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节节败退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许多科学家声称一切生物都由进化而来。他们说生命是自然产生的,逐渐由植物演变为动物,然后进化为类猿的动物,最后则成为人。
在这段时期中,科学家充满自信地搜寻支持这项理论的证据。有不少科学人士,以及其他的人,希望证据会推翻相信有一位造物主宰的信仰。
可是,在近年来证据所显示的正好与此相反!它们已推翻了相信进化论的根据,以致有许多心地忠实的人,包括若干科学家在内,已不再接受进化的理论。继续鼓吹进化论的人则被迫放弃一些他们相信了很久的主张。
《纽约时报》报导这种情势说:“在过去十年间,对进化问题所作的研究经历一项重大改变;达尔文所订的进化原则受到挑战,另有新的理论被人提出。这方面的情形混乱不堪。”
查考证据
最近有些研究家对证据作过一番不偏不倚的查考。他们对于所作的发现表示大感惊讶。
哈佛出身的律师诺文·麦克伯决定将这个问题查考一下,仿佛他为一宗案件出庭辩论一般。他搜集了大量支持和反对进化论的证据。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之后,他认为反对进化论的证据如此有力,以致“即使没有理论提出亦胜过目前的理论”。
麦克伯进一步说:“在进化方面;大部分的解释都乏善可陈。事实上,它们差不多没有资格称为解释;它们只是提议、猜测、幻想,根本不配称为学说。”他对一本支持进化论的典型书籍所作的评论是:“我若在法庭上与这人辩论,他必定会一败涂地。”
《华盛顿月刊》的编者汤姆·伯素尔作了一项类似的查考,他对于进化论学家当中意见如此纷纭大感惊讶。他说:“令人惊奇地,[这些辩论]如此罕为外人所知,因为这看来是1960年代最重要的学术辩论之一。在我看来,结论相当惊人:我相信达尔文的理论已行将崩溃了。”
伯素尔评论说:“我认为达尔文已行将被人抛弃,但也许由于不想令这位老先生太难堪,……人们正尽量谨慎,委婉,不动声色地如此行。”
进化学家们对此有什么反应呢? F.亚普顿在《周末》杂志中撰文说:“我们承认进化论在证据方面有些相当大的漏洞。……甚至对一个学识高深的科学家来说,有些地方解释相当牵强,以致你不得不承认你其实并不知道。”
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些“漏洞”变得愈来愈大。关于遗传、细胞结构、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的复杂、养育的实验和化石记录的证据正源源而来。忠实无偏的观察者可以愈来愈清楚地从一切证据看出,事实所支持的乃是创造论而非进化论。
基本观念大受打击
进化论的一个基本信仰,事实上一个主要根基,现在正受到重大打击。那便是关于进化过程怎样发生的一个久已受人接纳的理论。
主张进化的人相信进化是由生物方面许多有利的微小改变累积而成的。他们认为这些改变使生物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在几百万年间,生物的后代继续产生其他有益的改变。据称这使一切昆虫、植物、动物和人逐渐向上进化。
科学家将这种“适者生存”的过程称为“天然选择”。这个名词暗示“大自然”“选择”“适者”,使其得以生存,而“弱者”则被淘汰。
为什么这个基本信仰现在受到挑战呢?因为科学家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以各种生物作实验和研究化石的记录之后,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终于看出一个十分显然的结论,那便是:即使一类植物或动物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这其实与生物怎样产生毫无关系。一类狐狸若比另一类狐狸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这并不能解释两类狐狸是怎样产生的。“继续生存”并不能解释“如何产生”。狐狸之能继续生存也不会使其变成另一种动物。
养育生物的人发现,作过几十年的实验之后,无论他们怎样努力使植物或动物繁殖,他们从未能够产生一种新的或完全不同的生物。他们可以使生物在大小、颜色或其他特色方面产生若干变异。但牛始终是牛;葡萄始终是葡萄;苍蝇始终是苍蝇。
科学家现已肯确地证明,正常生物的变异只能达到某个固定的程度,若超过这限度便会使生物失去生育能力或甚至死亡。为什么呢?因为有一条律法使其无法越出界限。
“各从其类”
上帝将所有生物造成必须服从一条律法以借此将基本的族类分开。这条律法便是圣经所谓的“各从其类”。
一个例证见于创世记1:24:“上帝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走兽]、野兽,各从其类。’”所有植物、昆虫、雀鸟、鱼类和人也一样。
可是,生物的遗传性却容许生物在基本的族类之内产生相当变异,从而使生物更多彩多姿。但是,正如养育生物的人发现,虽然同族之内可能有相当变化,例如有许多种不同的猫,所有种类的猫都永远是猫,而且只能与猫族交配繁殖。其他所有基本族类莫不皆然。
美国加州大学的脊椎动物学家哈劳·哥芬说:“显然曾有很多的适应发生,但这种适应的改变有没有实际使一大族类的生物进化为另一族类呢?来自科学的证据并不支持这样的改变。”
化石的证据导致相反结果
化石(意即从土中掘出的生物遗骸)的证据也对进化学家大为不利。他们本来希望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搜寻之后,他们会发现许多“介乎两者之间”的化石将各种一度活过的生物连接起来成为一条没有间断的环链。但是现有的巨量化石证据却粉碎了这个希望。
动物学家哥芬说:“化石,以往生物的证据,乃是最高上诉法庭,因为化石的记录是科学所拥有的唯一真确的生物历史。”这项记录显示什么呢?它与进化论一致吗?哥芬回答说:“不然,……化石显示植物和动物均按照其基本形式而被造,化石记录的基本事实支持创造论而非进化论。”
伦敦大学的生物化学家D.B.高雅博士也证实“化石的记录与(圣经)创世记的记载一致。”他说“在最古老的岩石中,我们所发现的不是从最原始到发展完全的生物的一系列化石而是突然出现,发展完全的生物化石。”他也指出在各大类型的动植物之间“完全没有任何介乎两者之间的过渡性生物化石。”
因此,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掘和发现了数以百万计的化石之后,记录证实生物的确是“各从其类”地被造的。——创世记1:11,12,21,24。
在人的历史方面节节败退
最近发现的人骨化石也迫使进化学家在所谓的“进化”历史方面败退下来。这些发现将据云由类猿动物进化为人的假想过程完全推翻了。
由于这些最近的发现,美国波士顿的《环球报》宣称:“每本古人类学的著作,每篇论及人类进化的文章,每个假定的人类族谱都必须重头写过……这也意味到,我们将自己的祖先完全搞错了。”
究竟什么促成这项退却呢?因为科学家发现了一些属于现代型的人骨化石,他们相信这些化石的年代甚至早过据云是人类远祖的“猿人”。这些“类猿”动物之一,科学家称之为澳猿,曾一度被进化学家视为人与猿之间的“失落连环”。
但是根据科学方面的意见,新发现的证据已证明上述进化学家的见解不可能是正确的。《纽约时报》报导说:“新的化石提出肯确的证据,表明一度被人视为猿与人之间的过渡性动物的澳猿其实只是早期人类的一种;这已成为进化论的一个死巷。”
事实的真相是,人也是按照“各从其类”的定律而被造的。由于这缘故,科学家从未能发现在人与猿之间有任何“联系”,而且也永远无法找着这样的“联系”。人与兽之间永远会有一道无法超越的鸿沟;这乃是造物主为了将人与兽分开而作的安排。
美国印第安那州的古人类学教授安东尼·奥斯特烈在一个科学会议中对与会的科学家说,证据显示人自从初次出现以来一直没有多大改变。他宣称:“我们无法看出生物、社会或文化的力量或过程如何能将任何一种类人动物变成人。”他认为人在身体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独特天性看来形成“一道将人和其他所有动物分开的无法超越的鸿沟。”
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在过去十年间所累积的巨量证据已迫使进化论在许多方面节节败退。忠实地面对事实只会导至一个结论。正如圣经在很早之前宣告:“你们当晓得耶和华是上帝、我们是他造的,[并非我们造自己]。”——诗篇100:3。
[第38页的图片]
即使一类狐狸比另一类狐狸的生存能力较强,这并不会使狐狸变成另一种动物
[第39页的图片]
“动植物……均从自己的身体产生后代,并不以其他任何方式。”“一切生物均来自以前存在的生物,……亲体和子代都属于同一族类。”——《生物学入门》,468页;《美国百科全书》1956年版第三卷7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