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亲属,亲戚
    洞悉圣经(下册)
    • (民35:16-19)波阿斯是拿俄米和路得的亲属,是“有权购赎”她们的人之一。(得2:20;3:9,12,13;4:1,3,6,8,14)耶和华是伟大的父亲、赐人生命的上帝,对他的仆人来说,也是“施行报应的主”和“救赎主”。(诗78:35;赛41:14;43:14;44:6,24;48:17;54:5;63:16;耶50:34)

      希伯来语sheʼerʹ“谢埃”(意思是“身体”)是指直系亲属或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上帝的律法禁止人跟有“血缘之亲”的近亲(例如伯母叔母、姑母姨母)发生性关系。(利18:6-13;20:19)若有以色列人因欠债而卖身给外族人,他的兄弟、叔伯、堂兄弟、表兄弟,或任何跟他有“血缘之亲”的人,都可以把他赎回来。(利25:47-49)以色列人如果没有儿女、兄弟、叔伯,跟他血缘关系最近的亲人就可以在他死后承受他的产业。(民27:10,11)

      希伯来语qa·rohvʹ“卡罗卜”(意思是“接近”)除了指血缘近亲之外,也指关系亲密的朋友。假如弟兄因贫穷而卖掉产业,他的“近亲”就要替他把所卖的产业赎回来。(利25:25)约伯因“密友”离弃他而伤心,大卫则因“挚友”远远地站着而哀叹。(伯19:14;诗38:11)

      跟希伯来语ya·dhaʽʹ“亚达”(意思是“认识,相识”)有关的几个词,可以指亲属或某个相识的人。拿俄米的丈夫有一个“亲属”,名叫“波阿斯”。耶户把亚哈全家,包括亚哈的“相识”,都杀了。(得2:1;王下10:11)

      《希腊语经卷》中,syg·ge·nesʹ“西格内斯”是指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之间的成员,但这个词从不会用来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耶稣曾对跟从他的人说:“你们的父母、兄弟、亲戚[syg·ge·nonʹ西格农]、朋友也必把你们交出来”。(路21:16)耶稣的父母在路上不见了他(当时耶稣12岁),就在“亲戚”当中找他。(路2:44)耶稣劝门徒,设宴的时候,不要光请那些有能力报答自己的“亲戚”,倒要请贫穷的人。(路14:12-14)彼得将救恩的好消息带给哥尼流的时候,哥尼流的“亲戚”也都在场。(徒10:24)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将某些人称为他的“亲戚”。(罗16:7,11,21)

  • 亲吻
    洞悉圣经(下册)
    • 亲吻

      (Kiss)

      在圣经时代,人们表示喜爱或尊敬时,会用嘴唇触碰对方的唇(箴24:26)、脸颊,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甚至会吻对方的脚(路7:37,38,44,45)。男女亲属之间(创29:11;31:28),以及男性亲属之间(创27:26,27;45:15;出18:7;撒下14:33),通常都会互相亲吻。好友之间也会以亲吻来表示喜爱。(撒上20:41,42;撒下19:39)

      有时,人们会在亲吻后送上祝福。(创31:55)年迈的以色列(即雅各)先亲吻、拥抱约瑟的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然后给约瑟和他的两个儿子祝福。(创48:8-20)后来,族长雅各对十二个儿子嘱咐完了,就断了气,“约瑟伏在父亲脸上,为他哀哭,亲吻他”。(创49:33-50:1)撒母耳膏立扫罗做以色列的第一任君王时也吻了他。(撒上10:1)

      亲切的问候不但包括亲吻,有时还伴以哭泣和拥抱。(创33:4)在耶稣基督的比喻中,浪子悔过回家时,父亲抱着他的颈项,“亲切地吻他”。(路15:20)跟所爱的人道别也会亲吻对方。(创31:55;得1:9,14)使徒保罗即将从米利都起行,以弗所会众的长老们非常难过,甚至放声痛哭,“抱着保罗的颈项,亲切地吻他”。(徒20:17,37)

      男女恋人以亲吻来传情达意,圣经对此只略微提了一下。(歌1:2;8:1)箴言劝人提防邪恶妇人的伎俩,例如妓女用亲吻来引诱人。(箴7:13)

      亲吻可以是虚假的。押沙龙用巧计笼络人心,妄图谋权,别人走近他,向他下拜的时候,他就亲吻这人。(撒下15:5,6)诡诈的约押佯装亲吻亚玛撒,却乘他不备把他杀死。(撒下20:9,10)同样,加略人犹大虚情假意地亲吻耶稣基督,事实上是要出卖他。(太26:48,49;可14:44,45)

      错误的崇拜 耶和华禁止人用亲吻来尊崇假神,他提到有七千人未曾向巴力神屈膝,也未曾跟巴力神亲嘴。(王上19:18)以法莲制造偶像,还说:“愿献祭的人跟牛犊亲嘴”,所以受到责备。(何13:1-3)希腊人和罗马人如果不能接近偶像,就向偶像伸手飞吻,他们也用这种方式向刚升起的太阳致意。约伯记31:27指的可能就是这类拜偶像的行为。

      “圣洁的吻” 早期的基督徒,弟兄之间很可能都用“圣洁的吻”彼此问好(罗16:16;林前16:20;林后13:12;帖前5:26),或用“爱心……亲吻”问好(彼前5:14)。早期基督徒的这种问候方式也许跟古希伯来人以亲吻问好相同。虽然圣经没有提供细节,但“圣洁的吻”或“用爱心……亲吻”显然表明,基督徒会众中洋溢着友爱和团结的美好精神。(约13:34,35)

      用做比喻 亲吻是尊敬和效忠的表现。论到这一点,受启示的圣经执笔者劝人说:“当以敬畏的心事奉耶和华”,“要亲吻他的儿子,免得他怒火中烧,你们就从道上灭亡”。(诗2:11,12)人要是拥护上帝的王国和上帝委任的君王,并表现顺服,到了“正义与平安互相亲吻”的时候,也就是说正义与平安弥漫大地(两种特质恍如挚友紧密相连)的时候,就必蒙上帝赐予厚福。(诗85:10)

  • 琴
    洞悉圣经(下册)
    • 琴

      (Lute)

      希伯来语词sha·lishʹ(沙利什)看来跟意为“三”的词根有关。(参看出14:7,Rbi8 脚注)因此,有的译本把撒母耳记上18:6中“沙利什”的复数词形sha·li·shimʹ(沙利欣)译做“乐器[三角或三弦的乐器]”(吕译),有的则按某些当代词典的定义译做“琴”(新世)。根据经文的上下文,以色列的妇女庆祝扫罗王和大卫凯旋归来时,可以一边唱歌跳舞,一边弹琴,可见这种乐器应该比较轻巧。(撒上18:6,7)

  • 琴瑟
    洞悉圣经(下册)
    • 琴瑟

      (Zither)

      对于阿拉米语词qath·rohsʹ(卡特罗斯)所指的乐器,圣经没有任何的描述,估计是某种弦乐器。如果“卡特罗斯”跟希腊语词ki·thaʹra基塔拉(一种弦乐器)有关,那么这种乐器也可音译为“齐特琴”,因为英语中有好几个词(包括“齐特琴”)就是源自“基塔拉”一词的。尼布甲尼撒王的乐队中也有乐师弹奏“卡特罗斯”,即琴瑟。(但3:5,7,10,15)

  • 勤奋
    洞悉圣经(下册)
    • 勤奋

      (Industriousness)

      不怕辛苦,努力不懈;做事勤恳;满腔热诚。形容一个人工作勤奋,就暗示他从事的都是合法、有益的工作。勤奋的反义词是怠惰或懒散。

      在圣经里,译做“勤奋”的希腊语词大多指“热诚”“尽力”或“恳切认真”,有时也包含“赶紧”“迅速”“忙碌”的意思。

      圣经劝基督徒做事不要懒散,行善要坚持不懈。保罗说:“我们深愿你们人人都这样勤奋[字面意思是‘加速’],对盼望的事确信不疑,坚持到底,好叫你们不致怠惰,倒能效法凭信心和忍耐得着应许的人。”(来6:11,12;另见箴10:4;12:24;18:9)耶稣基督吩咐门徒:“你们要竭尽全力,穿过窄门进去。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进不去。”(路13:24)保罗做事勤奋,尽心尽力,是基督徒的好榜样。(西1:29;帖后3:7-9)当然,工作勤奋的最佳典范莫过于耶和华和他的爱子耶稣。(约5:17;赛40:26)

      为了避免怠惰懒散,不结果实,基督徒必须“尽力回应[上帝的应许]”,除了信心,还要加上美德、知识、自制、忍耐、敬虔、弟兄之情和爱心。(彼后1:4-8)要做到这一点,基督徒得努力不懈,勤劳坚毅(提后2:15;来4:11),也得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来2:1)靠着耶和华的灵,基督徒必大得力量。保罗给基督徒的忠告,说明工作勤奋多么重要。他说:“做事不要懒散。要靠着圣灵满腔热诚。要竭力为耶和华效劳。”所有为上帝服务的基督徒都得符合这个条件(“服务的,就该致力服务”),对会众里负责督导和施教的弟兄尤其适用,因为经文说“督导的,就该恳切认真”。(罗12:7,8,11)

      在基督徒的会众里,只有工作勤奋的人才能得到周济。按照圣经的规定:“谁不肯工作,就不可吃饭。”圣经劝戒好逸恶劳的人,要“安静工作,自食其力”。(帖后3:10-12)一个人自称基督徒,却不好好养家,故意不给予家人生活所需,“就等于否认信仰,比不信的人更不好”。(提前5:8)贫困的寡妇能否列在受照顾的名单上,先得看她是不是有基督徒行善的声誉,“勤于做各样的善工”。(提前5:9,10)

      勤奋的回报 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勤奋都有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