抑郁病时,首先的假设是,病人的情绪低落是由他们促成的。这使他们产生自疚感,进而造成摩擦。可是,抑郁病未必是婚姻不愉快的征象。

韦斯曼(Myrna Weissman)和佩克(Eugene Paykel)在合著的《抑郁病妇女》一书中叙述他们曾以40位患抑郁病的妇女为对象作了一项调查,所得的结论是:“并非所有抑郁病妇女在得病之前都是婚姻不谐的。我们发现有若干对夫妇在一方患上此病之前彼此有良好的沟通,也互相关怀对方的需要,……但抑郁病使夫妇关系变成相当紧张。”——楷书自排。

可是,夫妇关系的紧张和隔膜虽然并非一定会导致抑郁病,有时却会形成一种使人易患抑郁病的环境。第30页的附表列出若干诱发抑郁病的因素。一个男子的妻子患上抑郁病而企图自杀,事后丈夫承认说:“我没有认真关怀妻子在感情上和灵性上的需要。我把她看作同房者而非妻子。我忙于帮助别人,却忽视了她所亟需的安慰和温暖。我其实必须努力和她保持沟通,与她成为知己。”你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上看出有应当改善之处吗?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会对配偶有所帮助?

◻ 忍耐,忍耐,忍耐!因为抑郁病者经历精神上的痛苦,他们有可能迁怒于配偶身上。曾经患过严重抑郁病的维多利亚承认说:“我自憎自恨和自怜。我肯定丈夫和孩子们都希望把我锁在密室里,然后抛掉钥匙。可是,我听过他们说了几百次,‘我们爱你;我们知道你的意思不是这样,’或者‘你只是太疲倦了。’”不错,要意识到病人所说的许多话都不是出于本意的。甚至忠心的约伯也承认自己因为心烦意乱,以致“言语急躁。”(约伯记6:3)你若有洞察力,看出你自己其实并不是对方的攻击目标,便可以使你作出温柔、仁慈的反应;这样行通常可以消弭争端。(箴言15:1;19:11)不要期望配偶在一夜之间便完全康复。

◻ 给予灵性上和感情上的支持。许多抑郁病者发觉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能提供属灵的鼓励,使人保持坚忍。(希伯来书10:25)曾经患过抑郁病18个月的艾琳承认说:“一个晚上,我在前往聚会之前哭起来,因为面对那么多人使我难以忍受。”她补充说:“但是丈夫鼓励我。作过祷告之后,我们一家就前往聚会。虽然我在聚会当中强忍眼泪,我很感谢耶和华使我有力量支持下去。”

除了灵性上的支持之外,抑郁病患者需要肯定知道他们获得配偶的感情支持。艾琳叙述丈夫怎样帮助她,说:“我们在家,孩子们睡了之后,丈夫和我交谈,有时我会哭泣将近一小时之久。他的了解和支持对我极有帮助。他和我一起祷告,听我说话或让我伏在他肩上哭泣——不论当时我需要什么。”既然基督徒关心取悦自己的配偶,因此要向抑郁病者一再提出保证,自己正在这样行。——哥林多前书7:33,34。

◻ 提供实质的帮助。一位抑郁的妻子也许突然感到照顾家务和儿女是个重担。丈夫(和儿女)可以在清洁工作和弄膳方面提供帮助。要避免问她做些什么,因为这样会加重压力。身为母亲的抑郁病者伊利莎伯说:“在那段日子,我的丈夫鲍勃绝不许任何人要我做任何事。他是个缓冲者。我真正要集中注意去做的事只是康复而已。”她补充说:“医生不但开药给我吃,而且叫我天天运动。鲍勃鼓励我照医生的话去行。我们每天都出去散步。”与病人作计划周详的旅行也颇可有帮助。这一切都需要作丈夫的采取主动才行。

来自别人的帮助

箴言17:17说:“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在患难的时刻——例如患上抑郁病——真挚的友谊就会显现。朋友可以怎样提供帮助呢?

玛利亚报告说:“我在病中获得一位朋友几番来信安慰,其中包括不少富于鼓励的经文。我把信读了又读,边读边流泪。在我看来,这样的书信有如黄金一般宝贵。”有鼓励作用的书信、卡片和电话均深受赏识。亲切的探访也有帮助。伊利莎白补充说:“如果没人来探访,我就更加以为我们陷于孤立了。要和病人一起祷告,讲述一些造就人的经验,甚至弄一顿饭送来,整家人一起吃。有一位朋友送了一盒子零星杂物给我,拆开每样东西的包纸使我为之惊喜。”

当然,为抑郁病者办差事或作家务时要有领悟力。要听病者所说的话。对方若不愿你做某件事,就不要坚持去做。有时,知道别人正做着本应由自己去做的事也许会增加病人的罪咎感。抑郁病者也许宁愿把工作搁置不理。

耶和华见证人小组中的长老——属灵的牧者——也提供宝贵的协助。艾琳解释说:“我和几位长老谈论自己的难题(丈夫在场予以支持。)这是一个重大步骤,对我极有帮助。我发现他们真正关心我。”借着留心聆听和作妥准备,长老们能够“勉励灰心的人。”b——帖撒罗尼迦前书5:14;箴言12:18。

知道在什么时候要寻求专业的帮助至为重要——事实上,这样行也许能挽救生命!有时情况变得十分严重,以致应当作出安排让抑郁病者获得所需的专业护理。这件事不必依赖病人去决定。许多时这意味到你要为他作出必需的诊疗预约。你可以向病人保证说:“我深知你的病并不严重,但应该检查一下,好使各人安心。我虽然十分爱你,但我不是医生。”说话要仁慈,但却坚定!

帮助朋友或配偶克服抑郁病并非易事,但在这件事上持之有恒也许能挽救生命。你的关怀许多时会造成极大差别。例如,玛嘉烈在情绪最低落时告诉丈夫她希望放弃一切,死去算了。丈夫亲切地说:“我会帮助你不中途放弃。”丈夫的关怀使玛嘉烈大受感动,她解释说:“我于是知道,我必定能够奋斗下去。”她果然如此行,终于战胜了抑郁病。

[脚注]

a 可参看1987年10月22日《儆醒!》杂志(英文)“战胜抑郁病”一文。

b 可参看本刊姊妹杂志,1982年12月15日刊的《守望台》登出的“受教的舌头——鼓励疲乏的人”一文。

[第28页的附栏]

与病人推理以重建自尊心

一位因丈夫不忠实以致婚姻破裂的妇人患了抑郁病而企图自杀。她后来向一位机巧的辅导员吐露心事,说:“没有雷蒙德,我就毫无用处。……没有他,我绝不会快乐。”

辅导员问:“你和雷蒙德在一起时自觉很快乐吗?”她答道:“不,我们终日打打吵吵,我感到很伤心。”他继续说:“你说失去雷蒙德,你就毫无用处。你在认识雷蒙德之前觉得自己毫无用处吗?”

“不,我自觉很有价值,”抑郁病者冲口而出说。辅导员于是回答:“你若在认识雷蒙德之前自觉很有价值,如今为什么要有他才能使你自觉有价值呢?”贝克(Aaron Beck)医生在《辨识疗法与情绪故障》一书中讨论这宗病例说:“在随后的一次约见中,病人说使她恍然大悟的一点是:既然她在认识雷蒙德之前活得很快乐和满足,那么怎会没有他就变成毫无用处呢?”她于是克服了抑郁病。

[第30页的附栏]

你的家庭环境是否抑郁之源?

◻ 配偶的自尊心是否被缺乏体贴的言词所伤,例如“何以你不是个较好的妻子?”“即使你是个这样的人,我仍然爱你,”或“为什么你总是这么粗心大意?”

◻ 不论事实如何,你是否总是使配偶觉得自己不对,以致引起罪咎感?

◻ 家中的气氛是否阻挠人公开表露感情,使人觉得谁若表露感情,谁就是弱者

◻ 配偶是否觉得必须达到几乎完美的标准才能符合对方的期望?

◻ 公开和直接的沟通是否受到阻碍?

[第31页的图片]

一位抑郁病者说,“来自朋友的书信好像黄金一般宝贵”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