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洞悉下》 著作
  • 著作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著作
  • 洞悉圣经(下册)
  • 相似资料
  • 摩西从那里获得写作资料?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2年
  • 创世记
    洞悉圣经(上册)
  • 尼尼微的一间图书馆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2年
  • 阅读,朗读
    洞悉圣经(下册)
查看更多
洞悉圣经(下册)
《洞悉下》 著作

著作

(Writing)

用文字来表述意思、表达思想。人类的始祖亚当被造成具有说语言的能力。不过,亚当起初几乎是不用写字的,只需要用说话去传情达意就够了;而且完美的亚当也根本不用靠文字记录,去弥补记忆力的不足。但亚当显然是有书写能力的,只是圣经没有明确表示亚当犯罪前或犯罪后曾这样做而已。

有人认为创世记5:1说“以下记载的是亚当的历史”(原文:这记载的是亚当的历史)这句话可能显示,这段历史是亚当写的。关于“这是某某的历史”(“这是某某的来源”)这个多次在创世记出现的短句,P.J.怀斯曼有以下见解:“这个短句在每个段落的结尾出现,因此是用来总结上文刚刚记述的那段历史的……而某某则大多指记录那段历史或保存内含那段历史的泥板的人。”(《在巴比伦尼亚有关创世记的新发现》,1949,53页)

只要看看创世记各段历史的记载,就不难看出P.J.怀斯曼的说法有很多疑点。例如,按照他的说法,从创世记36:10起记述的一段历史,是以创世记37:2“雅各的历史”这句话作为结束的。问题是,这段记载几乎只谈以扫的子孙,雅各只是顺带一提而已,而创世记37:2的下文反而很详细地记述雅各和他一家的事。再说,假如怀斯曼的说法正确,那就意味着上帝跟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交往的历史是由以实玛利和以扫记录或保存的了,而且最关心亚伯拉罕之约的人竟是跟这个约毫不相干的人;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另外,认为以实玛利竟这么关心亚伯拉罕一家的事,竟这么用心这么详尽地一一记录(有些内容涉及的事在以实玛利和他母亲夏甲被遣走多年后才发生),也太匪夷所思了。(创11:27下-25:12)

同样道理,不重视圣物的以扫(来12:16)也根本没什么理由要记录或保存雅各的生平实录,更何况这些事都不是他耳闻目睹的。(创25:19-36:1)再说,认为以撒和雅各竟然不怎么提上帝跟他们来往的历史,反而大篇幅地概述别人的族谱,同样是不合情理的。(创25:13-19上;36:10-37:2上)

大洪水前的著作 关于创世记里某些历史是否在大洪水前已被人记录下来,谁都无法确知;圣经也没有明确提到洪水前的任何著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大洪水发生前很久,人们已懂得筑城、制造乐器和打造铜器铁器了。(创4:17,21,22)由此可见,当时的人如果要发展出一套文字系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由于人类起初只说一种语言(即希伯来语;见希伯来语),而后来一直说这种语言的以色列人是用字母拼写文字的,因此字母文字很可能在大洪水以前已经存在。

亚述王亚述巴尼拔说他读过“洪水前刻在石头上的铭文”。(《远古的光》,J.法因根著,1959,216-217页)不过,这里说的洪水前的铭文,大有可能是指某场地区性大洪水前的铭文,或者是声称把大洪水前发生的事记录下来的铭文而已。例如,《苏美尔王表》中提到有八个王一共统治了24万1000年,并说“(接着)洪水淹没了(大地)”。(《古代近东文献》,J.普里查德编,1974,265页)显然,这些记录是难以印证的,并不可靠。

根据圣经的年代学,挪亚日子的全球大洪水发生于公元前2370年。虽然某些出土的泥板被考古学家鉴定为早于这个年份,但这些泥板是没有标明日期的,被鉴定的年份纯属推测,根本不足以证明跟圣经所说的大洪水有什么关联。在这些出土文物中,没有一件是可以确定为洪水前文物的。事实上,考古学家用来证明某些文物是洪水前文物的所谓证据或发现,充其量只能用来证明有某场地区性大洪水发生过而已。

大洪水后的记录 人类起初的共通语言在巴别被混乱以后,不同的文字系统陆续出现。据说,巴比伦、亚述和一些民族所用的楔形文字是根据苏美尔人的图形文字发展出来的。证据显示,在同一个时代,往往有超过一种文字系统并存。例如,一幅古亚述的壁画描绘了两个抄写员,一个在泥板上用锲笔刻上楔形文字(可能是阿卡德语),另一个则用毛笔在羊皮纸或纸莎草纸上写字(可能是阿拉米语)。埃及人的象形文字由线条清晰的图画和几何图形构成。尽管纪念碑和壁画上的铭文仍旧用象形文字,但另外两种文字系统(先是比象形文字更简单的草书体,后来是通俗文体)也渐趋流行。(见埃及,埃及人)在非字母文字的系统里,图画(以及后期潦草难懂的草书)既可代表物体本身,也可代表由物体引伸出来的概念,甚或代表另一个读音相同的词语或音节。且以英语来说明这一点,简单的眼睛图形可用来指eye“眼睛”,可指人称代词I“我”,可指动词see“看见”,可指名词sea“海”,也可指season“季节”的前半个音节。

以色列人用的文字是一种表音文字,每个辅音字母都代表特定的辅音,但元音要由读者自行补上;一旦碰到辅音字母相同的词,读者就得按上下文来确定该补上哪些元音。但这并非难事;即使是现在的希伯来语报章、杂志和书籍,也几乎全把元音符删掉。

以色列人的写读能力 以色列的祭司(民5:23)以及显赫人物如摩西(出24:4)、约书亚(书24:26)、撒母耳(撒上10:25)、大卫(撒下11:14,15)、耶户(王下10:1,6)肯定能写会读;甚至一般平民百姓也大都懂得写读(参看士8:14;赛10:19;29:12)。虽然上帝要以色列人把他的话写在门柱上只是比喻的说法,但这个吩咐其实暗示,以色列人是会写读的。(申6:8,9)另外,律法规定,以色列的君王一旦登基,必须为自己抄写一份律法书,好天天阅读。(申17:18,19;见书)

尽管用希伯来语写的文稿很普遍,但用希伯来语刻的铭文却不多。这也许是因为以色列人不习惯立碑去表彰胜利或功德。大部分希伯来人的著作,包括圣经各经卷,都是用笔墨写在羊皮纸或纸莎草纸上的,在巴勒斯坦这个潮湿的地方很难保存。可是,圣经的信息却得以保存下来,因为历代以来的抄经士都极小心地把圣经辗转传抄。(见抄写员;圣经抄本;抄经士,文书)事实上,只有圣经的记载,才能追溯到人类历史的肇始甚至更早的时期。(创1,2章)就算有些刻在石头、泥板、棱柱或圆柱上的记录比圣经现存最古老的抄本更早,但这些记录对现代人的生活根本毫无作用,有些内容(比如《苏美尔王表》)更是谎话连篇。因此,在古代著作中,圣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圣经向人传达一个深具意义的信息,值得每个人认真细读。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