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露西亞雙峰對峙之島
《儆醒!》雜誌駐聖露西亞通訊員報導
西印度群島中最美麗的島嶼之一是聖露西亞——島上群山環繞,下臨諸水,上插雲霄、這個島是迎風群島中最多山的一名,其上著名的天然奇景是對峙的雙峰。這兩個大金字塔形的山峰矗立海中,峰頂終年青翠,兩峰各高2,400呎(700公尺以上),巍然俯視群山。它們久已成為水手的陸標,二百年來在英、法交戰中成為必爭之地。
事實上,聖露西亞易手不下十四次。它從1803年以來一直受英國統治。現在聖露西亞是英屬西印度群島自治領之一。但至今法國的影響仍然可見。遊客會很快留意到法文在語言和名字方面頗具勢力,時常夾雜在英語之中。例如,倫敦德里(英文)是安斯第那里哀杜里(法文)後面山岡上的一條村落,而那對危峰的名字則是法文,一個意思是主峰,另一個意思是小峰。
雖然英語是官方語言,有一種富於土語色彩的法文方言卻在日常談話中頗為通行。這種土語沒有文字記錄,但流傳之久卻令人驚異。儘管有人對這種土語表示不滿,恐怕它會使兒童的英語不純,島上卻很少人不會說這種語言。
誠然,土語時常影響到英語,特別在慣用語上為然。例如,最普遍的問候話是「加姆噫?」答話照例是「吾維拉地彼爾」翻譯出來的意思是,「你好嗎?」「我在那裡,很好。」許多時在談話中若有人以英語問「你好嗎?」答話時常是,「我在那裡」。另一慣用語是,「來吧,讓我告訴你。」因此,外人很容易看出這裡的英語是獨具一格的。
當遊客來到首都卡士特拉斯時,他無法不留意到所有房屋都蓋上鋅鐵屋頂,其中許多髹上紅色。這與大多數房屋四週的綠葉相映成趣。遠處不時傳來樂隊敲出活潑的曲調,樂器是用舊油桶所造的。
聖露西亞曾經一度是「甘蔗」之島,但現在的主要收入來源卻是香蕉。一棵香蕉樹從撒種至結實需要九個月至一年。然後將樹砍伐,但要小心保存在生長中的嫩芽或吸根,因為過了相當時候又會產生許多果實。
島民中雖然不乏有識之士,可是有些人的知識都僅限於他們所住的世外桃源。他們不但被海洋所隔,而且習俗和傳統也與世隔絕。雖然有些人能如數家珍地講出近代歷史,另一些人卻可能從未聽聞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許多人則不知道誰打誰。在「奧比亞」(巫術和魔術)盛行的地方,有些人甚至聲稱能為了個人的發達與魔鬼討價還價。
許多人在晨早五時開始一日的活動,他們在日出之前趕忙起來出外辦事——頭上頂著東西,手上拿著彎刀,赤著腳走路。彎刀的十八吋(40公分)刀口可以充作各種想像得到的用途——從園中剪草至宰魚。儘管居民晨早便開始辦事,這美麗海島上的生活卻不若大市鎮那麼緊張。家庭的傢具大都很簡單,膳食可能僅是一盂飯、一些麵包果、食用香蕉紅豆和鰹魚等。
這個雙峰對峙的島嶼上佈滿茂密青蔥的熱帶植物,並有許多阡陌縱橫的深谷,景色的確十分宜人。島上許多居民仍然過著澹泊自甘,與世無爭的生活。