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洞悉下》 所多玛
  • 所多玛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所多玛
  • 洞悉圣经(下册)
  • 相似资料
  • 蛾摩拉
    洞悉圣经(上册)
  • 外表可以将人骗倒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 两个声名狼藉的城市所提出的教训
    警醒!1981年
  • 贝拉
    洞悉圣经(上册)
查看更多
洞悉圣经(下册)
《洞悉下》 所多玛

所多玛

(Sodom)

位于迦南地东南边界的一座城。(创10:19;13:12)所多玛常常跟蛾摩拉并列,看来是西订平原上五座城中最显赫的一座。(创14:2,3)许多学者认为,所多玛和“约旦河区”的一些城镇现今都沉在死海海底,但近来有些人声称,死海东面及东南面溪谷中的一些地方可能是这些城的遗址。(创13:12;见盐海)

亚伯拉罕和罗得决定彼此分开,各自迁到相隔较远的地方去,免得他们的牧人争吵连连。罗得往东迁到水源充足的约旦河区,在所多玛附近搭设帐幕。他发现“所多玛人作恶多端,大大得罪耶和华”,不禁大感痛心。(创13:5-13;彼后2:7,8)过了一段时间,所多玛和另外四个城的居民事奉埃兰王基度劳玛十二年后,在第十三年反叛。次年,基度劳玛率领他的同盟王打败所多玛王贝拉和跟他联手反叛的王。战胜的人夺走财物和食物,还把罗得等人也掳走。(创14:1-12)

亚伯拉罕率领手下追上基度劳玛,夺回俘虏和战利品,包括罗得和他的家人。所多玛王贝拉坚持要亚伯拉罕收下夺回的财物,但亚伯拉罕拒绝了,免得日后所多玛王说:“亚伯兰全靠我才富裕起来。”(创14:13-24)

永远的毁灭 然而,所多玛人继续藐视耶和华,作恶多端。他们耽于同性恋一类的淫行,丑声远播。耶和华说:“指控所多玛、蛾摩拉的喊声实在很大,他们的罪实在深重。”因此,上帝差天使去毁灭所多玛,并向亚伯拉罕保证,如果能在那里找到十个义人,就不毁灭整座城。(创18:16,20-33)

这座城被毁灭实在罪有应得,因为所多玛的居民,就是城里的男人,连老带少,成群结伙,全都围住罗得的家,企图奸污他的两个客人——化作人形的天使。第二天,罗得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离开所多玛后,所多玛和蛾摩拉就被硫磺和火毁灭了。(创19:1-29;路17:28,29)从此以后,所多玛和蛾摩拉就用来象征来自全能上帝的彻底毁灭(申29:23;赛1:9;13:19;耶49:18;50:40;哀4:6;摩4:11;番2:9;罗9:29),也用来象征极度的邪恶(申32:32;赛1:10;3:9;耶23:14;结16:46-56;见蛾摩拉)。

耶稣说,要是犹太人的一座城拒绝接受好消息,那么“在审判日,所多玛地和蛾摩拉地所受的比那城还轻呢”!(太10:15;11:23,24)犹大书7节说,所多玛和蛾摩拉“受永火的刑罚,成了我们的鉴戒”。因此,耶稣显然是运用夸张法强调,公元1世纪某些犹太城镇的居民即使在审判日也绝不可能悔改。

“按属灵的意义” 启示录11:3,8说,上帝“两个见证人”的尸首倒在一座大城的大街上,“按属灵的意义,这座大城叫所多玛,又叫埃及”。以赛亚的预言(1:8-10)把锡安或耶路撒冷比作所多玛,把耶路撒冷的统治者称为“所多玛的统治者”。不过在公元96年,约翰接获预示未来的启示录异象时,耶路撒冷城早已在公元70年被毁灭了。因此,他所提到的“大城”必定不是指实际的耶路撒冷城,而是指一个由古代不忠的耶路撒冷所象征的组织。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