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0 1/1 25-28頁
  • 耶和華見證人的總部大事擴張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耶和華見證人的總部大事擴張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 小標題
  • 這種建築物之始
  • 特別的遊覽
  • 宿舍的擴增
  • 印刷設備的擴增
  • 王國的信息傳遍普天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守》70 1/1 25-28頁

耶和華見證人的總部大事擴張

耶和華見證人在全球二百個國家傳揚王國信息的工作正在不斷擴展中。在1968年總共有1,155,826個活躍的見證人,比二十年前的數目多了四倍有餘!

為了配合這種速度的擴展,指揮這項龐大的傳道工作的國際總部亦迅速擴張。在1969年五月二日,守望台社為紐約布洛克林總部大廈的新建部份舉行啟用禮。這座七層的大廈會被用來容納耶和華見證人總部日漸增多的工作人員的一部份。

這種建築物之始

這座新建築物是第一座在美國官方指定的歷史陸標區新建的建築物。在1965年,布洛克林山區被訂為紐約市的第一個「歷史區。」政府授權給陸標保管委員會阻止人拆毀任何古老的建築物以及規定新建築物的類型。

耶和華見證人原本打算建築一座十二層的大廈,但不得不改變計劃,以求符合陸標委員會所訂的條件。關於這點,《紐約時報》1967年十月四日刊的社論說:「[守望台]社將建築這座大廈的原本計劃作了很大的改變以確保它與這地區的特色一致。地產擁有人的這種合作無疑與為了保存任何區域的特色而設的法律同樣重要。」

陸標委員會的一個要求是要保存前面三間古老的建築物。所以這座新樓宇——位於哥林比亞山道與鳳梨街的交角處——遂被設計成環抱在這三間建築物的後面。這幾間建築物的後部被拆去,新大廈便連接著它們的前部。新廈旁邊座落於哥林比亞山區道129號的大樓亦是耶和華見證人所擁有。總部現在已有超過一百個工作人員搬入其中居住,以後這座大廈會與新建築物連接起來。

新大廈的啟用體舉行完畢之後,總部之家有1,042個成員與最近畢業的六十多個海外傳道員畢業生到這座新樓房作了第一次的正式參觀。他們感覺多麼快慰。

特別的遊覽

他們走過一條頗長的地道抵達新大廈的地下室。那裡會是洗衣室所在。在上一層他們見到車房、休息室、圖書館和宿舍。三樓有更多的宿舍,兩個課室,和一個四呎深十六呎闊二十八呎長的施浸池。其餘四層則專作宿舍之用。

新建築物的房間總共可以容納一百零四人。但是隔壁的宿舍大廈最後會另外容納總部之家的二百五十個工作人員。

宿舍的擴增

在啟用禮中守望台社社長諾爾描述耶和華見證人總部自從1909年搬至布洛克林以來的擴展。在1908年,社方購下哥林比亞山道124號亨利·華德·比徹牧師的四層住宅及隔鄰一間類似的樓宇。社方將這兩座樓宇改建為總部三十個員工的住所。

由於工作的迅速擴展,社方在1911年興建了一座寬敞的新宿舍,位於哥林比亞山區道宿舍的後部。後來到1927年,諾爾社長解釋,由於總部的擴展,社方需要將哥林比亞山道的建築物拆掉而在那裡另建一座九層的新大廈,總共有一百二十個房間。那時總部之家大約有一百八十個工作人員。

到1949年,總部的人員增至二百八十四人。同時紐約市當局由於計劃建築一條重要公路而要收回總部大廈在孚文街五十呎闊的一部份樓宇。因此社方在1949年於哥林比亞山道興建了一座十二層的新大廈,它與社方在1927年所建的大廈相連。這間大廈可以容納四百五十人。

可是僅在十年之內,總部之家的人數差不多增加了一倍,社方於是在哥林比亞山道對面開始建築另一座樓宇。這座大廈在1960年完成,它大約用了12,658噸三合土、472噸鋼和230,000塊磚。這座建築物有一個大禮堂、演講室、四個課室和寬闊的辦公室,它使總部所容納的人員增加了一倍有餘而共達950人。

因此1969年落成的新七層大廈僅是耶和華見證人總部設備最近的擴充而已。社方在這些年來所興建的幾間建築物均以地下隧道彼此連接起來。

印刷設備的擴增

普世對聖經和聖經書刊的需求使總部須要作這種擴張。回想1919年,耶和華見證人在附近桃金娘巷35號購下一間工廠,在1920年它開始印《守望台》和其他聖經書刊。

很快這塊地方便嫌太小,到1922年社方遂將工廠搬至幾個街口之外的康科街18號一座六層大廈。差不多在次日社方便作更大的擴張了!因此在1927年,社方在亞當士街117號建築了一座八層的工廠大廈,從哥林比亞山區道的宿舍只須步行十分鐘便抵達。

後來到1949年,一座九層的新建大廈與亞當士街的工廠連接起來,工廠的面積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它長達兩個街口之間的距離!但是普世對聖經書刊的需求並沒有停止。因此僅在七年之後,於1956年,另一座十三層的工廠大廈落成了。後來在1958年社方購下了附近一座九層的工廠,它差不多專供存貯紙料之用。

這使工廠的樓面面積共產436,000方呎之鉅。但是由1957至1965年,分派聖經書刊的王國傳道員數目由650,000左右增至超過一百萬,結果工廠的面積再度變成不敷應用。因此在1966年社方,在毗鄰的一個地盤開始建築耶和華見證人最大最新的工廠。它是一座樓面面積共建226,000方呎的十一層大廈。可是用了不及兩年,這間工廠已很快變成相當擠逼了。

自1967年的秋天以來,工廠一共添置了七十一部巨型最新的自動印刷機與及精裝書和聖經的釘書機,還有二十七部這樣的機器不久便會運到。有四部添置的機器是重達四十噸的巨型印刷機,使工廠裡這種巨型印刷機增至二十二部。到翌年年尾會加多七部!此外社方也增置了三部全新的釘書機供裝釘精裝書和聖經之用。而且今年還會增多兩部。

王國的信息傳遍普天下

耶和華見證人總部的這種擴張乃是表現王國信息正傳遍普世的一個證據。僅在這個生產年度的頭八個月——九月至四月——這裡的工廠便釘裝了17,718,518本精裝書和聖經以應普世的需求,比上一年的同時期增加了6,548,791本。普世對各種文字的聖經書籍的需求是如此鉅大以至社方不但須要添置更多印刷機和釘書設備,還要加開夜班。在這幾個月裡工廠同時印了超過一億三千二百萬本《守望台》和《儆醒!》雜誌,比上一年同時期的出產記錄超出了大約二千一百萬本。這些雜誌單在布洛克林的工廠便被印成三十一種文字;每個月這裡印製六十九份不同的雜誌。所印的雜誌是如此鉅量以致每日均須由幾部大貨車將其運出。

可是不僅耶和華見證人在布洛克林的工廠由於供應聖經書籍的需求而大事擴張,例如見證人在德國韋斯巴頓的工廠所印製的精裝書數目也由上一年頭七個月的469,719本增至今年同期的1,911,981本!同時雜誌的產量則由不及一千七百五十萬增至今年同期的二千四百五十多萬本。

今日我們得以看見如此有力的證據表明耶穌論及王國信息傳遍普天下的預言正獲得應驗,這無疑令人大感興奮!這也是表明我們正生活在這個事物制度末期的另一個證據。——馬太福音24:3,14。

[第25頁的圖片]

守望台社的總部大廈,包括在1911,1927及1949年增建的部份。

[第26頁的圖片]

圖片前部是伯特利之家的新建部份。旁邊是容納總部一部份員工的樓宇。

在1960年落成的伯特利之家增建部份。

[第27頁的圖片]

佔地達四個街口之遙的守望台工廠大廈。從圖片前部的工廠每月寄出超過一千六百萬本聖經雜誌。

圖片前部是耶和華見證人最大及最新的工廠。在過去八個月這間工廠裝釘了17,718,518本書。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