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76 8/15 488-493页
  • 与耶和华为友抑或与俗世为友——那一样?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与耶和华为友抑或与俗世为友——那一样?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不与俗世为友
  • 我们的言行
  • 弟兄之间的友谊
  • 与上帝保持友好
  • 交友之道
    警醒!1971
  • 为你自己结交朋友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2年
  • 如何成功结交良朋益友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0年
  • 你可以跟耶和华做朋友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互动式圣经课程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6年
《守》76 8/15 488-493页

与耶和华为友抑或与俗世为友——那一样?

“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么?”——雅各书4:4。

1.朋友的定义是什么?我们选择朋友时必须考虑到什么因素?

大部份人都对于与谁为友颇为小心。朋友的定义是“以感情或尊敬所结交的人”,“亲密的同伴”。一个人的习惯若深为你所憎恶,思想和观点总是与你背道而驰,而且与你的仇敌打交道或携手合作,你会拣选这样的一个人作你的密友吗?既然我们对于拣选什么人为友十分小心,宇宙至高的上帝自然也一样。因此我们必须探知怎样与上帝耶和华为友以及怎样保持他的友谊。

2.上帝有禁止人类与他为友吗?他怎样表明他并非随便与任何人为友?

2耶和华并没有禁止人类与他为友。事实上,他对人类所怀的挚爱促使他将他最钟爱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但是我们无法期望耶和华与随便任何人为友。诗篇5:4告诉我们怎样的态度和行为是耶和华不会容许他的朋友表现的:“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与你同居。”

3.关于与俗世为友,耶稣和雅各怎样说?

3耶稣的门徒深知他们必须与俗世及其种种恶行保持分离。(彼得后书1:4)正如耶稣在约翰福音17:16指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耶稣的同母弟雅各表明不与俗世分离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说:“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么?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上帝为敌了。”——雅各书4:4。

不与俗世为友

4.(甲)与俗世为友是什么意思?(乙)属肉体的行为是什么?从事这些恶行会导致什么结果?

4与俗世为友是什么意思呢?意思便是与俗世亦步亦趋,与俗世怀有同样的思想、欲望、野心,与俗世表现同样的偏见与仇恨。与俗世为友的人会采纳俗世社会所弥漫的显著态度。使徒保罗将这种精神称为“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以弗所书2:2)这种精神可以诱使人从事保罗在加拉太书5:19-21所列举的各种属于俗世的恶行:“[属肉体的行为]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从事这些俗世的恶行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保罗警告我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上帝的国。”

5.基督徒必须跟从什么途径?什么果子是耶和华所喜悦的?

5由此可见我们若从事耶和华所憎恶的这些恶行,我们便会与他疏远了。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条将上帝的灵和态度反映出来的相反途径。保罗告诉我们:“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死]了。”(加拉太书5:22-24)借着表现这些果子,我们便会取悦上帝而非取悦俗世。

6.(甲)俗世的目标怎样与基督徒的目标截然不同?(乙)关于获得生活的必需品,耶稣提出什么鼓励?

6要记得俗世的目标是与基督徒的目标截然不同的。俗世的目标是物质至上的。为了追求自私的利益,俗世甘愿牺牲公义的原则,甚至伤害密友亦在所不惜。俗世的思想完全集中人人都应该更为富裕的主张之上。世人最关心的是“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马太福音6:25-30)若要避免怀有同样崇尚物质的观点,我们必须坚信耶和华会供应他百姓的生活所需。我们必须相信他能够,同时也必定会,祝福我们在谋求生活必需品方面所作的努力。我们的主人耶稣甚至没有“枕头的地方”,可是他的天父却供给他生活所需。(路加福音9:58)类似地,耶稣鼓励门徒不要为谋生而忧虑。在马太福音第六章25至30节,耶稣提出一个有力的教训去证明他的论点,然后安慰门徒说:“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1-33。

7.我们应当避免俗世的什么观点?什么经文可以帮助我们如此行?

7我们必须避免被“今生的思虑”所累住,以致只顾追求俗世所谓‘舒适的生活’。(路加福音21:34)耶稣在关于撒种者的比喻中指出,“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马太福音13:22)他在路加福音12:15所说的话也多么真实:“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将我们的时间用来积聚物质资财以求生活富裕其实是很愚蠢的,雅各曾以一个适切的比喻去说明这点。他评论说:“太阳出来,热风刮起,草就枯干,花也凋谢,美容就消没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这样衰残。”(雅各书1:11)后来他进一步指出人生的无常,说:“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因此我们不应对自己的计划充满自信,反之我们应当说:“主[耶和华]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雅各书4:13-15)这些经文多么清楚地表明,与上帝培养友谊比积聚物质资财以追求舒适的生活重要得多!

8,9.(甲)俗世对显要人物怀有什么看法?但是成年人和年轻人均应当记得什么事实?(乙)我们想效法什么与上帝为友的人的榜样?我们怀着什么目标?

8我们对俗世的名流和显要人物——娱乐界、运动界、科学界或其他方面的知名人士——怀有什么态度呢?这些男女大受俗世所尊崇。由于他们的名望和地位,许多成人和儿童奉之为偶像而仿效他们的品格与行事方式。可是,与耶和华为友的人必须小心避免跟从俗世的这种倾向。要记得,这些男女的思想和行事方式与耶和华的行事方式并不一致。他们是俗世的密友。所以我们若在生活和行为上模仿这些人的言谈、衣着、发型和行为,我们便会与这些世人为友而非与上帝为友了。

9特别是你们年轻人必须小心避免模仿这些人,因为你们有模仿较年长的人的自然倾向。但是这些知名之士只是不完美的凡人而已;他们若不改弦易辙以符合耶和华的标准,他们便会在哈米吉多顿死于非命。既然如此,仿效这些人的行事方式而与他们同行可说是明智之举吗?你们年轻人和你们成年人,敬重效法一些证明自己与上帝为友的人——例如摩西、约书亚、大卫、巴拉、耶弗他和耶稣等——岂不是好得多吗?还有其他的人,例如路得、喇合、底波拉和另外许多、许多人,也与耶和华为友而真正值得我们钦佩和敬重。(希伯来书11:4-38)现代许多忠贞不二地与上帝为友的人又如何呢?你有许多弟兄曾因为不愿舍弃他们与耶和华的友谊而甘愿忍受独裁政府,例如希特拉的纳粹政府和目前各共产政府,的猛烈迫害,你岂不愿效法这些弟兄的忠贞和坚忍吗?这些和其他许多与上帝同行的人都会在“大患难”之后活着,但是与俗世为友的知名之士却会永远消逝。——诗篇37:10,34,38;马太福音24:21,22。

我们的言行

10,11.(甲)与俗世的人交往可以对我们的言谈有所影响吗?试解释。(乙)关于行为和衣着,圣经有什么训示?我们若不听从哥林多前书15:33的劝告便可能招致什么恶果?

10除此之外,圣经也劝勉一切与上帝为友的人在言谈上要富于造就。保罗写道:“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以弗所书4:29)我们可以说以俗世为友的人有听从这项劝告吗?他们的言谈“造就人”吗?他们所说的话能够“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吗?雅各曾对舌头作过颇多论述,他评论说:“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我的弟兄们,这是不应当的。”(雅各书3:2-12)既然如此,与俗世的人交往,以致也许在言谈上变成像雅各所描述一样,可说是明智之举吗?

11此外,我们的行为如何呢?我们在行为上仿效俗世抑或像彼得劝勉我们一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彼得前书2:12)我们的衣着又如何?我们试图跟从最新的时尚吗?我们能够一方面如此行,同时又在衣着上表现“端庄和健全的头脑,”正如保罗鼓励我们所为一般吗?(提摩太前书2:9,《新世》;箴言11:2;弥迦书6:8)千万不要自欺。保罗很有力地说:“不良的交往破坏有用的习惯。”(哥林多前书15:33,《新世》)因此,在上述几方面,显然我们无法一方面在思想和行为上喜爱与俗世交往,但却同时期望与上帝保持友好。

12.彼得在彼得后书3:11-14提出什么劝告?有些什么圣洁敬虔的行为是我们可以从事的?

12若要继续与上帝为友,我们必须听从彼得在上帝感示之下所提出的劝告:“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彼得后书3:11-14)圣洁敬虔的行为包括宣扬好消息,参加上帝百姓的聚会以及“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马太福音24:14;希伯来书10:25;雅各书1:27)借着努力从事这种圣洁敬虔的行为,我们会保持忙碌而没有时间与俗世交游或思念其行事方式。这乃是与上帝为友的一个必需条件。

弟兄之间的友谊

13.(甲)我们可能怎样对弟兄怀有俗世的态度?约翰一书4:20怎样论及这件事?(乙)耶稣鼓励我们与弟兄怎样?为什么?

13还有另一件事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你对弟兄怀有什么态度呢?你爱他们吗?你借着与他们交往证明你真正爱他们吗?你乐于与所有的弟兄交谈吗?抑或你因为某些细小的不和而多年来不与某个人交谈?你有为了某个原因故意避开某个人吗?也许你花很多时间传道。你在所有聚会中都踊跃参加评论。你也热心参加小组的一切活动。但是即使如此,你若把弟兄当作应该避开的人对待,你真的是上帝的朋友吗?上帝怎样说呢?“人若说:‘我爱上帝’,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约翰一书4:20)所以,正如耶稣吩咐说“[要]先去同弟兄和好”,因为我们若对弟兄怀着不仁爱的态度,我们就表明自己不是耶和华的朋友了。——马太福音5:23,24;彼得前书1:22。

14.(甲)我们应当仿效俗世对别人所怀的态度吗?为什么?(乙)什么可以帮助我们不计较或宽恕别人的不完美?

14世人的另一个特征是对朋友无情无义,不肯宽恕。他们岂不是喜欢对别人冷嘲热讽、吹毛求疵、怨责挑剔吗?圣经论及他们说:“无用的人发掘坏事,他的唇上仿佛有灼人的烈火。”(箴言16:27,《新世》)可是,这样的行动应当是耶和华的朋友所不屑为的。我们与世人截然不同,因为我们不计较别人的弱点和细小的过犯,我们乐于宽恕人。为什么呢?耶和华岂不是以身作则立下榜样吗?大卫在诗篇103:9提醒我们说:“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第14节说:“因为他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这是个多么值得我们效法的好榜样!因此,我们的弟兄若犯了过错,我们会怎样行呢?我们会像耶和华一样行。我们宽恕弟兄!为了帮助我们这样行,我们可以向自己提出几个问题。过错是由于他的不完美所致吗?由于他一时粗心吗?我们可以将造成的不快或损害尽量减低吗?何不在未有确证之前假定其无罪呢?“彼此切实相爱”无疑好得多,“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得前书4:8;以弗所书4:32;歌罗西书3:13;彼得前书3:8,9)借着这样行,我们表明自己是上帝的朋友而非俗世的朋友。

与上帝保持友好

15.魔鬼利用什么试图破坏我们与上帝的友谊?我们可以怎样避免与俗世同流合污?

15今日这个充满敌意,毫不友善的世界对上帝的朋友大施压力。后者必须作出很大努力和辛勤工作才能与上帝保持友好。魔鬼正竭尽全力想破坏我们与上帝的友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使俗世看来十分诱人。请留意约翰一书2:16怎样说:“世界上底事物”,然后约翰举出受撒但所利用的三件出于世界的事——“肉体底私欲、眼目底私欲、和人生底骄矜。”(《新修》)他多么准确地描述这个俗世!我们若不想与俗世同流合污以致失去与上帝为友的资格,就必须竭力抵抗这个俗世。

16.耶稣怎样抵抗撒但?我们可以怎样效法他?

16基督徒必须采取积极步骤抵抗“这世界的王”撒但及其臣仆。(以弗所书6:10-18;雅各书4:7)以什么方法呢?当耶稣在旷野里三次受试探时,他怎样行呢?他回答说:“经上记着说。”(马太福音4:1-11)这个完美的人让上帝的道指引他的一生。既然耶稣立下榜样,我们自应当效法他。诗篇的执笔者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诗篇119:105)借着在所作所为方面完全受上帝的道所支配而抗拒撒但的影响,我们可以加强我们与我们的良友耶和华的友谊。

17.我们需要有什么才能通过未来的试炼?我们若屈膝便会失去什么?

17在现今和这制度末日之间的时期,我们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战胜魔鬼。我们需要来自上帝的帮助。我们必须祈求他赐给我们所需的智慧和指引,使我们能够应付我们所面对的艰辛和试探。(雅各书1:5)我们当中没有任何人可以不受魔鬼的诡计所攻击。他正殚精竭虑企图使我们对错误的欲望和俗世的压力屈膝。可是,我们若对此屈膝便会失去我们与上帝的宝贵友谊,最后更为我们带来永远的死亡。(雅各书1:14,15)这样行值得吗?

18.上帝也采取了其他什么步骤去帮助他的朋友?我们应当对此有什么反应?

18为了鼓励和帮助他的朋友抵抗对自私欲望屈膝的倾向,耶和华采取了额外的步骤:他设立长老提供进一步的帮助,听从长老的劝告乃是明智之举。保罗劝勉我们说:“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生命]时刻儆醒,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希伯来书13:17;加拉太书6:1)有时我们也许不喜欢他们所提出的劝告。他们的劝告也许不合我们的意。但是我们若想与上帝为友就应当聆听长老的劝戒及谦卑地将其付诸实行。箴言的执笔者说:“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唯智慧人肯听人的劝教。”——箴言12:15。

19.犯了严重过错的人是否完全无望?试解择。

19但是一个人若变成“愚妄”而犯了严重的过错又如何呢?情形是否完全无望呢?不然,因为雅各提醒我们:“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雅各书5:13-16)所以要向长老们求助,让他们帮助你改过自新。(箴言28:13)即使一个人暂时失去上帝的友谊,只要他幡然悔悟,重返正途,他便可以再次成为上帝所信任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实使我们感觉多么欣慰!——以赛亚书55:7。

20.(甲)从俗世所得的利益是恒久的吗?(乙)谁为我们立下一个好榜样?为什么他采取这样的途径?

20与俗世为友可以带来若干利益,但这只是短暂的“罪中之乐”而已。这有如烟云过眼一般。这样的生活是没有前途的。极其量这仅能延续到这个旧世界在不久的将来遭受毁灭的时候。因此跟从摩西所立的榜样岂不是好得多吗?圣经论及他说:“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希伯来书11:24-26)摩西甘愿舍弃荣华富贵亦不愿与俗世为友,因为他渴望从耶和华获得奖赏。这奖赏是什么呢?他知道他若继续与上帝为友,他便会蒙上帝记念而复活在一个公义的新制度里享永生。

21.(甲)我们必须怎样行才能获得上帝赐给他朋友的奖赏?(乙)我们所获得的奖赏是什么?

21但愿我们的信心和希望像摩西的一样坚强稳固。让我们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不沾染世俗”,也不跟从与俗世为友的人。让我们将思想和行动集中于我们亲密的良友耶和华之上。我们应当以他为密友而继续衷心爱戴依附他。不论我们属于主的受膏者阶级抑或‘大群人’阶级,这样行会在现今便为我们带来许多幸福;但最大奖赏是,我们会在一个人人都与耶和华为友的公义新规制里赢得永生的幸福。——提摩太前书4:8。

[第490页的图片]

正如花受日晒便凋谢,力求致富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这样衰残”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