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1/8 13-18页
  • 印加黄金帝国覆亡记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印加黄金帝国覆亡记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谁捷足先登?
  • 神话与事实
  • 金光闪烁的太阳神庙
  • 印加帝国怎样统一起来?
  • 轮役税制
  • 北方的侵略者
  • 日薄西山
  • 帝国覆亡
  • 现代的印加子孙
  • 教育叫人改弦易辙
  • 一睹印加帝国黄金时期的风采
    警醒!1992年
  • 令人难忘的印加世界
    警醒!1981年
  • 库斯科——古代印加人的首都
    警醒!1997年
  • 克服障碍,传扬信息
    警醒!200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1/8 13-18页

印加黄金帝国覆亡记

《儆醒!》驻秘鲁通讯员报道

旭日东升,初日曈曈,霎时间,白雪皑皑的安第斯山脉披上了淡红的面纱。在4300米的高山上,早起的印第安人沐浴在朝阳下,让和煦的阳光驱走昨夜的严寒。红日冉冉上升,日光渐渐笼罩着建于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意思是“世界的中央”)市中心的太阳神庙。在阳光的映照下,庙宇的金墙闪烁生辉、灿烂耀目。庙宇前面是印加a的皇家园子,里面耸立着一座座金晃晃的金羊驼、金小羊驼和金秃鹫。过路的人相信,全赖他们的太阳神供应衣食所需,他们才能活命,所以不禁纷纷向神庙送上飞吻,以示崇敬。

14到16世纪期间,一个庞大的黄金帝国雄踞南美洲西岸。印加民族的领袖都是技艺精湛的建筑师和技师,他们把人民组织起来,令人人都能过更好的生活。这个传奇的印加帝国横跨差不多5000公里,从现今哥伦比亚南部一直伸延至阿根廷。事实上,“印加人以为自己已差不多控制整个世界。”(《全国地理杂志》)他们以为,帝国以外已没有值得他们占据的地方。可是,世界各国对这个帝国的存在却一无所知。

印加人到底是谁?他们起源于什么地方?

谁捷足先登?

考古学的发现显示,印加人并非当地最早的居民,远在数百至数千年前,不少发展完善的部落文化已经存在。考古学家把这些文化分类成兰巴耶克文化、查文文化、莫奇卡文化、奇穆和蒂亚瓦纳科文化。

这些早期民族崇拜不同的动物,包括美洲豹、美洲狮和鱼等,敬奉高山诸神的风气也颇盛。从他们的陶瓷器皿可以看出,有些部族甚至奉行性崇拜。在秘鲁和玻利维亚之间的边境地区,即的的喀喀湖附近,某个部族所建的庙宇里就设有跟生殖器崇拜有关的象征物,当地的人在祈求丰收的仪式中供奉这些东西,借此希望帕查·妈妈,即“大地之母”能够祝福他们物产丰饶。

神话与事实

印加人其实大约在公元1200年才出现。编年史家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的母亲是印加公主,父亲是西班牙的爵士兼地主。他指出,在神话传说里,最先的印加人曼乔·卡柏克是奉父亲太阳神之命,带同他的妹妹兼新娘子,自天而降,来到的的喀喀湖,引领整个民族崇拜太阳。时至今日,有些学校仍然向小孩子复述这个神话故事。

撇开神话传说不谈,印加民族其实确有可能是源自的的喀喀湖附近的一个部族,称为蒂亚雅纳科。后来,这个帝国不断扩张,并且接管了许多被征服的民族所建造的精良设施,也把固有的灌溉系统和梯田加以扩建和改良。印加人特别擅长建筑大型的建筑物。他们的建筑师在高原上,建造了俯视库斯科市的萨克赛瓦曼神庙和城堡。有关他们所用的建筑方法,到现时仍旧众说纷纭。这幢建筑物是由许多重达100公吨的巨石拼砌而成的,由于石块切割合度,石同石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所以无须砂浆把石隙接合起来。即使地震,库斯科古城的石墙仍旧丝毫无损。

金光闪烁的太阳神庙

在库斯科这个皇家城市里,印加王室组织了一个祭司团,负责在美轮美奂的石庙内供奉太阳神。庙的内墙都以纯金和银为装饰。庙宇内除了有祭司团之外,还设有特别的女修道院,例如在利马以外帕查卡马克太阳神庙内,就有一所经过重建的女修道院。一些天姿国色的处女从八岁开始,就要接受训练成为“太阳童女”。考古学证据显示,印加人也有以人为祭的习俗。他们把孩子献给高山诸神亚普斯。有些孩童的尸首后来被人发现冰封在安第斯山的山峰上。

虽然印加人和他们以前的部落都不晓得书写,印加人却发展了一套结绳记事的系统。这是“古代秘鲁人发明的用五颜六色小绳在一根主要绳子上打结”的工具,可以帮助负责记录存货清单和档案的人记得有关的资料。——《英汉词海》。

印加帝国怎样统一起来?

严谨的律法和周详的军事策略,使印加帝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首先,当地的律法规定人人都必须学习印加人的盖丘亚语。《普及全人类的盖丘亚语》一书指出,“盖丘亚语”公认“是南美洲最复杂、最多元化和最文雅的方言”。时至今日,在秘鲁的山区,仍有大约五百万人操盖丘亚语;此外,在以前受印加帝国统治的五个国家里,还有数百万人说这种方言。在的的喀喀湖东南部居住的一个部族就依然操艾马拉语。这种语言是印加帝国称霸之前,由盖丘亚语衍化出来的方言。

由于共同采用盖丘亚语,差不多100个被征服的部族得以统一起来;这个措施也有助各个称为库拉卡的族长管理各个部族的人民。政府也指派每个家庭在某些田地上耕作。印加王也容许各个被征服的部落保存他们的舞蹈和宗教节日,更不时安排一些舞台表演和娱乐,以安抚所有臣服的人民。

轮役税制

在印加帝国内,并没有任何流通的货币,这意味着黄金对印加人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可言。黄金的用途仅是用来反映太阳的光芒。轮役制(盖丘亚语的意思是“轮值”)是印加政府加诸人民身上的惟一税制。居民必须轮流在印加的公路和建筑物的工地上工作,所以,当地有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依法被征召服役。

由于实施轮役制,印加建筑师利用工人筑起了一个长达2万4000公里的道路网!由库斯科起,这个以石筑成的道路系统四通八达,贯通全国每个角落。受过训练的信使,称为查斯基,就是利用这些道路传递信息的。他们驻守在各个相隔1至3公里的茅舍里,一收到信息,就立即带同信息跑去传给另一个站的查斯基,仿佛接力赛跑一般。他们利用这个方法,每日走遍240公里的路程,印加官员也可以很快就收到来自全国的报告。

印加政府沿着公路建筑了许多大型的仓房,用来贮存食物和衣服,供印加军队在出征时使用。印加人是除非迫不得已才向人宣战的。他们所用的策略是,先派使臣出面向某个部族招降,并要求他们崇拜太阳。他们要是肯降服,就仍旧可以保留自己的部族,由受过训练的印加人管治他们。要是他们拒绝臣服,印加人就会毫不留情,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并且用他们的颅骨来当做饮用希查(一种由玉米制成的酒)的酒杯。

印加帝国从第九任君主帕查库提(公元1438年开始)执政起,直到帕查库提的儿子托帕·印加·尤潘基和征服者兼政治家瓦伊纳·卡帕克在位期间,帝国版图迅速扩张,南北疆界伸延至历来最远的地方。可惜,光辉的日子只是旋踵即逝。

北方的侵略者

大约在公元1530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高·皮萨罗,听闻这个不知名的国家原来遍地黄金,不禁垂涎三尺,于是带领手下大军,从巴拿马大举进攻。当时印加正值内战,王位的合法继承人瓦斯卡王子,被他的同父异母兄弟、正进军首都的阿塔瓦尔帕打败了,给囚禁起来。

皮萨罗和他的手下几经艰辛,终于得以进入内城卡哈玛卡,刚篡夺了王位的阿塔瓦尔帕竟好好接待他们。可惜,西班牙人见利忘义,施展诡计,把他从轿上拉下来,掳走他,成千上万的印加军队也就在这样毫无防卫的情况下束手就擒,惨遭杀戮。

可是,在被掳期间,阿塔瓦尔帕仍指挥内战进行。他派遣差役前往库斯科,杀死他的兄弟君主瓦斯卡和数以百计的王族成员。他却料不到,这样做其实反而成全了皮萨罗的征服大计。

阿塔瓦尔帕看出西班牙人其实是贪图国内的金银,于是答应以装满一间大房子的金银饰物来换取个人的自由。可惜,这个第十三任的印加国王赔了夫人又折兵!西班牙人再次背信弃义,施展诡计,待他付出赎金后,先让他受洗成为天主教徒,然后就勒死他。(天主教的修士认为他是偶像崇拜者。)

日薄西山

阿塔瓦尔帕被掳身亡,印加帝国遭受致命的一击。但印第安人民群起抵御外敌,结果帝国得以苟延残喘了40年。

援军抵达之后,皮萨罗和手下的士兵已迫不及待要进军库斯科,夺取更多黄金。为求达到目的,西班牙人不择手段,以残酷的方式强迫印第安人供出宝藏的秘密,并恐吓和镇压任何反抗他们的人。

王子曼科二世是瓦斯卡的弟弟,也就是下一任的印加国王:曼科·印加·尤潘基。皮萨罗跟他一起进入库斯科,要把巨大的黄金宝藏洗劫一空。许多金像都被火熔化,铸成金条金块,落入西班牙人手里。既然西班牙人用商船运载从秘鲁夺来的丰富宝藏,难怪英国海盗都对这些商船虎视眈眈。皮萨罗终于满载而归,后来在1535年兴建利马市,成为他执政的中心。

曼科·印加·尤潘基到这时才恍然大悟,看出征服者们都是贪得无厌、诡计多端之徒,于是挺身顽抗,其他人也群起反抗西班牙人。但最后印第安人还是要退到僻远的地方躲藏起来,竭力抵御外敌。隐蔽在山间的圣城马丘比丘就是他们的避难所之一。

帝国覆亡

曼科·印加·尤潘基的一个儿子图帕克·阿玛鲁是印加的最后一任国王(1572年)。这时,西班牙总督正在统治秘鲁。总督托莱多的目标是要把印加人民消灭净尽。他于是率领手下大军,进侵比尔卡班巴山区。图帕克·阿玛鲁终于在森林被捕。他和身怀六甲的妻子一同被押到库斯科受刑,由一个卡纳尔裔的印第安人负责操刀处决。当时,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结集在刑场上,眼见君主惨被斩首,都不禁放声痛哭。图帕克手下的将军不是被折磨至死就是被判绞刑。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印加帝国终告覆亡。

受委任的总督和人数众多的天主教修士及教士逐渐影响到印第安人的生活,结果有好有坏。有很长的时间,印第安人仅被人视为奴隶,其中不少被迫在金银矿场工作。其中一个矿场位于玻利维亚波托西的山上,是个银矿蕴藏量十分丰富的地方。为了忍受种种不人道的对待,许多饱受虐待的印第安人惟有靠嚼食古柯叶来麻醉自己。这样的困境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秘鲁和玻利维亚脱离西班牙独立为止。

现代的印加子孙

如今印加民族子孙的境况又怎样?秘鲁首都利马像其他现代化的城市一样,人口多达数百万。但在京城大邑以外的地方,情形就跟一百年前没有多大分别。许多僻远的村落仍然受着天主教教士所控制。印第安农夫们都十分喜欢前往坐落在农村广场上的天主教堂。因为教堂内设有许多披着华丽服饰的圣者肖像、五彩十色的灯光、金光闪闪的祭坛、火光摇曳的蜡烛,加上教士主持的神秘礼仪,尤其是一些宗教舞蹈和节日,这一切都可以让印第安农夫们调剂身心。但这些悦人眼目的事物并没有改变古代印加民族的信仰,许多人仍然嚼食古柯叶,以为这样做可以令自己得着神奇的力量。

凭着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印加民族的子孙(现在许多是混血儿),保存了他们那种富有特色的舞蹈和传统的瓦艾努音乐。虽然他们起初会对陌生人十分拘谨,但其实他们与生俱来就具有慷慨好客的性格。要是你能够亲身认识这些古印加帝国的子孙,了解一下他们艰苦奋斗的经历,并且尽力关注和体恤他们,你就可以感受到,他们挣扎求存的故事确实动人心弦!

教育叫人改弦易辙

巴伦延·亚里萨加是操艾马拉语的印第安人的后裔,他来自的的喀喀湖上的一条村庄索加,他接受《儆醒!》访问的时候说:“我成为耶和华见证人之前,是个有名无实的天主教徒。我和朋友都恪守许多异教习俗,并且嚼食古柯叶,但现在我已经不再做这些事了。”

89岁的佩特妮娜·玛曼妮指出,她还清楚记得,由于受迷信束缚,她终日诚惶诚恐,害怕得罪亚普斯。她说:“我经常献祭安抚高山诸神,祈求他们叫我衣食无缺。我不敢得罪这些神,恐怕惹祸上身。现在,我年纪也这么大了,我学会了改变自己的想法。感激圣经和耶和华见证人,我已经摆脱了这些谬误的思想。”

耶和华见证人正教导许多操盖丘亚语和艾马拉语的印第安人识字,然后由他们转而教导别人认识圣经。数以千计的印加人和西班牙裔的印第安人就是以这种方式接受教育,过更美满的生活。他们也通过圣经获悉,上帝曾经应许,他不久就会在地上建立一个公正、和平及正义的新世界。——彼得后书3:13;启示录21:1-4。

[脚注]

a “印加”一词可以指印加帝国的至高统治者,也可以指印加的原住民。

[第15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印加黄金帝国

南美洲

库斯科

波托西

印加帝国

加勒比海

太平洋

哥伦比亚

厄瓜多尔

安第斯山脉

秘鲁

卡哈玛卡

利马

帕查卡马克

比尔卡班巴

马丘比丘

库斯科

的的喀喀湖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

[第16页的图片]

上图:这幢坐落在库斯科市的天主教堂,是原本太阳神庙的所在地

[第16页的图片]

左图:这是在印加帝国统治前,一个跟生殖器崇拜有关的像,位于丘奎托的一座神庙里

[第16页的图片]

右图:印加人在献祭时,祭牲的血流经这些石雕

[第17页的图片]

右图:在库斯科附近,马丘比丘的灌溉梯田

[第17页的图片]

下图:从马丘比丘一个古旧入口遥望的景物

[第17页的图片]

下右图:用来建筑萨克赛瓦曼古堡神庙的百吨大石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