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死者祈祷的习俗
在基督教国和东方的国家里都有这种习俗。上帝是否赞许这种习俗呢?
在印度孟加湾(Bay of Bengal)的沿岸,有许多印度教徒跪在浪花中为那些在天堂,炼狱或地狱里的人祈祷。他们相信祈祷可以加速死者的轮回而使他们能够再度尝试达到涅槃,即与婆罗门(Brahma)复一合为一,的境界。
佛教徒在虔诚方面亦不较这些印度教徒逊色。在佛教徒的家庭里你可能会看到厅堂中设有一个架子,上面摆放者刻有死去亲属的“天名”的神主牌。这些名字是由为死者超度的和尚们所透露的。
中国人和他们的祖先之间存有一种极密切的关系。许多中国人相信死者会在阴间流浪两年的时期,而他们必须协助这些死者的阴魂进入天堂。据云这些祖先们的阴魂都需要倚靠生者的祈祷才能重新建立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他们举行一些奢华铺张的丧礼和纪念仪式以保证死者会变成友善的鬼魂而不致沦为与人作对的魔鬼。为了报答这些祭祀和供奉,死者便会保佑和祝福在生的家人。
在犹太教的家庭中,一个亲人死后的十一个月内其他的家属需要诵念他们所熟悉的哀丧祷文(Kaddish Prayer),在“雅尔塞”(Yahrzeit)日或死者的周年忌日亦需如此。有些人认为严格地说来,犹太教根本没有所谓为死者而作的祈祷,因为他们的哀丧祷文只是赞美上帝而并没有提及死亡一事。可是有些犹太人却确实相信祈祷能够超度死者上天堂。哀丧祷文原本是一位教师所做的颂赞词,后来却演变为在学者的葬礼中采用的祈祷文。为了避免引起难堪,它后来被认为是用于所有犹太人的葬礼中。过了相当时候有些犹太人甚至以为这个祈祷文具有一种能把亲人从矶汉那所谓的痛苦中拯救出来的力量。
在基督新教的世界中人们通常并不重视为死者祈祷。他们认为为天堂里的人祈祷是不必要的;为被定罪的人祈祷则属于徒然。因此新教徒为死者祈祷通常只限于在丧礼的时候;在这种场合中牧师会很谨慎地将死者的灵魂推荐到天堂——这乃是用来安慰生还者与死者的一个策略。以后他们亦可能每年为死者举行纪念礼拜。
罗马天主教为死者所作的祈祷则与东方的习俗有更密切的关系。天主教徒相信有天堂,地狱,炼狱和一种称为“与圣徒相通”(Communion of Saints)而与中国人的家族观念颇类似的关系。这种属灵的三重合一将地上的“教会中坚份子,”在炼狱中受苦的灵魂和天上“得胜的教会”都包括在内。许多天主教徒衷诚地觉得他们对于在受苦的灵魂富有一种义务。这种责任感曾由一位诗人表达出来:“若是由于我们的过错,由于我们所表现的坏榜样或所缺乏的坦诚忠告,以致他们遭受痛苦,我们又该如何呢?”
虔诚的天主教徒相信他们所作的最小的善行,最短的祈祷和最微的抑制都能够减轻炼狱中的灵魂的痛苦而帮助他们快一点进入天堂。每年的整个十一月,以及其中的万灵节(All Souls’Day)都被拨出来专为死者祈祷和举行弥撒。弥撒中所献的祭物据云最有效力。不过根据圣保罗社(Society of St.Paul)的意见,有许多天主教徒“忘记了圣约翰·克利索斯顿(St.John Chrysostom)所说的话,在弥撒中献祭的一刹那间,在场的天使便飞往炼狱把狱门打开而放出天主所喜欢释放的灵魂。他们忘记了圣耶隆(St.Jerome)所说的慰藉的话,当圣祭为一个在炼狱中的灵魂献上时,这个灵魂所受的痛苦便会在弥撒进行的时间内终止。”
有少数天主教的神学家曾经主张说一些被定罪而不为亲友所知的灵魂,当亲友在无意中为他们作祈祷时,他们的痛苦可能暂时得着舒解。其他的天主教神学家则认为这种见解是轻率而无根据的,但是教会本身却从未斥责过这种说法。天主教的神学家都一致同意炼狱在“末日”以后不会再存在。至于上帝在世界末日的时候会如何将届时仍余留在其中的灵魂迅速清除则是一个奥秘。不过天主教通常可以从枢机大主教基邦(Cardinal Gibbons)所说的话寻得安慰,他说,“祈祷的金炼可以将你和那些‘在主里死去’的人连结起来;你可以向他们说话,也可以为他们祈祷!”
这是一种合乎圣经的习俗吗?
既然普世的人都有为死者祈祷的风俗,也许这会使一些人以为这种习俗是根据圣经或至少是与圣经相符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沙弗氏与赫索克氏合编的《宗教知识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Religious Knowledge)毫不犹疑地宣称:“旧约中没有任何经文可以被引用来支持这种习俗。”《天主教百科全书》则承认天主教与基督新教所共同承认的六十六部圣经书中“并没有清楚和显明的经文支持为死者祈祷的道理。”
天主教说炼狱的道理自然暗示为死者祈祷是有用的。他们所引证的唯一经文仅是来自伪经中麦喀比二书(Second Machabees)12:39-46的一段记述;这段记载说犹大·麦喀比遣人送银子到耶路撒冷“为死者的罪献祭,虔诚而好意地想到复活的事。”这段记载在结束时归纳说:“因此为死者祈祷以便使他们从罪中获得释放乃是一种神圣而有益的思想。”
我们是否可以说在以上的记载里犹大请人为炼狱中的灵魂举行弥撒呢?他是一位犹太的爱国主义者;死去的人乃是犹太人而非中国人或天主教徒。关于那些死去的偶像崇拜者,犹大所关心的乃是求上帝赦免他们的罪而让他们有一个复活的希望。这在第四十四节很清楚地显明出来:“因为他若不希望被杀死的人会再活过来,他之为死者祈祷便会变成无谓和徒然了。”《犹太百科全书》(The Jewish Encyclopedia)对此节经文的评论亦颇为重要:“对于这种献祭的提及在犹太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除此之外我们从没有听闻过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有这样的祭祀。”
我们可以在此很适切地提及一件事实,即犹太人和早期的基督徒都不承认《麦喀比书》为圣经的一部份;他们均将其视为伪经或杜撰的。耶稣和各使徒亦从未引用过它们。在四部《麦喀比书》中——有些人说有五部——甚至天主教的圣经亦只包括了两部。被教皇庇护士十二世推崇为“解释圣经最伟大的博士”的耶隆曾发出警告说:“所有的伪经我们都应该远避;……它们含有许多错误。”
不理会这项警告的人至少应该留意一下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均公认为真正受感示的经书。所罗门说死者既不能对活人表示友好,亦不能表示敌意。他写道:“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就消灭了。”(传道书9:5,6)使徒保罗同意摩西的话说,当亚当被创造时“人就成了一个活的生物(Soul)。”(创世记2:7;哥林多前书15:45,译自NW)具有生命和具有一个“不死的灵魂”这样的字眼出现过。相反地,先知以西结写道:“犯罪嘅[的]灵魂定必要死。”(以西结书18:4,《广东话圣经》)基督的门徒雅各亦证实这点说:“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Soul)不死。”(雅各书5:20)除了上帝以外,基督亦被保罗指出为“独一不死”的一位灵体。——提摩太前书6:16。
许多人也许会禁不住说以上的各例所说的死亡只是身体的死而并不是“灵魂”的死。耶稣曾警告说上帝“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矶汉那]里,”消灭于其中的人绝没有任何复活的希望。(马太福音10:28)这项真理正与认为“灵魂”可以在矶汉那中向天祈祷的理论直接抵触。论到人的死亡,诗篇的作者真实地写道:“他所打算的,当日就消灭了。”——诗篇146:4。
不断重覆地诵念祈祷文的习俗曾被耶稣指责:“你们祷告,”他劝诫门徒说,“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覆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马太福音6:7)耶稣并没有教活人为死人的罪祈求。但他曾说过上帝定意要将一些由于无知而过着有罪的生活,但却有希望转为公义的人以及公义的人一同从死里复活过来。“时候要到,”他说,“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受审]。”(约翰福音5:28,29)由此上帝的儿子指出无数死者的真正希望究竟是什么。
当你想到一些死去的亲友时,你的脑海无疑会忆起他们以往的音容笑貌和可爱的个性;那末请记得这点:假若你那不完美的记忆力尚且能够在脑中重新塑造出这些人的形象,上帝完美的头脑和全能的手可以多么轻易地将他们从纪念墓中复活过来。这项奇妙的应许感动你对耶和华作一个恳切的祈祷感谢他为人类预备了复活的慈爱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