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1 6/8 25-26页
  • 石獾——可爱而本能聪慧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石獾——可爱而本能聪慧
  • 警醒!199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难于捕食
  • 甚喜爱群居生活
  • 机灵可爱的宠物
  • 蹄兔
    洞悉圣经(下册)
  • 獾——森林的地主
    警醒!2003年
  • 壮观的黑鹰
    警醒!1982年
  • 受造万物彰显耶和华的智慧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1年
《警》91 6/8 25-26页

石獾——可爱而本能聪慧

《儆醒!》杂志驻南非通讯员报道

圣经说,有一种动物“极其聪明[“在本能上有智慧”,《新世》]……不是强壮的种类,却能在岩石中搭盖住处”,这种动物是什么呢?这种动物短小精悍,大小像兔。不同的圣经译本将它们称为蹄兔、岩獾或石獾。——箴言30:24-26,《吕译》。

石獾是一种蹄兔,独生于非洲的某些地区和亚洲的西南端。在非洲南部,它们数目众多,人们都将它们称为达西(石蹄兔)。这个名字根源于荷兰文的“獾”一词。

虽然石獾在某些方面看似啮齿动物,但是,根据科学家杰里·德格拉夫,它们的若干特征实际上是“各样东西的混合”。“它们的门牙像啮齿动物的门牙,它们的臼齿像犀牛的臼齿,它们的脉管系统像鲸鱼的脉管系统,而它们的脚则像大象的脚!”难怪动物学家都为此大惑不解!

它们由于行动并不迅速,自卫能力也不强,遂明智地栖息于岩石露头或峭壁上的巉崖石隙。这样,它们不单可以免受风雨侵袭,而且也可以不受捕食者所害。因此,除了一日两次主餐之外,它们甚少远离住处是可以理解的。

它们的进食习惯多奇怪!它们身量虽小,植物食量却大得惊人。它们狼吞虎咽的速度更教人吃惊。一日之内,它们花在进食的时间竟不及一小时!它们的消化系统对于这样的进食习惯能应付裕如。动物学家J·J·C·索尔将它们的消化系统描述为“动物界里独一无二的”。

难于捕食

石獾经常在岩石之间出没,在岩石上饱浴璀璨的非洲阳光,看上去仿如石头一般。这种情景招徕了特别喜爱捕食石獾的黑雕。然而,石獾这小东西并不容易捕捉。它的视觉如此敏锐,以至在约一公里以外也能察出动静!尽管黑雕背着烈日飞来,石獾也能发现。这怎么可能呢?原来它的双眼备有特别薄膜,可以将阳光过滤,使它得以直观太阳而不怕刺眼。一旦发现敌人,警号便随即发出——负责看守的石獾会尖声吠叫——立时之间岩石上便会空无一物,石獾全都躲到岩石之间和岩石底下的石隙里去。大鹰若要糊口,只得再来一次。

甚喜爱群居生活

群体生活——在寒冷的晚上这多么好!石獾可以共卧一处,彼此紧靠,头朝向外。有些甚至躺在蜷缩成堆的石獾之上,直至有三四层为止——共计25只之多,彼此取暖御寒!

然而,这并非全无问题,因为它们是好勇斗狠的小动物。幸好它们有本能上的智慧。P·B·福里博士解释说:“通常,它们躺着时,头总是彼此朝相反方向;进食时,总不互相靠近;不得不走过同类身旁时,总会发出种种用以安抚的叫声。”由于它们的叫声多是音调低沉,只能在几米之内听得见,它们遂可以互相传达信息,又不至引来捕食者。

机灵可爱的宠物

石獾可以奔上几乎陡直平滑的岩面,许多观察家都钦佩称奇。它们怎么做得到呢?原来它们那又厚又软的脚底可以充作摩擦垫。它们的脚是全身惟一发汗的部位,所以经常湿润,吸力也因此特别强。

这种可爱的动物不难驯服,它们很整洁,这是无须担心的事——它们经常用后足梳刷全身,因为足上有特别用来刷毛的小爪。乔伊·亚当森在她所著《天生天养》一书里承认起初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作宠物的石獾惯常自搔自抓。后来她才知道,石獾可以用脚爪使毛顺滑整洁,是故,它身上从来没有跳蚤。

怎样训练宠物石獾懂得在固定地点便溺呢?并无这样的需要。在野外,它们会划定某处作为整群便溺的地方。这样,根据福里,当石獾受人家饲养时,“即时就学会用厕所了”。他补充一句:“不过它当然不会冲厕!”亚当森的宠物石獾便是这样。“她的便溺习惯是独特的。……在家里,帕蒂一律踏在座厕的沿边,这样看上去十分滑稽。在旅行时,由于缺乏这样的设施,她会完全不知所措。我们最后只好给她临时盖起一个小型厕所。”

将来,我们会多么高兴能够全面认识这些和其他受耶和华所造“在本能上有智慧”的生物!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