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的好消息——弥赛亚已来临!
马太福音的执笔者马太是谁?他是个谦卑,忠实,受过良好的教育的犹太人,并被耶稣选作十二使徒之一。
他是个谦卑的人吗?不错,因为马太本人坦白地表明自己曾是个深受当时犹太人鄙视的税吏。不像其他许多税吏一般,马太必然是个忠实的人。倘若不然,耶稣会在马太坐在收税的地方之际呼召他成为基督的跟从者吗?同时,他必定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学者们说他在福音中所用的希腊文是希腊文圣经中最佳者之一。显然在他所作的记录中。他运用良好的鉴别力。他的福音书在守望台的书刊中比其他三本福音更常被引录。
马太在那里写成他的福音书?鉴于他的写作目的,很可能在巴勒斯坦写成。他写这书的目的何在?为要证明耶稣基督的确是弥赛亚。这由他引证希伯来文圣经达百次之多一事加以证实。他特别留意表明耶稣怎样应验这些经文,从他引证以赛亚书7:14表明耶稣由处女所生直至他引证撒迦利亚书11:13论及耶稣以三十块钱被卖为止。——马太福音1:23;27:9。
马太以什么文字写他的福音书?外在的证据表明他首先以希伯来文写成。既然他的目的显然是要帮助他本国的同胞看出耶稣便是弥赛亚,对他来说用希伯来文写作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此外,看来他也想使他的书成为与希伯来文圣经的一项连系。
有些人对于马太原来以希伯来文写作一事持有异议;他们声称马太福音的希腊文读来如此流畅而不可能是个译本。对这异议的解答是,很可能马太本人亲自翻译。当他看出有这样的真正需要时,便在上帝的圣灵指引之下如此行。
根据现有最早的传统证据,马太大概在公元41年写成他的福音。在他的福音书中没有任何地方与这证据相抵触。显然马太感觉急需把证明耶稣是弥赛亚的一切事实记录下来;他很可能体会到这对于执行耶稣的使命,使万民成为基督的门徒及为他们施浸一事有莫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发现马太写他的福音书比路加和马可写他们的福音早大约十年以上。在公元第十世纪的手抄本中已发现公元41年这个日期。
不错,由于马太和马可所写的福音有这么多共通之处,不少学者不同意马太福音在这么早的日期写成,他们认为马可福音既然较短,必定首先写成。可是马太福音决不是仅把马可福音加以扩大而已:有人说得不错,两者之间相似的地方可以作以下合理的解释:彼得有一份马太福音的抄本,并在他的传道工作中加以运用,马可把彼得所说的话的一部份编入他的福音书里,因而将马太写的不少部分记录下来。
马太福音含有多少独特的资料?它内容中大约有百分之42是独有的。马太福音比其他福音书更常提及王国,共达50次之多。在这福音里天国一词比“上帝的国”更为常用,这是其独特的地方之一。此外,他向我们提供十个比喻是其他福音书所无的,而且他对于数字也比其他福音更为精确。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唯独他告诉我们耶稣以三十块银钱被出卖。他之关心准确的数字很可能是由于他曾是个税吏的缘故。
马太的主题发展
马太的主题是:耶稣乃是弥赛亚。他的记载一开始便把这事表明出来。鉴于上帝对他的忠心仆人所作的应许;弥赛亚必需是亚伯拉罕和大卫的后裔,也必需是上帝的儿子。(创世记22:15-18;撒母耳记下7:8-16)马太在他最先两章书中便确立了这些要点。与耶稣出生有关的环境,例如约瑟不知如何是好以及后来从东方而来的占星学家的造访,都是这福音书所独有的。某些现代的批评家怀疑究竟马太本人是否写最先这两章书的人。但是为什么他们有此怀疑呢?是否因为他们不想相信耶稣为处女所生这件事呢?这两章书均出现于古代的手抄本中,早期“教会作家”也时常引证它们。除此之外,这两章书中没有任何资料与基督教希腊文圣经的任何记载有所冲突。刚相反,它们表示为什么耶稣是没有罪的。——约翰福音8:46;希伯来书7:26;彼得前书2:22。
在跟着的第3和第4章,我们读到表明耶稣的弥赛亚身份的进一步见证。施洗约翰提出他的证言,然后从天上有声音发出,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随着是耶稣在旷野受试探,以及耶稣呼召几个门徒跟从他,使他们“得人如得鱼”一般。这最先四章书可说是马太的引言。
登山宝训
马太跟着提出什么资料?毫无疑问是耶稣所作的传道和教导中最有力,和最杰出的榜样。它被誉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传道演讲的确是当之无愧。马太仿佛急不及待地把它记录下来一般。他提出引言的资料之后便立刻叙述登山宝训的内容,虽然路加福音显示耶稣在开始传道之后过了一段时期才把它讲出来。在马太的记载中,它包括第5至第7章的资料。
这是多么杰出的演讲!耶稣以列举九种幸福或快乐作开始,热切称赞那些留意自己灵性需要的人,温柔的人,怜恤的人,使人和睦的人以及其他。从其中我们获悉耶稣所作的模范祷告,劝人继续先求上帝的国和他的义的忠告,金规以及其他许多教训。
传道的训示
在述及更多耶稣所行的奇迹和传道之后,马太在第10章向我们报导耶稣给予他十二个使徒的传道训示。它含有以下的警句,如:“你们白白的得来,也要白白的舍去。”“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以及“那杀身体,不能杀[魂]的,不要怕他们。”——马太福音10:8,16,28。
随着,我们获悉耶稣对施洗约翰所作的称赞,以及他对他在其中传道的加利利各城的不信而提出的谴责。第11章以这段美妙感人的话作为结束:“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28-30。
在第12章,我们读到以下率直的真理,如“凡……一家自相分争,必站立不住”,“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和“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马太福音12:25,30,34。
耶稣的比喻
然后来到第13章,值得注意的是它说明“天国”的比喻。在此马太提出耶稣的七个比喻:撒种的人和不同的土地,麦子和稗子,芥菜种,面酵,藏于田中的宝藏,重价的珠子以及撒网的比喻。他包括其中两个的解释。跟着的两章谈及耶稣所行的更多奇迹和传道。然后,在第16章,我们读到彼得承认耶稣的确是弥赛亚和上帝的儿子。马太在下一章对此提出进一步的证据而报导耶稣变形的经过。
第18章同时也具有一个特殊的印记,在那里马太描述基督徒彼此间所负的义务。在详尽地警告门徒不要绊倒别人和说明上帝甚至不想见到基督里最小的一个灭亡之后,耶稣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对待那些得罪我们的人。他告诉彼得要饶恕人,不仅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并且借着一个颇长的比喻警告基督徒不要不肯彼此宽恕。
耶稣传道的最后几天
从第19章起,马太按照事件的发生次序将其记录下来;在此我们感觉到在耶稣和他的宗教反对者之间关系愈来愈紧张,反对者试图在休妻的问题上难倒他;在此之后,他提出银子的比喻。然后耶稣再次向他的门徒申明谦卑的教训,表明他自己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而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赎价。——马太福音20:28。
马太随着告诉我们耶稣以凯旋的方式骑驴进入耶路撒冷,并且洁净圣殿以致惹起他反对者的极度忿怒。无怪他们向他提出挑战,说:“你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21:23)但他却反问他们施洗约翰凭着什么权柄为人施洗而使他们哑口无言。接着耶稣提出两个针对这些反对者的比喻,其中第二个标明他们乃是杀人者;他们也看出耶稣的用意。
在听完关于婚筵的比喻之后,耶稣的宗教反对者来到他面前提出一些诡诈的问题:关于纳税、复活和那一条是最大的诫命,每一次耶稣均胜过他们。因此他们不敢再向耶稣提出问题,但他却反过来问他们一个关于大卫的子孙和主的问题。再次地他们不能回答。耶稣向群众和他的门徒尖刻地公开指责他们,一连六次提出这样的谴责:“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马太福音23:13,15,23,25,27,29。
然后是一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喘息的时间,当其时耶稣向他的门徒提出:“关于他的临在和这事物制度结束”的伟大预言,载于第24章和25章。在此我们获得这个预言性的命令:“这王国的好消息要传遍为人所居的大地,对万民作一个见证,然后末日便会来到。”(《新世》),耶稣以十个童女、银子和绵羊山羊的“王国”比喻使他的预言达到最高潮。
在第26和27章里,我们读到耶稣被人以名贵的香油所膏,他创立纪念他死亡的仪式,他被捕在公会之前受审,以及彼得三次不认主。耶稣在本丢·彼拉多面前受审,后者徒然洗手以图脱罪,但却把耶稣交给人钉在一条柱上,后来埋葬在一个石墓中。
复活及临别的委托
马太福音最后一章谈及耶稣的复活和报导他临别的委托:“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给他们施洗……都教训他们。”然后马太以耶稣这句予人安慰的话作结束:“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马太的好消息的确表明耶稣便是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他的记载是准确、详尽和有益的。耶稣在登山宝训的结论中把那些听见他的话而切实遵行的人比作一个智慧人把房子建造在磐石上而经得起暴风雨的侵袭。让我们都像智慧人,按照耶稣所宣布的原则去生活,并且服从他的命令去传道教人。这些事都由马太在他的记载里忠实地为我们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