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需要运动吗?
“要身型保持健美,就得每周健身两次。每天要运动30分钟。戒酒可以防癌。喝点酒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危险。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劝告,你曾经感到无所适从吗?一天报纸的头条新闻这样说,下一周所说的竟然完全不同。……科学家为什么不能意见一致呢?为什么这一周咖啡对人有害,而下一周却完全无害呢?”——教育学博士芭芭拉·布雷姆,健身与运动研究教授。
谈到营养和健身,专家们的意见时常彼此各异。他们对保健问题意见纷纭,令许多人大感困惑。可是,看来一般专家都同意,人的确需要有适度的体力活动。你想改善自己的健康,就得经常运动!
在现代,缺乏足够体力活动成了一个严重难题,尤以工业国家为然。在以往有一段很长时期,这些国家里许多人都从事辛苦的体力劳动,例如耕种、狩猎、打鱼、建筑等。诚然,由于要辛苦劳动才能谋生,这为我们的祖先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甚至可能缩短了他们的寿命。据《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在古希腊和罗马,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是28岁。”现在情形已大有改善了。到20世纪末,发展国家中的人均寿命大约是74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变呢?
科技——是祸是福?
跟生活在许多世纪之前的人比较,现代人的健康较好,寿命也较长。促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科技革命。现代种种发明改变了我们的做事方式。以前是十分辛苦的工作,现在大都轻松得多了。医药界在对抗疾病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令大部分人的健康都大有改善。可是,这种发展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现代科技虽然促进了人们的健康,随着时间过去,世上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少劳动。美国心脏协会最近发表了一份称为《国际心血管病统计》的报告,指出“经济转型、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的趋向,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以致更易患上心脏病”。报告提及,“缺少体力活动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主要诱因。
仅50年前,在不少国家里,辛勤工作的男子要驱马耕田,骑脚踏车到镇上的银行提款,晚上还得在家里做维修。但他孙儿的生活方式就大为不同了。现在,工作谋生的人可能日间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电脑前,无论到哪处去,差不多总是以汽车代步,晚上则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
据一项研究显示,过去瑞典的伐木工人砍树搬木,每天消耗的热量达7000卡路里,现在大部分的辛苦工作都改由机器代劳了。世上有许多公路以往是由工人胼手胝足地用锄和铲筑成的。时至今日,甚至在发展中国家,也普遍使用推土机和其他重型掘泥机械。
在中国许多地方,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摩托车而非自行车代步。在美国,百分之25的旅程都不及2公里,其中有百分之75是以汽车代步的。
现代科技也产生了一代好逸恶劳的儿童。例如一项研究指出,电视游戏变得越来越“有趣逼真,儿童……花在电子游戏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关于儿童看电视和做其他不需体力的活动和娱乐,情形也类似。
少运动,害处多
体力劳动大减,对人的身体、精神和感情健康造成了许多难题。例如,最近英国一个保健机构报道:“不爱劳动的儿童很可能缺乏自尊,更容易忧虑,也感受更大压力。这些四体不勤的儿童比喜欢体力活动的儿童更有可能吸烟吸毒。不爱劳动的雇员比喜欢体力活动的雇员更常请假。到晚年,不爱劳动的人不再有气力,也没有能耐去做日常各种活动。结果许多人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精神健康也较差。”
加拿大健康与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长科拉·克雷格指出,“加拿大人在工作上的体力劳动比以往少得多。……以一般而言,体力活动比以前减少了”。加拿大的《环球邮报》报道:“大约有百分之48的加拿大人体重过度,其中有百分之15属于痴肥。”该报也说,加拿大有百分之59的成年人缺乏体力活动。芬兰库比奥大学的马蒂·乌西杜帕博士警告说:“在世界各地,由于痴肥和缺乏劳动的生活方式日益普遍,患二型糖尿病的人正迅速增加。”
在香港,最近一项研究表示,在年龄35岁及以上的人当中,约有百分之20的死因与缺乏体力活动有关。该项研究由香港大学的林大庆教授主持,他于2004年在《流行病学年报》发表上述的研究数据。研究的结论是,在香港的华人人口当中,“缺乏体力活动所造成的危险,高于吸烟的危险”。研究者预测,中国大陆“也会见到类似的死亡率增加”。
这样的忧虑有根据吗?缺乏体力活动真的对健康有害,甚至比吸烟更甚吗?一般研究者都同意,跟有适当体力活动的人比较,缺乏运动的人倾向于血压较高,中风和心脏病发的可能性较大,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更高,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更大,也更可能变成痴肥。a
《华尔街日报》报道:“在全球的每个大洲,甚至包括营养不良十分普遍的地区,体重过度或痴肥的人仍然剧增,实在令人吃惊。罪魁祸首显然是,高热量食物加上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就像令美国许多人过胖的原因一样。”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养生学教授斯蒂芬·罗斯纳同意此说,甚至进一步声称:“体重过度的情形正日益恶化,世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幸免。”
难题遍及全球
显然,适度的体力活动对健康至为重要。可是,缺乏运动的危险虽广为人知,许多人却仍旧无动于衷。世界心脏协会相信,世上有百分之60至85的人“仍然没有从适量的体力活动得益,尤以女孩和成年女子为然”。这个组织声称,“几乎三分之二的儿童也没有从适量的运动得益”。在美国,大约有百分之40的成年人缺乏运动。12至21岁之间的青年,大约一半没有经常运动。
有人对15个欧洲国家的居民作了一项研究,要确知在这些国家中,缺乏运动的情况有多普遍。研究发觉缺乏运动的人相当多,从瑞典的百分之43至葡萄牙的百分之87不等。在巴西的圣保罗,大约百分之70的人缺乏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环球各地收集所得的数据相当一贯”。据估计每年有两百万人死亡,死因都跟缺乏运动有关。既有这么多人运动不足,他们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自然不足为怪。
世界各地的健康专家对这个趋势深感不安。有鉴于此,各国的政府机构纷纷发起运动,要教育大众人士认识适量体力活动的益处。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政府希望,到2010年,本国人民在体育活动方面增加百分之10。苏格兰的目标是,到2020年有百分之50的成年人经常从事体力活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其他国家也纷纷发起全国运动,提倡国民参与体育活动。这些国家包括墨西哥、巴西、牙买加、新西兰、芬兰、俄罗斯联邦、摩洛哥、越南、南非和斯洛文尼亚”。
即使政府和卫生机构对这个问题深感关注,急谋补救,照顾自己健康的最终责任,仍然落在我们身上。要问问你自己:“我保持活跃吗?我有足够的运动吗?如果没有,我可以怎样摆脱自己那种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下篇文章会说明,你可以怎样增加体力活动。
[脚注]
a 缺乏运动甚至令人容易罹患危疾,增加死亡的风险。例如据美国心脏协会说,人缺乏运动,“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会加倍,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则增加百分之30。此外,缺乏运动也使人因心血管病和中风丧命的可能性增加一倍”。
[第4页的附栏]
缺乏运动代价大
缺乏运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社会产生了沉重压力,令许多政府和卫生机构深感关注。
● 澳大利亚因缺乏运动而招致的医疗开支,每年约达3亿7700万美元。
● 加拿大据世界心脏协会估计,仅一年之内,加拿大花在“可归咎于缺乏运动”的医疗费用,超过20亿美元。
● 美国在2000年,美国花在跟缺乏运动有直接关系的疾病之上的医药费,高达76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
[第5页的附栏或图片]
儿童需要体力活动
近年的研究显示,有越来越多儿童没有经常从事体力活动。缺乏运动的情形,在女孩当中比在男孩当中更为常见。看来随着儿童年岁渐长,体力活动的水平也随之而降。经常从事体力活动对儿童有很多好处,包括以下各点:
● 强化骨骼和肌肉,使骨节更健康
● 预防体重过度和痴肥
● 防止或阻延高血压发生
● 预防二型糖尿病
● 提高自尊,防止忧虑和紧张
● 养成一种活跃的生活方式,成年后不致好逸恶劳、四体不勤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改善老年人的健康
专家们指出,你年纪越大,适量运动对你的益处也越大。即使这样,许多老人仍然犹豫不敢经常运动,因为害怕弄伤自己或令身体不适。诚然,老人家在开始作剧烈运动之前,最好先征询医生的意见。可是专家们相信,体力活动能大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素质。经常做运动,很可能会使老人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改善:
● 令心智保持活跃
● 提高平衡感与灵活性
● 促进情绪健康
● 加快从疾病或损伤复原的速度
● 促进肠胃与肝脏的功能
● 促进新陈代谢作用
● 改善免疫系统
● 提高骨质密度
● 增加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