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 6/06 3页
  • 恐怖袭击下的儿童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恐怖袭击下的儿童
  • 警醒!2006年
  • 相似资料
  • 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
    警醒!2001年
  • 恐怖活动——谁受到影响?
    警醒!1987年
  • 恐怖行为——内部的战争
    警醒!1984年
  • 恐怖活动会有终止的一天吗?
    更多热门话题
查看更多
警醒!2006年
《警》 6/06 3页

恐怖袭击下的儿童

暮色昏暗,在乌干达北部的路上,有数以千计的儿童正赤脚步行。天色向晚之时,这些儿童离开自己的村庄,走向古卢、基塔古姆、利拉等较大的城市。抵达目的地后,他们就分开,有些走进大楼内,有些走往公车站,有些则走到公园及庭院里。第二天太阳一出来,他们又从原路回家去。为什么这群儿童要天天这样夜出早归呢?

有人叫这些孩子“上晚班的工人”,但这些孩子根本不是做轮班工作的。由于晚上村里危机四伏,不宜居留,所以当天色一暗,这些孩子就离家避难。

差不多二十年来,游击队员时常突击村庄、绑架孩童。就这样,每年有数百个男女孩童消失在莽莽的森林中。游击队通常在夜间行动绑走孩子,有些孩子会用来给士兵补充新血,有些就拣选作苦力、看门童或性奴隶。落难的孩子要是有什么反抗,不是被削去鼻子就是被割掉嘴唇。至于逃走之后再被抓回的孩子,更只有死路一条,且死状甚惨。

遭此毒手的还有其他地方的年轻生命。在塞拉利昂,恐怖分子手起刀落,小孩子就被砍断四肢,只剩下一个残躯。在阿富汗,不少男女孩童拿着那些造型酷似蝴蝶的地雷把玩,轰然一声,七彩的“玩具”随烟四散,他们连手指眼睛都不见了。

有些受袭的年轻人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例如,1995年,美国俄克拉何马城遭到恐怖袭击,168个死者之中,有19个是儿童,有些遇害的孩子甚至还在襁褓中。就像风吹烛灭那样,炸弹一爆,那些脆弱的小生命就立时夭折了。恐怖分子夺去了这些幼儿茁壮成长的机会,使他们不能在父母的温馨怀抱中、在玩乐和欢笑声中长大。

以上一切都是最近才发生的事,但恐怖袭击又岂是近年才有。许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一直染满这种暴力的血腥,详情请读下文。

生儿只为防儿死

“今天早上,我叫醒11岁的儿子时,他问我:‘恐怖分子今天来了吗?’”作家戴维·格罗斯曼这样描写他全家所居住的环境,可见这里的居民一直备受暴力威胁。他继续说:“我的孩子很害怕。”

近来有不少孩子死于恐怖袭击,有些父母便想了个方法来防患未然。格罗斯曼说:“有一对年轻男女告诉我,他们打算结婚,然后生三个孩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因为就算死了一个,还有两个留下来。这段话使我听了久久难忘。”

他们并没有提到,如果其余两个也死了又该怎么办。a

a 本文的引用语选自作家戴维·格罗斯曼所著的《活着就是等死》。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