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剖析
「做得對」
最近美國佛羅里達州根茲維爾《太陽報》的社論將所謂的道德多數黨與耶和華見證人在他們對道德的看法方面作一比較。「[見證人]的刊物《守望台》提拱訓示——其中大部分是重申久已確立的原則,」《太陽報》指出。「犯過者若拒絕接受『仁愛的關注』,則可能被『開除』意即從組織被逐。……這種懲戒行動可能觸怒有些美國人,但見證人執行自己的會規是完全正確的。這是個自願參加的團體,任何人想脫離均可以很容易這樣行。」
該報的社論指出,與見證人截然不同地,由各教派組成的道德多數黨在政治上「企圖強將主張加於屬下的教友身上——同時要把本身的信仰當作國家的政策來看待。」在《太陽報》看來,這種政教合一違反了美國的憲法,因此認為道德多數黨「做錯了,而耶和華見證人則做得對。」
耶穌基督立下榜樣,將他的道德教訓保持在政治圈子之外。例如有一次他當日的一個「道德多數黨」想把耶穌捲入政治中,要立他為王以求改善政府,但耶穌卻拒絕參與其事。「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約翰福音6:15;可參閱路加福音12:13,14。
關於約會的警告
「求偶是自古已有的事,但約會這種社會時尚則完全是屬於二十世紀的現象,」倫敦《星期日電訊報》一篇題名為「約會可以造成傷害」的文章如此說。較肯確地,該文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後,這件事由美國長春藤派大學的學生們所發起——在電影的推廣之下,這件事擴展得很迅速。」既然「約會時常完全缺乏必要的結婚動機,」現代的約會遂變成了「一種錯誤的消遣,」該篇文章說這造成了什麼「有害」的結果呢?「有害的結果可能包括憂慮、抑鬱、身體不適、精神病、疾病、私生子、墮胎、甚至意圖自殺。不容忽視的另一點是,每年有許多匆匆締結的婚姻,注定以痛苦的離婚為收場。」據該篇文章說,很早便與異性約會也會使人的興趣變成很狹窄及阻礙個性的發展。
因此,與其跟從這種「社會時尚」及「錯誤的消遣」,基督徒青年最好利用他們所享有的自由和精力去培養更廣泛的興趣、技能、學識和基督徒的交往。藉著這樣行,他們可以「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摩太前書6:19。
『這個世紀的邪惡』
法國的新聞雜誌《快報》週刊刊登了一篇訪問著名的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基斯(Anthony Burgess)的文章,論及他所著的暢銷書《地上的權勢》。「這本書論及邪惡的呈現,邪惡在我們這個世紀的出現以及我們無法抗拒這種勢力,」伯基斯解釋說。「政客們助長邪惡,藝術家們將其視若無睹,甚至像教皇這樣位高權重的教會領袖也寬容邪惡。這便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我們這個世界的形象。」
這位作家指出,自那時以來,世上的邪惡與前不同:「沒有任何歷史家曾將[歷史上的惡劣時期]解釋為邪惡的爆發」——只是人們為了「建造一個較佳的世界」而犯的「錯誤」而已。可是現在,伯基斯說,「我們開始相信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人與之立了一個毀滅的協約或容許他控制人類。」
在聖經所預言的時間,這個「超自然的力量」在地上促成了作家伯基斯所留意到的「邪惡的呈現」。自1914年以來,世上的種種事件應驗了聖經的預言,顯示「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的下到你們那裡去了。」——啟示錄1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