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2 9/8 20頁
  • 蘇利南——哥多密斯之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蘇利南——哥多密斯之國
  • 警醒!1972
  • 相似資料
  • 東西方在蘇利南和平共處
    警醒!1980年
  • 你的衣著能榮耀上帝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6年(研讀版)
  • 在衣著上端裝得體
    警醒!1977
  • 卡巴——高雅大方的非洲服飾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9/8 20頁

蘇利南——哥多密斯之國

《儆醒!》雜誌駐蘇利南通訊員報導

蘇利南的居民種族複雜,其中包括歐裔人、印度人、印尼人、土著黑人、美國人、中國人、荷蘭人等。在首都巴拉馬利波你可見婦女們穿著現代服裝,也見到印度婦女穿裹身長布,印尼婦女穿沙籠,土著黑人穿顏色鮮豔的寬袍,其他婦女則穿著「哥多積其」。我想和你談談此種服裝。

你感到這個名字很陌生嗎?它的起源是蘇利南語,「哥多」意即衣服,「積其」意即上衣。當然,「密斯」便是小姐或女主人。因此穿著此種典型服裝的婦女稱為「哥多密斯」。

此種服裝的故事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奴隸制度盛行的時代。那時從非洲運來的奴隸甚至出外也是差不多全裸的。其中有些少女十分美麗,以致許多時奴主被她們的美貌所迷而與之發生苟且關係。因此有人決定要加以防止。

據說奴主們的妻子敘集一起商議此事。她們決定設計一種服裝,完全蓋住女奴的身體而使其看來身材臃腫。「哥多積其」於焉產生!

婦女們設計一種寬大的襯裙。在臀部以上繫著「高衣」,那是一幅墊著乾草的布。然後將襯裙拉上蓋著「高衣」,使其隆起而將臀部隱沒。襯裙之外是顏色美麗的「哥多」或外袍。外袍上方是寬大的雙襟「贊其」或上衣。上衣的長度剛好與「高衣」相接,衣袖過肘。衣料漿得很硬。穿起此種服裝使一個苗條的少女看起來像個體重二百磅的胖婦!

她們又設計一種「安芝沙」或裹頭布去襯托外衣。隨後,婦女們開始將頭巾裹成各種方式以表示不同的情緒,如愛情、嫉妒、憤怒等。

「安芝沙」的裹法除了表示情緒之外還含有其他意義。少女們也用它與男友安排約會,表示是否還愛他們。

女子所戴的「安芝沙」也可以表示職業或地位。例如,有一種是妓女所專用。看管奴主孩子的女奴穿著一種別緻的「哥多積其」和闊大圓邊的「安芝沙」,上面戴蓋帽子,使人一望而知她們是具有特別地位的女奴。

有一種「麥克新利艾特,」或「辦事」頭巾,非常有趣。它以三塊「安芝沙」縛在一起而組成,共有十二個角突出。要與頭巾相稱便得穿上三重的「哥多積其」,一重比一重短,因此三件都可以看見。此外雙手各拿著一條未裹的「安芝沙」。此種服裝是特別場合穿著的,例如歡迎外國的達官貴人前來訪問蘇利南等。

「哥多密斯」會行鞠躬禮歡迎貴賓,並致簡短的歡迎詞。然後面對客人,退步揮舞手中的「安芝沙」。有時她們把鬆開的「安芝沙」放在地上讓貴賓行過。意思是:「我多麼尊敬你,甚至讓你行在我頭上所戴的東西之上。」

一種新款的「安芝沙」裹法稱為「奧圖巴加」,意即汽車橫擋。方法是將「安芝沙」兩端在頭後連結,彷彿橫擋一般。

現在只有較年長的婦女才有時穿著「哥多積其」,但已不再墊上乾草。通常僅是裹著簡單的「安芝沙」。可是,若有特別場合,例如廢除奴隸制度(1863年)的周年紀念日慶祝典禮,則有許多婦女,無論老劫,都穿著這種別饒趣味的古代服裝在街上遊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