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人都能够分一杯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简称UNDP)所编撰的联合国《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将焦点集中在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消费增长上。报告显示,在全球的层面来说,我们现今花在消费品上的钱比1950年所花的多了5倍,比1975年所花的也多了一倍。尽管全球正经历消费激增,UNDP的执行署长詹姆斯·古斯塔夫斯·斯佩思说:“不是人人都能够分一杯羹。”
且举例说明:在全球的人口中,百分之20最富有的人所吃的鱼,比百分之20最贫穷的人口所吃的鱼多6倍。那百分之20最富有的人口也比百分之20最贫穷的人口多吃10倍的肉,多用16倍的电力、48倍的电话网络、76倍的纸张,以及多拥有148倍的汽车。
联合国广播电台对以上的报告作出评论,指出工业化国家需要改变一下他们的消费模式,才能减慢天然资源的损耗。与此同时,较发达的国家必须与较贫穷的国家分享更多财富。这样,贫穷的国家才可以从地球的资源得到更大的造益。这样做需要多少钱呢?
斯佩思先生用数字显示,如果工业化国家把现有的发展援助基金由每年500亿增加一倍至1000亿,全球贫穷的人就可以解决衣食住行、健康和教育的问题了。500亿看来是很大的数目。但斯佩思先生提醒我们说:“这个数目只不过是欧洲人每年花在香烟上的金钱罢了。这个数目的一半也只相等于今日美国人花在酒精饮料上所用的钱。”
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更平均地把地球上的资源分配好,相信可以有助解决贫穷这个棘手的难题。要解决问题,什么是必须的呢?一个联合国官员评论说:“人们真正需要做的,说到底,还是要在心灵、意向及毅力方面作出改变。”大部分人不但同意,同时也知道,就是现今无论一些立法、施政机构的动机多好,他们都无法作出这样的改变。更何况要把贪心一类的劣根性除去,那就更不可能了。
可是,对于那些关注人类大家庭以及整个宇宙前途的人来说,希望是有的。知道地球的创造者答应会以有效的方法解决人类的难题,的确令人鼓舞。“地已经出了土产;上帝——就是我们的上帝要赐福与我们。在地的山顶上,五谷必然茂盛。”(诗篇67:6;72:16)不错,到时每个地上的居民都可以“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