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合作抑或混乱?
《儆醒!》杂志驻澳洲通讯员报道
会议于1991年2月7日在澳洲首都坎培拉风景如画的澳洲国立大学举行,据估计共有来自百多个国家的4000个平信徒和316位教会领袖出席。自从1948年首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会议以来,在过去35年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简称基教协会)曾在不同的国家举行了六次大会。
基教协会究竟是个什么组织?它并不是一个超级教会,而是各教会的联谊会,借着讨论彼此交换意见。第七届大会由澳洲总理罗伯特·J.霍克致官式欢迎词,虽然他坦白承认自己是个不可知论者。这个为期两周的大会选择了一个类似祷告的主题:“圣灵快来吧——把所有受造物更新!”
可是,世界舞台出人意表的事态发展把代表们的态度和期待从圣灵更新万物转移到政治和波斯湾战争的道德观之上。属灵的讨论很快便变得离题万丈,以致圣公会大主教兼前任纽西兰总督保罗·里夫斯爵士大感迷惑地说:“看来我们在这一类大会里为权力争吵,与圣灵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坎培拉大主教试图为不协调作出辩解,说:“团结是圣灵的礼物。健康的分歧也是同一位圣灵的礼物。”
澳洲教会理事会的总秘书大卫·吉尔也对基教协会的超然立场表示关注。他指出这个组织正越来越听命于一些关注争端的团体,这些团体只关心为他们所特别关注的事情寻得一个发言的管道。
任命女子作教士——导致更大分裂
议程也包括女性在现代教会中所担任的角色,可是女士们却并不高兴。许多女性都认为会议被男性所支配。来自加拿大的露斯·威尔逊气恼地作出结论:“基教协会的政治手段臭气薰天,我认为这显然与耶稣的想法大相径庭。”什么事造成这样的挫折感?《坎培拉时报》有以下的评论:“女子洗手间时常有人痛哭流涕,认为女子受到恐吓,阻止她们接受提名进入基教协会的中央委员会。曾有人告诉一位女子,她若接受提名,便会被教会开除。”
属灵的主题变成怎样了?
有些人关注大会并没有充分强调它的工作基于圣经或所具有的神学性质。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议程内大多数的重要项目都含有政治性。事实上,读者发觉整个大会的书面报告只简略地引用过圣经一次。
宗教杂志《国家展望》指出,大卫·吉尔“反映出其他在近年来出席基教协会会议的人士的想法;正如一位人士最近评论说,与会者满怀希望而去,却心灰意冷、空手而回。”
与此刚相反,灵性饥渴的人接触到耶稣基督之后绝没有“心灰意冷、空手而回”。他们离去时深感舒畅:“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