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0 12/8 25-27頁
  • 動向不明的沙丁魚群——一個未解的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動向不明的沙丁魚群——一個未解的謎
  • 警醒!198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奧斯列特沙丁」
  • 為了產卵?
  • 覓食移棲?
  • 神祕消失
  • 食物價值
  • 魚
    洞悉聖經(下冊)
  • 鳥的捉魚妙法
    警醒!2011年
  • 水產養殖——養魚如養「畜」
    警醒!1995年
  • 吃魚也中毒?
    警醒!200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12/8 25-27頁

動向不明的沙丁魚群——一個未解的謎

《儆醒!》雜誌駐南非通訊員報導

「沙丁魚群瘋狂衝向南部海岸。」1978年七月廿六日約翰尼斯堡《星報》的標題作出這樣的報導。文中記載說:「數百人攜著水桶、簍和袋今晨大舉前往馬加提以南的瑪連那海灘捕捉擱淺在灘上的大群沙丁魚。海灘上擠滿了人,各人都發狂地向水深及腰之處衝去。」每年一度的「沙丁魚群」來到了。

沙丁或鯡類小海魚群——這兩個名詞可以交替應用——每年在南方冬季大約七月時候,經常出現南非洲的東海岸。魚群首先在非洲南端的東倫敦港附近出現。從陸上望去,只見數千海鳥在海域上空盤旋,並且向魚群出沒之處俯衝捕食。有時在主群未現之前,「領港」魚群先行游近。主群的聲勢極其浩大,往往展延數方哩,千百萬小魚多至難以勝數!

在愛好吃魚的動物看來,這是多大的機會!除了食慾旺盛的海鳥和饕餮的人類之外,沙丁魚也是海洋捕食動物如海豚、鯊和其他大魚的獵物。他們數百成群地大享美食。可是,大魚的攻擊只限於沙丁群的外圍。魚群的密集阻止這些食魚怪物進入數以百萬計的沙丁群中。大魚若強自闖入,魚鰓便會被塞住。

可是,專家們說,有時捕食動物的貪吃和追趕驅使魚群進入海灘。魚群也受到風向和海流的影響。不論為了什麼理由或因素,沙丁魚群大移動現象的一部份有時竟是大堆地擱淺在沙灘上。據說沙灘上的魚群堆高至3呎(1米)並非罕見。牠們通常都有海洋「獵者」,大魚,與之俱來,因為大魚興奮地衝向淺水,以致大多數被當地釣者所獲。

魚群向北推進,終於經過德爾班。於是一件奇事發生了。魚群突然不知所終!

在我們考究這種沙丁魚群現象及其神祕的結論之前,我們可以先行多知道一點關於這些細小而多產的魚的狀況。

「奧斯列特沙丁」

這是組成著名「移動魚群」的沙丁或鯡魚(幼鯡魚通稱為沙丁)的學名。南非洲沿岸水域以這類魚為最多。牠長成的長度達10至12吋(25-30米厘),形狀優美,顏色呈深淺藍或深淺綠不等,牠游泳敏捷,對海水的溫度和密度變化特別敏感。

龐大的魚群出沒於拿米比亞的海岸(西南非洲)對開處,尤其是窩維斯灣附近。這種魚在水面游泳,生活於西海岸的湧昇冷流中。有些魚群顯然從這裡向南推進繞過好望角再向北行,組成納塔耳沙丁移動群。

南非洲水域的奧斯列特沙丁魚在世界各地有不少同族。較為著名的是歐洲的鯡科沙丁,牠們是世界知名的罐裝沙丁的主要來源。北美所產的是加路利亞沙丁,亦稱為「加利福尼亞沙丁」。這一切都屬於青魚類。

可是為什麼這些魚要千萬成群地繞過非洲南端作悠長、緩慢的旅行呢?牠們為何和如何消失得這麼神祕呢?是為了產卵嗎?

為了產卵?

在若干程度上,沙丁魚是在年中大部份時間都產卵的。但據說主要產卵期是從九月至二月。牠產卵極多。估計一條雌魚大約可產95,000卵!魚卵漂浮在接近海面之處,數日後孵化成為幼蟲,然後再變成小魚。

南非洲的鯡科小海魚主要產卵地是在南非西岸對開,海水溫度約攝氏13.8°至16°(華氏56.8°至60.8°)之處。平均溫度若為攝氏15°(華氏59°)便是大規模產卵的最有利條件。從開普敦楊氏場的海岸氣象局發行的海面圖表看來,納塔耳或東海岸的溫度很少降到攝氏19°(華氏66°)以下。它比任何大規模產卵所需的溫度為高。把這項因素與沙丁移動群的性成熟程度一併考慮,魚群移動的動機又似乎與產卵無關。

覓食移棲?

這些成千上萬的無數沙丁魚群大移動是否為了找尋較好的覓食地方呢?

從魚群的胃的樣本看來,魚群有75%的胃裡空無一物,其他的25%胃裡含有浮游植物的佔7.7%,含有浮游生物(動物性或植物性的海中浮游有機體)的佔8.3%。而東海岸的浮游生物產量又較西海岸為低。

1959年七月和1960年七月在東海岸進行的69次大漁獲中完全沒有發現幼鯡。因此毫無跡象顯示納塔耳海水是鯡魚覓食場所。認為沙丁群大移動是覓食移棲是沒有可能的。

那末,牠們為什麼要循這條路線移動呢?可能性之一是牠們對海流的反應。魚的動向大部份受海流所左右。哈頓·鍾斯在他所著的《魚類移棲》一書中表示魚類可能利用海流和逆海流移棲。可是,他同時解釋,魚類也可能被海流漂到遠處,但「這不過是普通的分散,僅是看起來像真正的移棲而已。」

神祕消失

這方面曾經受到研究。但在沙丁魚群移動期間企圖為牠們繫上足夠的標籤尚未成功。在1959年,只有69條鯡魚附上體內金屬標籤,但沒有一條被尋回。在1960年,一位本地漁民報稱有一項可能的尋找線索。他在數年之前曾目擊龐大魚群在南方春季,大約是九月時候,向南移動。在1958年他捕捉到同一魚群的若干鯡魚,並且聲稱這些鯡魚十分瘦削、沒有油脂,被捕後不久即腐壞。」

鯡魚是乘著西南流的海流回到大西洋的嗎?這只是一種可能性,直至現時尚未獲得確證。

食物價值

「沙丁魚移動群」的動機和結論雖然仍屬未解之謎,但事實上沙丁魚乃是人和動物的大量食物來源。這些小魚平均僅重3安士(85克),但可以產生175加羅里的熱量、20克蛋白質和9克脂肪。油浸或茄汁的罐裝沙丁魚是極富營養的!

海洋生物的種類多得驚人。它反映創造主不但有豐富的供應且喜歡多樣性。原來,僅在南非洲的海域,1953年的一項報導已表明那裡有1,325種魚!對於這些海洋生物還有許多尚待研究的地方。研究包括解答這個問題,「為什麼南非洲的沙丁魚會組成牠們那著名、壯觀的移動魚群然後消失無蹤呢?」

這仍然是一個神祕的謎!

[第25頁的地圖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南非

德爾班

東倫敦

伊利莎伯港

開普敦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