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11/22 23-25页
  • 为什么我偏偏是个孤儿?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为什么我偏偏是个孤儿?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不是你的错
  • 痛苦的经历
  • 敏于求助
  • 使父母的心欢喜
    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满幸福
  • 父母们——要怀着爱心训练儿女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7年
  • 儿女欠父母什么?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8年
  • 年轻人,你能够触动父母的心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11/22 23-25页

青年人问……

为什么我偏偏是个孤儿?

“无父无母,生活是什么滋味?我有许多理由可以说,绝不好受。没有父母关怀爱护,成长是十分艰辛的。”——华金。

“我无父无母,孤苦伶仃,每逢学校要接见学生家长,要家长签收成绩报告的时候,就是我最难过的日子。直至现在,我还不时有这种痛苦的感觉。”——16岁的亚布莲纳。

在现今这个日子,有数以百万计的青年,无父无母,命途坎坷,这确实是人间悲剧。例如,在东欧,千万儿童,饱受战火蹂躏,沦为孤儿;在非洲,爱滋病肆虐,令无数儿童丧父丧母;有些儿童给父母遗弃,有些家庭就因战乱天灾,被迫骨肉分离。

这样的情形甚至在圣经时代也十分普遍。圣经曾屡次谈到孤儿的窘境。(诗篇94:6;玛拉基书3:5)当时,战祸重重,民不聊生,百姓妻离子散。圣经也提到,有一个小女孩,在亚兰人结队抢掠以色列国的时候被掳走,自此就跟父母分离。——列王纪下5:2。

也许你就是这千千万万孤儿中的一个。若然,你很明白个中滋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为什么这些事偏偏发生在你身上呢?

不是你的错

你可曾纳罕,是上帝惩罚你吗?你可能因父母离世感到恼怒,认为他们故意抛弃你。不过,你首先可以确信的是,上帝并没有向你生气,你父母也不是刻意离开你。死亡其实是不完美的人必然面对的经历。可惜,有时在孩子还年幼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幸离世。(罗马书5:12;6:23)显然,耶稣也曾经历丧父之痛,失去了他敬爱的养父约瑟。a但耶稣是从没有犯过罪的。

请也记得,我们正生活在“难以应付的凶险时代”。(提摩太后书3:1-5)在本世纪,暴乱、战争,和罪行夺去了千百万无辜人的性命。另一些就由于临到每个人的“机会”,结果沦为灾难的牺牲者。(传道书9:11)你可能因为失去亲者而悲痛欲绝,不过,这其实不是你的错。你无须自怨自咎、痛不欲生,你可以从上帝向人提出的复活希望寻得安慰。b耶稣预言说:“不要为这件事惊奇,因为时辰要到,所有在纪念墓里的人都会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约翰福音5:28,29)本文起头谈到的亚布莲纳就说:“我爱耶和华,也坚信复活的希望,这给我很大安慰。”

要是你双亲还健在,却遗弃了你,那又怎样?上帝要求父母养育儿女,供应儿女生活所需。(以弗所书6:4;提摩太前书5:8)不过,可悲的是,有些父母并没有对儿女表现“亲情”。(提摩太后书3:3)另一些父母就因为极度贫穷、吸毒、入狱或酗酒,结果抛儿弃女。无可否认,也有做父母的,只顾一己私利,置骨肉亲情于不顾。无论如何,骨肉分离,叫人痛心,但这其实不是你的错,你无须自怨自恨。父母怎样待你,他们是要向上帝负责的。(罗马书14:12)当然,要是因为一些无法控制的环境,例如天灾人祸、重病缠身,父母被迫扔下孩子,这样,就根本不可以责怪任何人了。虽然骨肉重逢,希望也许十分渺茫,但也不是没可能的。——可参阅创世记46:29-31。

痛苦的经历

你既无父无母,必然饱历风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了一个研究,题名为“战乱中的儿童”,研究显示:“没有家长照顾的未成年儿童是最易受伤害的,他们在成长道上,……经历风吹雨打,孤立无援,饱受虐待。跟父母分离可说是孩子最沉痛的打击。”也许你正因为这缘故而感觉郁郁不乐、万念俱灰。

请想想较早前提到的华金的处境。他父母离异,然后弃他和十个兄姊不顾。当时他只有一岁,由姊姊把他抚养成人。他说:“我不时会问,为什么朋友们都有父母,我们却没有。每逢我看见一个父亲跟儿子玩耍,不期然地幻想,他是我的爸爸就好了。”

敏于求助

无父无母,生活自然困难重重,但绝不是死路一条。你只要获得帮助和支持,就不但可以活下去,还可以茁壮成长。当然,在你悲痛不已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不过,痛苦感觉是不会永远延续下去的。我们在传道书7:2,3读到:“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在面对痛苦逆境的时候,哭泣和哀伤是正常和健康的。要是你跟一个体恤你的朋友,或会众里一个成熟的基督徒倾诉一下内心的痛苦感受,这可以叫你大感欣慰。

你可能试图孤立自己,但箴言18:1警告说:“与众寡合的,独自寻求心愿,并恼恨一切真智慧。”所以,你最好向一个仁慈体贴,谅解你的人寻求帮助。箴言12:25说:“人心忧虑,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欢乐。”要是你乐于向人倾诉“忧虑”,你必定可以听到一些“良言”。

你可以向什么人求助?你可以向会众里的基督徒求助。耶稣应许,在会众里,你可以找着许多“弟兄、姊妹、母亲”,他们都爱护和关怀你。(马可福音10:30)华金回忆说:“跟基督徒弟兄交往,叫我大大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经常聚会,使我越发爱戴耶和华,渴望事奉他。成熟的弟兄在灵性上给我和家人很多指导和帮助。今天,我有几个哥哥姐姐已经是全时的服事者了。”

请也记得,耶和华是“孤儿的父”。(诗篇68:5,6)在圣经时代,上帝鼓励他的人民,要对孤儿表现慈悲和公平。(申命记24:19;箴言23:10,11)他同样关心今天的孤儿孤女。所以,要敏于向上帝祷告,他必定会看顾你,也会垂听你的祷告。大卫王写道:“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诗篇27:10,14。

虽然这样,无父无母的孤儿仍会在生活上面对许多艰辛。例如,你会在什么地方居住?你可以怎样应付日常开支?未来的文章将探讨一下,你可以怎样成功地应付这些逆境。

[脚注]

a 耶稣在临死之前,曾把母亲交托给他的门徒约翰,要是他的养父约瑟还健在,他就可能无须这样做了。——约翰福音19:25-27。

b 有关怎样应付父母离世的哀伤,请参阅《儆醒!》1994年8月22日刊和9月8日刊“青年人问……”的文章。

[第24页的精选语句]

“我爱耶和华,也坚信复活的希望,这给我很大安慰”

[第24页的图片]

有时你会感觉孤苦伶仃,十分可怜

[第25页的图片]

在会众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可以帮助和鼓励你的朋友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