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現實的難題
約瑟住在東南亞。他唯一遮蔽風雨的所在是一道橋。他睡在橋下污穢的草蓆上。以生鏽的鐵罐作飲水的杯子。他自10歲時逃離監護人至今,一向以偷竊度日。他每年從偷盜所得達60美元。在全國將近140,000,000人口中,這個數字超過大多數人的歲入。
這樣的貧窮並不限於地上少數地方的居民,而是全世界半數人口的日常境況。在三十多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中,平均個人歲入不足200美元。據相信有「八億人口生活得如此清苦以致生理機能起了障礙。」——《國際要聞》。
甚至在歲入較高的國家中,也有千百萬人又窮又餓。其中包括許多人由於賭博、縱酒而陷於嚴重的經濟困境。此外,耽於這些事物也使貧者愈貧。請考慮以下的例證:
羅德西亞的一名中年男子從鄉村往索爾斯伯利售賣他所飼養的雞。賣雞賺錢之後,他想從賭博多贏點錢。他起初贏了兩次,基金增加一倍有餘。他雖然有意歸家,但賭博的衝動卻使他欲行不得。這回他輸了。但他不肯停手直至輸光了錢。再後連外衣也輸了。在要求警察幫忙不遂之後,他空手回家。
另一例證是一位前途極有希望的英俊知識青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準備開始執業。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勇敢而獲得「戰功十字章」。可是他變成了酒徒。他的縱酒終於使他喪失了醫生職業。後來因轉飲變質酒精以致患了重病。最後潦倒以終,沒有人因他死去而感到悲哀。
在荷蘭,一位名叫威佛烈的青年男子本是小學教師。由於家庭關係的緊張和工作上的壓力,他遂借助吸毒以逃避現實。他每年花費數千元在這種惡習上。由於吸毒之故,他生活得像個乞丐,有時睡在街上,後來吸毒被人發覺報知當局,使他大為震驚。他終於喪失了職業。
迦納有一個中年木匠,他有自置房屋和幾名雇工在工場中幫忙。可是他不以目前生活為足。在想發財的慾望下,他以重金買了一隻據稱能以奇跡使金錢增加倍蓰的鴿子。但他的美夢成空,因為鳥兒一飛不回。為了補償損失,這個木匠雇請魔術師以魔術變化大量金錢,打算在它未變回原形之前放入銀行裡。魔術師受了工價。可是木匠在未到銀行時已驚詫地發覺自己所持有的是廢紙而非紙幣。後來,他為了不繳所得稅而屢次拒絕上法庭以致法庭下令拘捕。木匠由於恐懼而拋棄了房屋、家人和工作地方,逃亡在外。
這些不僅是故事而已。它們是悲慘的現實。世上真的有一來源可以供應健全的指南和必需的動機以防止這樣的悲慘結局嗎?有的,它由一組文書輯集而成,全部和局部已譯成1,600種文字。它的最新部分已在最近1,900年之前完成。在這二十世紀,全書已有億萬本印成和行銷普世。這本特出的書便是聖經。我們邀請你和我們一同查考一下,跟從聖經所載的崇高原則怎樣確能有助於使人獲得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