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彼得
他成了「一塊磐石」
耶穌第一次遇見西門的時候就對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叫做磯法。」「磯法」翻譯成希臘語就是「彼得」,意思是「一塊磐石」。耶穌為什麼要給他取這個名字呢?磐石堅固耐用,是很好的建築材料。耶穌的意思是,彼得會像磐石一樣勇敢堅定、積極地鼓勵弟兄姐妹。
彼得真的人如其名嗎?我們在第45章看到,他也有動搖的時候,有時缺乏信心,有時因為害怕人而犯錯。但耶穌還是十分信任他,相信這個好朋友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勇敢。
耶穌有沒有看錯人呢?當然沒有。他復活後把傳好消息的工作交給使徒們。彼得不負所託,五旬節那天,他在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面前發表演講,直言不諱地說民眾要為彌賽亞的死負責。許多人聽到後都「心如刀割」,很想悔改,結果當天有大約3000人受浸,成為了耶穌的門徒。
彼得是怎麼在歷練中成長起來,變得越來越堅定的呢?
之後,傳道工作一直是彼得的生活重心。耶穌曾經把「王國的鑰匙」交給他,讓他為三群人打開進入天上王國的大門、跟耶穌一起統治——首先是猶太人,然後是撒馬利亞人,最後是外族人。無論是對哪群人,彼得都一視同仁、勇敢地向他們傳道。他去了很多地方,有時也帶著妻子一起。他一邊傳道、一邊鼓勵弟兄姐妹,甚至去過遙遠的巴比倫。
彼得在傳道時也經歷了很多困難和迫害。他和使徒們不止一次被關進監獄。猶太宗教領袖不許他們傳道,彼得卻勇敢地說:「我們必須服從上帝的統治,而不是服從人。」之後他們被拷打了一頓,雖然如此,他們還是堅持不懈地向人宣揚上帝的王國和君王耶穌基督。
後來,迫害變得越來越猛烈。司提反因為主的緣故被人殺害,大約10年後,彼得的朋友使徒雅各也被邪惡的希律王處決了。希律看到這件事讓猶太人很高興,就下令把彼得也抓起來。彼得在牢房裡被兩條鎖鏈鎖著,還有兩個士兵看守他。此情此景也許讓他想到:耶穌說過我會被逮捕、殺害,現在就是那個時候了嗎?
當天晚上,一個天使突然出現在牢房裡,叫醒彼得、鬆開他的鎖鏈、帶他走出牢房,他們經過哨所和大鐵門,走到外面的大街上。彼得接下來會怎麼做呢?他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而是直接去了弟兄姐妹一起聚會、禱告的地方。想想看,弟兄姐妹見到他一定非常開心,也很受鼓勵!
「要幫助你的弟兄堅強起來」,「要餵養我的小綿羊」——主耶穌的吩咐一直迴盪在彼得耳邊,不論走到哪裡,他都勇敢地傳道、鼓勵弟兄姐妹。(路加福音22:32;約翰福音21:17)當然,他並不完美。有一次他迫於別人的壓力,不敢跟外族弟兄姐妹一起吃飯,結果被另一位使徒當眾批評。彼得謙卑地承認錯誤,吸取了教訓,他寫的兩封信還被收錄到聖經裡。後來,他又一次被捕,最後像耶穌預告的那樣被處決了。彼得從未失去信心和勇氣,他真的像磐石一樣,堅定不移、忠貞到底!
讀讀相關經文:
想一想:
為什麼說耶穌復活後,彼得比以前更勇敢了?
一起挖寶藏
1.耶穌給了彼得「天上王國的鑰匙」,彼得是怎麼使用的?(馬太福音16:18,19;《聖經問答》124篇1-5段)圖A
圖A:彼得在耶路撒冷向猶太人傳道,在撒馬利亞向撒馬利亞人傳道,在凱撒里亞向外族人傳道
2.為什麼說彼得見到哥尼流之前,已經有不偏心這種美德了?(使徒行傳10:5-7,23;《作見證》69頁1段腳注)圖B
圖B:這裡曾是古代的約帕
3.我們怎麼知道彼得接受了保羅的勸告?(《守》2017.04刊26-27頁15-17段)
4.彼得為什麼要搬去巴比倫?(《洞悉》俘虜:24段)
學以致用
彼得在耶路撒冷發表演講時充滿勇氣,也很尊重聽眾。我們在哪些情況下特別需要向他學習呢?
彼得雖然是使徒,還是虛心接受勸告。我們可以怎麼向他學習呢?圖C
圖C
你還可以在哪些方面效法彼得的勇氣?
放眼全局
關於耶和華,我從彼得的經歷學到什麼?
這段記載跟上帝對地球和人類的旨意有什麼關係?
看完這一章,你覺得耶和華選擇彼得跟耶穌一起統治,對我們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